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權小遊戲
最近看到台灣小學生玩「老師說」遊戲。大概就是一個人發指令例如「老師說坐下」,參與這遊戲的人都要按指令坐下。我驚訝這正是小時候在兒童主日學有玩過的遊戲(廣東話叫作「老師話」)。更妙的是,兒主遊戲期間,「老師說」的說法有時會變成「耶穌說」,這樣就寓牧養於遊戲!於是,我幼小的心靈以為,「老師說」就是「耶穌說」。
基督教威權∕權威
今天的教會生活呢?無論可喜或可悲,我們衡量若干信仰知識是否真實、可信,很多時候取決於「牧師說」。「牧師說」的權威,甚至等同「耶穌說」。用新約學者包衡的說法,這屬於外在權威。例如牧師教導「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這節經文的意思是,信徒要十一奉獻。我們因為「牧師說」的緣故,就認同他的解釋,這就是訴諸外在權威(即文本之外的因素,例如人)。
兩種權威
既然有外在權威,也就有內在權威。內在權威包括文本特性、詮釋文本的方法等。藉著分析歷史背景、文學體裁、寫作意圖等因素,再判斷瑪拉基書這節經文是否教導今天基督徒要十一奉獻。這就是訴諸內在權威。當然,內在與外在的區分有不少漏洞。內在的權威受解經者本身意識形態左右(參考曾思瀚《新約鑑別學導論》論及「文本前」的因素);用Foucault的理論,看似impersonal的內在權威,可能是有權力者壟斷知識的論述(discursive)伎倆。雖然有漏洞,但「內在、外在權威」的概念,用來幫助那些心裡有一團火、對教會牧長不滿的年輕信徒,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參考包衡《聖經中的自由》)
孩子,要懂得明哲保身!
來台前我在香港一間基督教小學擔任傳道。一次早會,聽到老師向學生分享中國歷史故事,她的結論是:「在社會要懂得明哲保身!」我心裡一沉,想到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那是2020年7月1日之前發生的事。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明哲保身」的勸誡,真的有先知式的洞見。
「老師說」跟「耶穌說」的確不一樣。下回分享COVID-19疫情的經濟學。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