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型人格來襲!提升職場和諧與合作的實用指南

遇到反駁型人格?學會這些技巧改善職場關係

在我們周圍,或許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總是喜歡挑戰和批評別人的觀點和行為,被稱為“反駁型人格”。這些人的特徵與行為包含以下幾點:

  1. 持續挑戰和反對:反駁型人格的人在討論中經常扮演“魔鬼代言人”的角色,無論別人提出什麼觀點或建議,他們都會立即挑戰並提出反對意見。他們不僅在意見上持續挑戰,還會尋找每個提議中的漏洞,並且經常以批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2. 喜歡找漏洞:這些人具有強烈的批判性思維,善於發現他人言論中的細小瑕疵或不一致之處。他們會專注於這些細節並放大它們,經常導致討論的重點從宏觀的問題轉移到微觀的細節上。
  3. 絕不妥協:反駁型人格的人通常對自己的觀點極為堅持,即使在面對強有力的證據或合理的反對意見時,也不輕易改變立場。他們很少表現出妥協或退讓的態度,這使得他們在團隊合作中可能會顯得固執和難以相處。
  4. 高度自信:這些人往往表現出極高的自信心,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比他人更為正確。他們對自己的批判能力非常自信,並且認為自己的批評是建設性的,能夠幫助他人改進。
  5. 對所有人都持批評態度:反駁型人格的人不僅對同事和朋友保持批評態度,甚至對最親近的家人也不例外。他們的批評沒有例外,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他們挑剔的對象。
  6. 言辭犀利:這些人通常語氣犀利,言辭直接,甚至有時顯得咄咄逼人。他們在批評時不會顧及對方的感受,重點在於指出問題而不是尋求解決方案。
  7. 喜歡爭論:反駁型人格的人喜歡爭論,享受在辯論中挑戰他人的快感。他們在爭論過程中會表現出高度的興奮和投入,甚至有時會故意挑起爭端以顯示自己的優越感。


基本應對策略:堅持對的事,不迎合不討好

會討好這樣的人,主要是因為害怕自己成為被批評的對象。他們試圖通過迎合和妥協來避免衝突,希望藉此獲得認同和保護。這種行為常見於職場,尤其是當上級或有影響力的人具有反駁型人格時。

例如,小華在公司裡經常遇到同事老張的批評。老張無論誰提出什麼意見,都會找出其中的漏洞並加以批評。小華起初試圖迎合老張,避免成為他的攻擊對象,但很快發現這樣做不僅無法獲得老張的認同,反而讓自己變得更加被動和無力。

面對反駁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並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確的這類人即使對父母也會保持批評態度,因此討好他們並不能換來真正的認同和尊重。我們應該專注於是否做對了事,而不是是否討好對方。


進階策略:推動反駁型人格產生改變

對於沒有病識感的人要他多喝水,按時吃藥是沒有意義的行為,要對方產生改變,第一步要先有“自覺”。還沒有自我覺察的反駁型人格的人,要讓他們產生自省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尤其是因為這類人通常對自己的行為並不敏感,或者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問題。

以下方法可以幫助這樣的人開始自省:

  1. 觀察:描述你觀察到的行為,而不作價值判斷,特別是那些涉及批評和反駁的情況。這可以幫助對方識別出哪些情境和人群會引發對方的反駁行為。例如,“我注意到在會議中你經常挑戰其他人的意見,像是...”
  2. 促進反思:接著與對方討論以下問題:
    • 這次批評是否真的必要?
    • 言辭是否過於尖銳?
    • 是否有更建設性的方法來表達觀點?

在對方產生自我覺察後,通常不需要告訴他怎麼改變,他自然就會展開各種研究。


職場中與反駁型人格共處的核心原則

如果反駁型人格的人充斥在你的職場,以下是最重要的兩個原則:

  1. 達成共識:大家一起對要達到的目標達成共識。這有助於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目標上,而不是個人意見的爭執上。
  2. 互相補強:基於要達到的目標,大家是互相截長補短往前衝的“戰友”,而不是比賽誰比較優秀的“對手”。這種團隊精神可以減少內部的摩擦和衝突,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和協作效果。

透過以上策略和原則,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反駁型人格,提升職場的和諧與合作,最終達成更高的工作成就。

About JPM

以正面思維 + 思考框架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持續地向上爬升。

擅於策略、行銷、設計、溝通談判與管理,職業生涯中推動過幾個從零開始的新創事業,營收小則數千萬,大則數億,具備跨國與跨產銷人發財等部門的專案經驗。

納茲達克企業、台灣百大公司PM, PO經歷,主持過海內外百人以上團隊的專案,排名App Store, Google Play No.1的App,申請七國專利的產品設計。有創業、出書與贏得各大獎項紀錄,例如拿到澳洲官方贊助出國旅居。

更歷經過無數困境失敗,痛苦掙扎後找到突破點的經驗,像是:當過被屬下集體架空傳謠言的主管,被上司打壓到看心理諮商師,中年轉業處於弱勢賣方等。

擅於策略、行銷、設計、溝通談判與管理,職業生涯中推動過幾個從零開始的新創事業,營收小則數千萬,大則數億。 納茲達克、台灣百大公司PM, PO,成果像是主持海內外百人以上團隊專案,App Store, Google Play No.1的App,申請七國專利的產品設計。有創業、出書與各大獎項紀錄,例如澳洲官方贊助出國旅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