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接受日本教育的母親,行事風格完全承襲了日本人做事認真仔細、一絲不苟的作風,無論是個人的衣著打扮、居家環境的整潔、親友之間的紅白喜慶弔唁、或是日常的閱讀書報、練習書寫中文漢字等等,她無不以全心做到盡善的態度來執行。
母親對我影響深遠的身教,首推她對事情的堅持和恆心,年近八旬的她,到現在仍維持每天早上四點半就灑掃庭除的習慣,將周遭巷道及自家環境拾掇完畢後,她便梳洗並化好淡妝,換上運動衣褲,準時在六點踏出家門,步行到附近的公園去散步運動。母親對自身的整齊打扮視為每日早課,數十年如一日,從不曾間斷過。另外,她每個月閱讀四種不同版本的日文雜誌的習慣也維持了五十年,直到近兩年因眼力變差才作罷,但仍保持每天早上閱讀當天報紙的習慣。
母親最令我敬佩的身教,就是在她眼裡從無貴賤貧富的區別,無論對任何人都是真心誠意地對待,親戚故舊裡有許多人對母親的包容大度和樂善好施,至今仍十分感念。小時候,每逢農曆七月廿三日全鄉普度大拜拜時,早年在我家幫傭的兩位婦人都會自動到家裡來,幫忙殺雞煮鴨,準備各種祭拜的工作;即便她們倆後來都已經升格當了祖母,每年一次的中元普渡大拜拜她們還是會準時前來幫忙,原因無他,因為母親從前身為劉家二少奶奶時,對這兩位當時人稱「查某襉仔」的傭人一直和善相待,關心她們的溫飽,從不端「頭家娘」的架子,所以她們一直做到出嫁才離開,其後仍互通慶弔,彼此像自家人一般。
母親每逢有家境較清寒的親戚來訪,在他們離去時,一定準備些許糕餅食物或乾淨的舊衣服讓他們帶走。村子裡有一戶人家的丈夫不成材,游手好閒又常藉故發酒瘋毆打妻小,母親逢年過節都會給他們攜去食物或濟助金錢。而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母親總是默默行善,從未向他人誇口過她的諸多善行義舉。
台灣話有句諺語:「有時星光,有時月光」,便是母親常用來訓誡子女們對人不可嫌貧愛富的一句話,因為人的一生福禍無常,風水輪流轉,誰都不敢保證自己會終生順遂如意,無災無厄到終老。 年過不惑的我,在人生旅途也曾遭逢過高低起伏的際遇,遍嚐酸甜苦辣萬般滋味後,令我越發佩服母親處世的哲學。
【本文於2000.08.29刊登於國語日報家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