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夠久的人都知道,我時常把自己關起來沈溺,接觸什麼就會變成什麼狀態。
高中迷上讀張愛玲久久不能自己,誤以為那就是愛情的樣貌(戀愛談成那樣會死),印象深刻讀
#追風箏的孩子 消沈了一個月,諸如此類事情,已有好多年不敢再看負面文學,改看工具類和心理勵志(?
註釋:負面文學多用於傳遞黑暗年代歷史之下殖民及高壓統治,尋求出路的碰壁思考、流離情緒、存在本質和惡的普遍性。
最近和陌生人聊到,我這一年多身心狀態已經好到,好像能再往陰影的邊緣靠近一點點。
對於黑暗恐怖負面的 “次文化” 探索,情緒是離不開矛盾、複雜、差異、對立和疏離,以及負面關鍵字如醜陋、病態、死亡、窒息、反社會、諷刺、扭曲、恐懼等感官拉扯和黑色幽默。
甚至多數寫的就是歷史的血淋淋與無能為力,這時真不知道要用痛心還是娛樂來看作品,但這五味雜陳心境正是醍醐味所在。
無法抗拒這些在底線邊緣的魅力,而你能多靠近又不致於陷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