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柏格的自相矛盾?
溫柏格一邊批評書本為主的舊知識型態,一邊用作為媒介的書本娓娓道來網際網路的優勢,他這樣做豈不是自打嘴巴,甚至愈打愈腫嗎?
這個問題蘊含了「他既然批評書本,便沒有資格再用書本」的前設。若回顧一下,他對印刷品的批評並非要完全放棄使用印刷品,而是希望打破一種對印刷品的固有迷思:書本上的知識必然客觀,甚至比網際網路更好。他更希望表達的是「書本不如我們想像客觀」的論點。網際網路與書本之間,並非對立,而是互補長短,關鍵在於如何選取合適的媒介,來達到訊息或知識傳遞的最佳效果。
溫柏格認為,在網際網路建構一個論述的好處是,作者不用為了滿足出版的要求而左拼右湊
14,把兩千字便能表達的事硬寫成四萬字。作者能讓論述的篇幅自然發展。第二,網際網路允許讀者們即時反應,與作者交流討論。
即時反應的確能加快互動,但同時也犧牲了讀者可以就主題深思的空間。網路的迅速,反而時常壓縮反應時間,使得人們在一開始碰到問題、思考議題時,容易不夠深刻,甚至偏頗。書藉的實體性趨向循序漸進,比較不會讓人分心,而是接受作者的引領前進。若回顧書中探討的內容,溫柏格亦用書狀思想來表達:就是希望讀者能對網路有一個更連貫且全面的理解。加上他不只是純粹點評網路作為知識媒介有何種優勢,還透過回溯我們的認知方式如何受媒介演變影響。
當然若要保留箇中脈絡演變的綿延性,以書藉來表達自然更佳。溫柏格並非意在要讀者即時作評論,而是希望發揮導遊的作用,從印刷時代走到網際網路,以點出知識如何受媒介的影響有不同的特性,讓他的論述表達得更有說服力。讀者需要高度集中,才能體察當中的改變。
媒體意識的培養
溫柏格早在 2011 年時寫下這本書,他對網路革命的遠景無疑是樂觀的。但事至今天,網路遭認定為助長後真相的幫兇。溫柏格不斷強調網路有助交流與產生知識,更進一步認證了,網路本身具創造性的特質,但這樣的特質與後真相以「重組事實來炮製假新聞」的「創作」特點十分契合。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溫柏格對網路的看法呢?他的看法是否與現實脫節,還是仍有可取之處?溫柏格或許過度放大了網路的一些好處,但他的思考仍具拋磚引玉的效果,讓讀者得以自行培養一套對媒體識讀的看法。
溫柏格對網路的剖析為我們帶來不少啟發,尤其是在培養媒體意識方面,這可由他對網路設定的分析中看到。他審視了超連結、搜尋器、網路的連結結構,指出了我們的認知如何受這些設定影響。比方說,網路之所以有利知識生產,在於其即時性。他在書中指出了,快速反應及互動可加快知識生產,連續不斷的互動與連結,加快了消化問題的速度,縮減了提煉出解決方案的時間。當中連結的設計就是要促進某行動 / 反應產生 (call to act/ react)。
同樣地,我們可藉由他對網路的觀察,與日常經驗連結。從個人思考層面來說,留言機制鼓勵與別人即時的評論與互動,但還未將資訊消化便前往另一個網頁瀏覽等傾向,卻不怎麼有利。這與思考需要時間消化相左。當我們意識到連結有何等影響時,便意識到你愈要很快對一些事情作出反應時,愈要對這些反應警醒。溫柏格觀察及所提供的詞彙,有助加深我們對媒體的思考,提高我們對訊息與傳播媒介之間的敏感。
溫柏格的另外一個洞見是他道出了「書藉隱藏了世界原本紛擾的面貌,直至網路出現,還原了世界原本嘈雜的一面」。人本是複雜、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複雜的,只是我們一直不察覺。我們的主觀意願很多時侯影響我們對客觀環境的認知,這點在網路世界中被徹底放大。在他分析網路帶來知識的型態與傳播改變時,再三提醒我們,人本具有追求一致的傾向。後真相所操弄的,恰是希望獲得與自己意願一致訊息的傾向。早在網路出現前,早有不少政治/宗教狂熱的份子,選擇相信製造出來的真相 (fabricated truth),這並不見得是全新現象。
人性對認知的影響不是不可以克服,而是需要極大的自制力來避免誤判。要做到此等境界便需要對媒體的設定特性有相應程度的認識。當我們了解到網路具創造性、鼓勵使用者作出即時反應、以及演算化的機制如何強化我們對一致性的追求等特性時,便會更加謹慎,提防掉進後真相的陷阱之中。即使落坑了,仍能意識到自己身陷其中,因為落坑而不自知,那是成為意識型態狂熱份子的先兆。
歡迎有空在 Matters和 IG上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