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源(需求)消失,偏鄉小校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追一部日劇《阿淺來了》。這部劇透過女主角阿淺的一生,帶領觀眾看到時代的洪流如何沖垮某些舊行業(如:兌換商),又如何推動某些新行業興起(如:煤礦、銀行、保險等)。在時代洪流中得以生存的,只有那些能發現新需求、新商機,且願意踏實工作的人。

現在,偏鄉小校也面對同樣的生存難題。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全國2666所小學中,已有1025校學生數少於一百人、占38.4%,又有512所已少於五十人。有的甚至學校,一個年級僅一班,每班人數皆不超5人。(註1)

上述狀況意味著,在少子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偏鄉已成為討生活不易的區域。

當就業人口不斷外流,偏鄉學校生源(教育需求)不斷消失,偏鄉小校就面臨生存的難題。

許多反對偏鄉地區廢校的主張,多強調該學校對社區的重要性,如:學校是社區的心臟。問題是,若該學校於該地區的主要需求者—學生—已經消失,請問,該所學校所提供的服務—教育—要供應給誰呢?

當一個學區對教育的需求近乎於零,這所學校存在的價值究竟為何?

我們查詢1960~2070年的人口金字塔可以看到,孩童的數量逐年遞減(圖1、2、3),根本沒有緩解的趨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像鄰國日本,2022年新生兒出生率更比預估提早8年落入新低點(註2)

由此可知,50年內,少子化的趨勢只會越演越烈,不會緩解。偏鄉小校的存廢或轉型,則應儘早開始規劃。

有不少學者提出,偏鄉小校可以用特色教學方式留住生源。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偏鄉小校的問題並非有生源而生源外流,而是近乎沒有生源。在沒有生源的狀況下硬留下學校,就算學校留下來了,學生的組成也大有問題。

我曾拜訪過一所學生幾乎全部來自於外地的偏鄉小校,整個學生組成以適應不良的學生或特殊生居多。這種無法與社會組成接近的學習環境,能否幫助孩子為進入社會做準備?這種扭曲的同儕學習環境,能否發展出良好的同儕學習?孩子在這種扭曲的環境中成長,人格發育能否健全?

如果在地人主張「學校是社區的心臟」,我想要問題是,若這所學校的孩子不僅人數少,且幾乎是來自於外地的特殊生或適應不良學生,那麼,這所學校在社區裡所發揮的功能究竟是什麼?

在少子化、全球化、人越來越長壽的浪潮下,機械化的工作不斷被機器取代,正職工作也會越來越少,連像會計師這類專業人員,其生存都面臨威脅。因此,教育需要朝精兵政策發展,孩子需要擁有的不只是一技之長,而是良好的心態、多項技能和求新求變的能力。

可怕的是,目前孩子雖然學歷變高,但啃老族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面對挫折的能力則越來越低,這才是教育要面對的重大課題,教育部及縣市教育局/處更應該好好思考如何緩解這個難題。

在以前教育不普及的年代,許多人為了唸書,要跋山涉水;許多社區也沒有視學校為心臟,因為社區裡根本沒有學校。這並不意味著當時的社區裡沒有心臟,而是當時社區的心臟並不是學校。由此可知,學校並不是成為社區心臟之必然。

總之,當一個學校的生源消失,學區裡已沒有國民教育的需求時,學校存在的價值應該要重新思考;因應社會進化的現實需求,將資源妥善運用並做轉型也許才是更好的政策方向。

註1:1人即成班...不到百人「小」小學持續擴張 偏校借學生亂象成公開秘密(聯合新聞網)

註2:比預測提早8年!2022年日本出生人口跌破80萬 再創新低(自由時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8會員
186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朋友在地方創生的角色是甚麼?~是主角!~地方創生是為了給小朋友留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為什麼要地方創生?為的是要重新找出地方的活力,讓地方能夠延續下去。日本自2007年起人口總數一路往下滑,至今已減少300萬人.在2014年8月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出書"地方消滅論"引起廣泛討論與爭辯,內容是日本有
Thumbnail
小朋友在地方創生的角色是甚麼?~是主角!~地方創生是為了給小朋友留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為什麼要地方創生?為的是要重新找出地方的活力,讓地方能夠延續下去。日本自2007年起人口總數一路往下滑,至今已減少300萬人.在2014年8月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出書"地方消滅論"引起廣泛討論與爭辯,內容是日本有
Thumbnail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Thumbnail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今天,偏鄉小校的存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當生源消失,現有的學校該如何規劃,讓其發揮更好的功能,是執政者要面對的議題。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今天,偏鄉小校的存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當生源消失,現有的學校該如何規劃,讓其發揮更好的功能,是執政者要面對的議題。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說白一點,就是這類方法要是有用,可以有效紓解台灣各大小企業缺工的問題,早就解決了。就是因為沒有想像中的有效,甚至是無效,才會弄到今天這樣。
Thumbnail
說白一點,就是這類方法要是有用,可以有效紓解台灣各大小企業缺工的問題,早就解決了。就是因為沒有想像中的有效,甚至是無效,才會弄到今天這樣。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從前四個月推估整年 今年出生人口數1-4月47,181人,5月的數據即將出來。 在5月數據還沒出來之際,大概可以用前4個月推估整年度的出生人口數,大約14.1萬人。 不過光這樣子說並沒有很清楚,我們可以畫出從民國37年迄今的出生人口數,可以發現台灣出生人口數正在不斷地下滑,而且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從前四個月推估整年 今年出生人口數1-4月47,181人,5月的數據即將出來。 在5月數據還沒出來之際,大概可以用前4個月推估整年度的出生人口數,大約14.1萬人。 不過光這樣子說並沒有很清楚,我們可以畫出從民國37年迄今的出生人口數,可以發現台灣出生人口數正在不斷地下滑,而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