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作者是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精神科醫師所寫的,而且就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那樣採用對話式的寫法,由精神科醫師和病患在問診當中發現問題,我覺得很有情境感,也因為對話都很日常,所以更容易讓讀者看懂,以及感同身受,畢竟一般人對於精神科總是跟精神異常、瘋子畫上等號,所以會本能地排斥,但是當它困擾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時,造成失眠、厭食甚至暴力就不得不求診。
書裡舉出五個案例,我想應該非常多人看了會有很深的感觸,因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傾向,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尤其是童年的創傷,只不過大部分的人都忙著長大,忙著求學、忙著工作、忙著賺錢,便把那個受傷的孩子關起來、藏起來,假裝不存在,就像其中一個案例最後宣告失敗,因為病患認為父親已經過世,自己已經不在意,不肯承認內心那個從小被打的孩子還躲在暗處瑟瑟發抖著。
最近一個多月都在練習冥想,首先要做的不是為了連結高我,或是開第三眼,而是面對《內在小孩》,也就是另一個自己,去擁抱、去疼愛那個被我們遺忘在腦後、傷痕累累的孩子,每次清理心輪,就會一直掉眼淚,那種委屈、傷心、無助的感覺就會不斷地湧上心頭,強迫自己去回想那些不愉快的回憶,然後用雙臂抱住自己,告訴自己我很愛很愛你,你不是一個人,我會陪著你。
面對自己內在的創傷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又一層,會非常的痛,有人不願去碰觸就放棄了,但是《內在小孩》會一直干擾我們的生活,所以為了能過比現在更好的日子,必須鼓起勇氣去面對,找回完整的自我。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
#腦內探險隊
#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