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農歷七月,生前孝順勝過於死後祭拜一桌滿漢全席這個想法會不斷的浮現在我腦海中。星期五就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元普渡。相信每一個華人家庭在這幾天都會忙著準備祭祖的用品。
每一年的農歷七月,生前孝順勝過於死後祭拜一桌滿漢全席這個想法會不斷的浮現在我腦海中。星期五就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元普渡。相信每一個華人家庭在這幾天都會忙著準備祭祖的用品。
我是個佛教徒,但也會尊敬道教甚至其他宗教。對我而言每一個宗教的教育理念都是教導人們要歸於正道,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在道教的說法七月就是鬼節。民間習俗也會迷信這一個月盡量少出夜街。因為在這個鬼月是孤魂野鬼在慶祝新年的日子。其實鬼不可怕,人才可怕。
我們害怕的每一只鬼都是人們思念的某位親屬,家人。在佛教理念,農歷七月被稱為報恩月。這我特別贊同。每一個農歷七月寺廟都會誦經念佛,舉辦超渡法會。而我對於我唯一能為我往生的父親盡的孝道就是替他在農歷七月辦超渡,他往生的兩年裏我都會到寺廟幫他立個牌位,希望這些小小的功德可以讓他離苦得樂,往生凈土。
如果他還在世的話,我當然希望可以好好孝順他而不是等他死後才做這一些。畢竟我不確定他是否收得到,這也許是在生者給予自己的心理安慰。祭拜祖先是必須的,是我們身為子孫的責任。祭祖的道德價值觀就是要教育子孫不可以忘本,忘了自己的祖宗。沒有他們,哪裏可能會有今天的我們呢?
也許是家裏從事殯葬業,也許是過往的經歷讓我對祭拜儀式看得很開。(我的想法未必老一輩可以接受)我看得很開的意思是指對於祭拜供品的執著。我遇過某一些家族規定一定要親自下廚烹煮往生者生前喜愛的食物,不可以購買。而通常準備祭拜供品的責任就會落在媳婦,媽媽身上。那我的想法是,準備的媽媽也是會有老去的一天,也會感到疲憊因為準備過程真的不簡單。那唯一可以減輕她們的負擔就是用購買取代下廚。
我在這方面身受我爸的影響,雖然他是從事殯葬業,但他對這些祭拜習俗重來不會執著尤其是對於經濟能力比較差的家庭,我爸的想法是能節省就節省。打個比方,有錢人家可以拜一整只燒豬,而經濟能力不符合的家庭難道也要勉強跟風嗎?不是嘛,生活費才重要吧。我爸常說要就生前孝順吧,別等到死了才演龍鳳劇吧。
我奶奶生前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生前沒有一個孩子,孫子要照顧她。是我爸把奶奶接過來照顧雖然我爸是奶奶最不看重的孩子。當我奶奶去世時,在最後一刻她才吵著要見我爸,而我爸卻因為心中的那一根刺無法釋懷。奶奶的喪禮由我們家全權負責。還記得當時我就看到很多孝子,孝女,哭天喊地,只有我們這一家是最冷靜。我奶奶過世時,我爸一滴眼淚都沒流但我不會責怪我爸,我可以體會他的委屈。因為他從小就被父母遺棄,自己自力更生。但他還是盡好做兒子的責任,把我奶奶照顧到她人生最後一刻。
還記得喪禮期間,我的那些姑姑們就一直指示我們要拜這個,拜那個因為奶奶喜歡吃。當時我忍不住又翻了白眼。平時奶奶有在時,連問候都沒有的人,在她老人家百年歸老時才記得她喜歡吃什麼會不會太諷刺了啊?我相信很多家庭裏都會有這種死後才冒出來的孝子孝女。我爸不會設定我們祭拜的規則,他的宗旨是不要執著。有心就好。
我對祭拜有某程度的壓力和陰影是因為我前任婆婆。她每一次祭拜我前公公就會規定一定要親自下廚。前一天的半夜兩點就會開始起來準備。剛為人媳婦我不懂我可以幫些什麼。她三個孩子也沒有幫她,全部是睡到時間到,等她一個人忙完才催他們醒。由於疲憊,她每一次準備都會發脾氣,偶爾我會覺得她把氣都發在我身上。我通常都不敢睡,會起來問她要幫忙些什麼嗎,她都會沒有反應不然就是說沒有。這對我來說就是兒媳婦的困擾。幫也不對,不幫也不對。而忙完後的她,就會跟她姐姐們抱怨家裏沒有人幫她分擔。那時的我就會被熱心人士圍攻,你們做媳婦的要自動自發啊。兩個字:無奈。我常會想如果拜到那麼辛苦,那別拜吧。那已經失去祭拜的意義。
我的父母真的從來對我有這一方面的要求。而我的口頭禪也是:現在不帶父母去吃,等死了才來拜啊?你今天所祭拜的大魚大肉,燒的金銀財寶,能確定往生者都能夠順利照單全收嗎?還記得有一次到香料店看到一對年輕夫婦在『瘋狂購物』是不是都買,買到香料點老板娘都傻眼。我心裏也是有疑問,燒這些紙紮往生者真的收得到嗎?還是這些是在生者在彌補自己心裏的缺憾。有時我會覺得很遺憾,如果把這些買紙紮的錢拿來孝敬生前有在的父母,買好吃的,給他們穿好一些會不會更有意義呢?
還記得上個星期,我老男人家提早在家祭祖由於七月十五是工作日,所以他媽媽就決定提早在星期六拜就好。(如果是前任家,婆婆就會規定一定要拜正日,如果是工作日你們就必須請假)當時老男人的母親就在準備豬肚湯,這是這裏祭祖的必備湯品。他母親就開始跟我講述她年輕時時準備祭祖供品的辛酸疲憊。然後她也提到現在年紀大了,不會再執著,能買的菜肴都選擇購買,最多自己煮個湯品就好畢竟家人也很愛喝。上了年紀真的沒有力氣從頭到尾一手包辦。
我的頭腦又會冒出另一個問號,接下來的80/90後媳婦真的煮得出這些祭拜佳肴嗎?其實現在祭祖也蠻方便的。一些餐廳都會推出祭祖套餐。有提供白飯,茶水,米酒,就購買整套回家祭拜就好。但確實需要思想開明的老人家才能接受。祭祖的風俗確實必須流傳下去。但也別因為祭祖的要求而導致上一輩與下一輩之間因為觀念不一致而產生摩擦。
終結來說,生前孝順比死後的任何儀式還來得更有意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兒親不待
閱讀後的你是否贊同我的說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