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台灣變香港?集體認知失調的瘋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認知失調

心理學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理論指出,一個人所信與所行相違背的時候,會改變自己所信的,或所行的,以紓解兩者的違和感,覺得自己是正確一致的。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調查,人評價同一件商品,在購買前給70分,在購買後會給90分。為什麼呢?既然花錢買了回來(所行的既成事實),為了覺得自己是精明消費者,只好改變所信的,把一般貨色看為稀有珍品。

2022文革前的H城

(~外太空某)H城的一些愛國政客,看來也有認知失調。他們言必愛國,念茲在茲幾十年。可是,父母在空氣清新的列強國度養老,沒有與同胞共赴空汙的國難;兒女奔往美帝學府,似乎擔心祖國頂大誤人子弟。這些愛國政客所行明顯不過,但我們不確定他們心裡所信的是什麼。按人性而論,純淨的空氣和不造假的教育,比愛國信念實際得多。面對這種認知失調,如果我是他們的話,大概會改變信念吧。只是我懷疑他們有幾個真的「吃」愛國「這一套」。沒有真誠的愛國信念,也就沒有愛國認知失調的問題了。

信仰的認知失調

信仰生命出現認知失調,比不信或假裝信好!保羅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所信和所行兩者出現張力甚至矛盾,是基督徒成聖必經之路,這種認知失調至少證明我們的信念(信仰)是真誠的。重點是怎樣調整兩者,使我們所信符合神啟示的真理,所行滿有基督的樣式,得聖靈塑造為裡外一致的人。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2/09/05
所言完全正確,但只怕那些愛台者不願不能不會聽!昨9/4聖家堂孫遠柔神父證道鏗鏘有力,但一定是聽者藐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rZsMY2ghc&t=1537s,第26分鐘開始。
感謝回饋和證道分享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禱告系列
54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自我認同的道路上,絕對是混亂的,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但誰知道要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怎麼可能有人面對這世界令人窒息的絕望,而不遭其吞噬?
Thumbnail
在自我認同的道路上,絕對是混亂的,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但誰知道要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怎麼可能有人面對這世界令人窒息的絕望,而不遭其吞噬?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經歷認知失調,白話一點就是「矛盾」,一些日常的例子像是「儘管知道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但還是戒不掉」、「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喜歡殺死動物的動物愛好者,但還是吃肉(肉類悖論)」,衝擊比較大的像是「知道外遇會傷害另一半,但還是做了。」 👉不斷合理化我們的行為或選擇 #心理學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經歷認知失調,白話一點就是「矛盾」,一些日常的例子像是「儘管知道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但還是戒不掉」、「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喜歡殺死動物的動物愛好者,但還是吃肉(肉類悖論)」,衝擊比較大的像是「知道外遇會傷害另一半,但還是做了。」 👉不斷合理化我們的行為或選擇 #心理學
Thumbnail
請你現在想一想,你是否有過先入為主的成見?? 比如 : 愛滑手機的人都不愛讀書;喜歡讀書的人都不用社交媒體...像我,就有這樣子的觀念。 不知為何,腦袋中就會有這樣的觀念,是從小被灌注的嗎??還是因為環境影響??這個我不清楚。可是我很清楚,這種先入為主的成見是不對的,這樣很容易對他人造成誤會。 成見
Thumbnail
請你現在想一想,你是否有過先入為主的成見?? 比如 : 愛滑手機的人都不愛讀書;喜歡讀書的人都不用社交媒體...像我,就有這樣子的觀念。 不知為何,腦袋中就會有這樣的觀念,是從小被灌注的嗎??還是因為環境影響??這個我不清楚。可是我很清楚,這種先入為主的成見是不對的,這樣很容易對他人造成誤會。 成見
Thumbnail
當你相信一件自己無法解釋的事,不代表它就不存在;當你相信一件事,不代表它就是不容質疑的真理。
Thumbnail
當你相信一件自己無法解釋的事,不代表它就不存在;當你相信一件事,不代表它就是不容質疑的真理。
Thumbnail
我們最後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但是那是結果的顯現,並非原因。我們之所以採取其中的一種,是因為我們「選擇」了!而關鍵就在為何我們做出這個「選擇」。選擇可以是茫茫然就這樣了,也可以是經過很多檢驗之後的抉擇。真正最能夠決定你是否能夠有良好的適應,還是取決於你做選擇時,心理的清晰度與複雜度。
Thumbnail
我們最後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但是那是結果的顯現,並非原因。我們之所以採取其中的一種,是因為我們「選擇」了!而關鍵就在為何我們做出這個「選擇」。選擇可以是茫茫然就這樣了,也可以是經過很多檢驗之後的抉擇。真正最能夠決定你是否能夠有良好的適應,還是取決於你做選擇時,心理的清晰度與複雜度。
Thumbnail
這陣子寫情緒潛意識與靈魂本質的書 所有關於各種環境對人潛意識的影響通通列出來 寫到「與國家是否能夠相連、認同」時 居然打著打著釋放語與肯定語時 一陣子心酸突然大哭了一陣 潛意識情緒跑出來全都是「我的國家不喜歡我、沒有想要我在這裡~~」 這種意識實在是太深層了 平常根本不會抓到 不過的確身為父母都為
Thumbnail
這陣子寫情緒潛意識與靈魂本質的書 所有關於各種環境對人潛意識的影響通通列出來 寫到「與國家是否能夠相連、認同」時 居然打著打著釋放語與肯定語時 一陣子心酸突然大哭了一陣 潛意識情緒跑出來全都是「我的國家不喜歡我、沒有想要我在這裡~~」 這種意識實在是太深層了 平常根本不會抓到 不過的確身為父母都為
Thumbnail
知道越多、懂得越多、看越多書,就一定會更幸福嗎?答案恐怕不是。篤信宗教,相信有上帝、天國、因果、輪迴,認為現世的折磨是為了來世與相愛的人重逢,這樣的人或許最快樂。懷抱越多理性與理念的人,恐怕會常因為理想與真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大腦常陷入無盡的苦惱。 絕大多數人在認知失調(cognitive di
Thumbnail
知道越多、懂得越多、看越多書,就一定會更幸福嗎?答案恐怕不是。篤信宗教,相信有上帝、天國、因果、輪迴,認為現世的折磨是為了來世與相愛的人重逢,這樣的人或許最快樂。懷抱越多理性與理念的人,恐怕會常因為理想與真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大腦常陷入無盡的苦惱。 絕大多數人在認知失調(cognitive di
Thumbnail
在這新的系列,我會介紹各式各樣的認知失調所導致的想法、行為、態度的改變。如果認真搜尋,要寫一百篇應該都不成問題吧。有些例子寫出來,大家會驚嘆:原來這也是認知失調!透過認知失調理論,會增加你對這世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
Thumbnail
在這新的系列,我會介紹各式各樣的認知失調所導致的想法、行為、態度的改變。如果認真搜尋,要寫一百篇應該都不成問題吧。有些例子寫出來,大家會驚嘆:原來這也是認知失調!透過認知失調理論,會增加你對這世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
Thumbnail
Marija Zaric on Unsplash   看我的廣告宣傳,就知道現在的台灣人對什麼主題有興趣,並且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在預設中,我們仍堅持這個,就像我常常讓別人告訴我的:為什麼要放下堅持的預設立場?有這個不好嗎?你在所謂的堅持之中,有看到什麼?你的生活,關乎你的家人朋友,你的生活形狀通通與
Thumbnail
Marija Zaric on Unsplash   看我的廣告宣傳,就知道現在的台灣人對什麼主題有興趣,並且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在預設中,我們仍堅持這個,就像我常常讓別人告訴我的:為什麼要放下堅持的預設立場?有這個不好嗎?你在所謂的堅持之中,有看到什麼?你的生活,關乎你的家人朋友,你的生活形狀通通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