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諸羅設計塾
雖然僅是短短的兩天交流,又剛好在團隊執行專案最忙碌的時刻,整個過程時常被工作的訊息轟炸,還得要晚上熬夜加班趕工,但這兩天的行程下來,我們收穫良多。共識營主要分為兩天,第一天是多位講者的連續分享,第二天早上有舞龍的體驗活動,接續林老師的分享與工作坊。
關於這次的兩個活動場地,能在「野菱蔓生」活動非常具有意義,是個創生的活教材,裡面展覽的內容也相當有品質,非常適合我們這些外地人,藉由這個場域認識這塊地方,只是入口不太明顯,走在街道上很容易錯過,降低許多過路客進來一探究竟的機會。另外一個活動場地是「烏樹林從前從前」民宿,場地很舒適,環境優美,民宿主人豪爽又有個性,氣氛很溫馨,有助於團隊凝聚。
不同角色的人一同合作 是挑戰也是必要
關於講者分享的橋段,不同的講者有不一樣的立場,這是我很喜歡的安排,證明地方創生如果要健全,需要社會中不同角色的人一同合作,而這也通常是最困難的地方。蘇校長分享了關於雜學校的演變過程,喜歡他很切中要點的宣言,非常具有藝術家的銳利,也很佩服他對於教育體制改革的執著與行動。美伶姊所分享的內容是平常比較少接觸到的未來指標與政府政策的角度,非常醍醐灌頂,也提醒著我們現在的行動,都要把這些國際指標納入來考慮,比如說永續議題的關照,或者是數位科技內容的升級與應用等等,既前瞻又有理想。
另外,李惠銘校長的分享,讓我們看到原來也能在體制內作創新教育,他的理念是社會上能作的事情,學校也能作,是非常具有啟發的作法。晚上是由洄游創生的子軒來分享,他們是位於桃園的團隊,運用設計的力量,承接許多公部門或企業的合作案,進行很多的創新行動,由於立場與切入的角度與我們在嘉義市的角色很接近,所以聽下來心有戚戚焉,特別是他提到該怎麼應對公部門,或者是公司發展的抉擇,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鏡。
解方往往來自換位思考
第二天早上在桃園龍潭的龍元宮進行舞龍體驗,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而且相當具有破冰氣氛。來帶領我們的舞龍隊,非常專業,我們吸引了很多圍觀的民眾。舞龍這項活動的特別之處就是需要團隊合作,默契相當重要,而且不同的位置所需要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最後舞龍要行禮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需要擺出的姿勢,能夠完美優雅的舞出這條龍,十足考驗著團隊的合作與協調,我想這應該就是地方創生最好的隱喻吧。由於這項體驗活動,讓我對於龍元宮的歷史與周遭街區的發展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最後是林老師的分享,老師的觀點很受用,過程中老師也特別舉了很多嘉義的例子,讓我們有更深的體會。我們很喜歡最後跟所有團隊一起作老師的工作坊,大家討論每個地方所面臨的問題,有些是共同性的,有些是地區性的,在分享的過程之中,彷彿大家都講述著各自的困難,但由於我們彼此分享,看見一些突破的可能與機會,而從他人來幫助理解,自己地區所面臨的挑戰,是很適切的換位思考。
整體上,我覺得團隊之間的交流沒有我想像中的多,對於生性害羞的我而言,來不及與其他團隊建立過於深度的連結,第一天的講者分享每個都很有收穫,但是連續幾場下來也會有點疲憊,不過還是很高興聽到這些不同角度的觀點,讓我去理解「地方創生」這個龐大意義的詞的更多內涵,也有助於釐清自己團隊的態度與立場,並且反思自己在家鄉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