復刻簡述與作者聲明
讀者目前閱讀到的是完整翻新的內容。
《舊文復刻》除了輕微的用詞、用句修改,還會額外附加原文沒有提及的想法在各文章的底部作為對照,豐富程度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唷。
...
前文回顧
升大學思考的「上集」提到了幾個常見的問題,包括:父母為我們好,我們不一定需要;選系或選校的萬年疑問,突破唯有高分;讀好大學的迷思,在於對生活目標的設定差異。
在已知外界環境是想如何掌控我們的決策後,能做的就是反過來將自己的定位釐清,然後再逐步加上思考題:
- 我現在的能力,在將來能做什麼樣的工作
- 我能在課外做多少非課業學習的精進
- 我將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現在,就一一地給這些疑問一點方向吧。
本集文字聚焦
用思考題定位自己
聽過最多的就是「做自己」了,但我不太信口號;社會中做自己的人不少,但通常會一直需要做自己的人,可能不太知道在薪水面前,只是想做自己的話,很快會變「吃自己」。
我現在的能力,在將來能做什麼樣的工作
不久前理出一個思緒:如果想要在未來的日子裡拿著不低的薪水過日子,最基本的要求是看:你的能力,能如何使一個人成長?
現在會修正:你的做好自己是滿足大眾的,還是順應自己的;這可以突破薪水框架。
如果讀者過去看到新聞中長輩要飯碗吃的嘴臉很不順眼,我想猜猜,幾種我們的想法頻率有沒有對到:
- 讀書能出人頭地的時代過去了,卻仍認為 30 年前的思維是進步的指標
- 知道唯一收入入不敷出卻不思進取,認為新世代荒謬,經濟不好都是政府無能
- 常說要為後代好,結果做主的不是我們,孝道自助餐夾到飽
以前和家裡溝通過不少觀點,事後大概只會想著:天啊,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這樣;沒錢就怪政府經濟搞不起來、工作環境不好都是因為養政府去了、我很努力可是這個社會並不照顧我、你怎麼還不畢業不然我早就怎樣去了 … 諸如此類。
數次在這種無奈的氛圍下求生存時,我發現一個能促使人進步的一項思考。
學生窮是因為之於經濟環境沒有生產力,或者我們的生產力只能滿足一般人的民生需求,吃飽飯就走、買瓶水就喝等,這對一般民眾來說智識沒有增長空間,講好聽是服務,更多的是「伺候」,能突破服務天花板的人並不多。
因此想讓薪水成長大概有個關鍵,除了投資收入之外,如何讓客戶感受到:
而且能翻本的越多,他願意付出的價格就越高。也就是說,當我們服務社會的價值沒辦法帶動社會建設發展的時候 (這裡的「社會」講的是人力資本),大概就注定低薪;所以是不是應該跟隨潮流學這個、學那個,確實未必。
怎麼樣在和別人都是同個水平時期發展出不一樣的自己,可能才是關鍵。
我能在課外做多少「非課業學習」的精進
為什麼提這件事,用想像的好了:上大學後發現過了二、三個月,開始覺得自己一事無成,而且可能一持續就是二、三年,應該會察覺中間發生什麼問題。
延續第一題的概念,問題可能出在「課後時間」運用。
有些人在出社會後所提倡「第二人生」的想法其實和它很像:如何運用下班後的人生,就可以重新決定讀者生活的面貌。
在大學,文組同學約有 1/3 時間使用相同,讀理組的同學可能會高達 3/4 相同,主要是課表所據時間落差不大,跑活動也是文組人居多,因為相比起來課後的時間也比較充裕。
跑活動有沒有跑出自己不一樣的未來,還是不跑活動一定會吃虧,我很現實,如果覺得很難有所長進,就不會跑。
也就是說:時間有限,我在乎出社會後的自己,而不是大學生活要多精彩。
然而要促成這件事發生,除了自主學習,大概沒有其他方式;就好像在每個時期都會看到一些同學,在課堂間看上去無所事事仍能取得好成績,可能是因為我們不清楚他背後做了多少努力,出社會也是如此。
至於要學習什麼、如何學習,通常我們不是沒有想法,摸索出來就好了。
我將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其實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但達成的人不多。
根據課後學習的概念:如果我們會領著和一般人無異的經常性薪資,這就表示在社會潮流底下,我們擁有的專業和一般人沒有多少差距;根據自我能力概念:沒有人會因為接受到我的服務後有所提升,所以薪水不高。
換言之美好生活的背後,努力是基本盤,但方向可以決定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甚可能這樣的努力必須超過自己想像的數倍才能達成,值不值得就是看個人了。(努力也要對症下藥,發揮效率,不選擇盲做)
將腦海中抽象的生活樣貌勾出來,再用現實條件去評估、規劃,這二者自然而然就沒有衝突,也不涉及二選一:生活與喜好二者一直都是人想試圖去連結的,沒道理走完一趟大學只能做取捨。
如果現階段讀者能理解,擺脫教科書的框架就是遲早的了。
多一點時間想:為什麼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認真說起,有多少人在過去二十年給自己靜下來以思考的方式探索未來的時間,加總起來有超過 10 天;在台灣恐怕都不多,要是條件設嚴苛點,僅僅猶豫二選一的時間再剔除,有沒有零頭都不好說。
在我的文章,一向鼓勵讀者給自己的時間:再多二個小時也好。
因為我們時間很容易被其他吸引注意力的事物稀釋,晃眼一下,和前天過上的生活也沒有新的區別。
換言之也許讀大學的目的,在於取得一技之長,但我不認為是唯一能帶走的,至少我不是這麼甘願,只把想法限縮在三、四年前都聽過的想法裡去變化,想到未來工作的辛苦就不甘願。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總是看起來像是沒有做錯過決定?
哲學裡的說法:想法會影響行動,行動影響習慣,習慣造就個性;也是我幾度提到的,「做什麼」對現階段的年輕人而言並不是最重要,因為生活存在很多種說法,能督促讀者要快速學到東西,才能安撫自己的焦慮感。
想那些關於自己能有的特別之處,並不是「裝逼」。
而是當很多人都在把自己產品化,卻發覺自己難以與眾不同的時候,讀者能與他人產生的差距,只是因為我們把「TA」從別人轉移到自己的身上而已。
所以為什麼要大方的想想生活題,當然是不讓將來的自己後悔做過白工呀。
...
專題推廣
讀者可以如何 follow 到各種最新作品呢,記得先登入 Google,然後:
- 點點「追蹤專題」,同系列作從此不漏接
- 如果是「追蹤我」,還能涉獵到少見又容易登榜的心路歷程文章
- 簡單的點「愛心」,表達對主題的喜歡或給我的鼓勵也很歡迎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