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讀書 20|所謂道德腐敗——《盲點: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 Dan Ariely
Their morals, their code...It's a bad joke. Dropped at the first sign of trouble. They're only as good as the world allows them to be. You'll see. I'll show you.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there civilized people... they'll eat each other. See, I'm not a monster. I'm just ahead of the curve. The Dark Knight》
他們的道德、準則,就是個爛笑話,一遇到麻煩就全扔之腦後,他們僅擅長於世界允許的範圍,我會讓你看到,到了緊急關頭,這些所謂的「文明人」會互相吞噬。你看,我不是怪物,我只是頗有遠見。


🌟導讀:


我自己是偏好這本書的英文副標,「為什麼我們沒能做正確的事以及如何應對」,但近幾年出版社真的逮到機會就把哈佛或華頓商學院,當然也包括西點軍校一股腦塞在封面。


你是否有做過道德難題:

⁃ 你的寵物死了,是否可以吃掉他?

⁃ 經典電車難題,是否該轉動把手切換軌道救更多的人?


然後你將面臨更多的預設條件,例如那隻寵物是雞,或者變成手動推胖子下去 ( 胖子到底做錯了什麼),在不斷添加條件下,或許會推翻我們一開始的判斷,但這其實無所謂,因為決策就是那麼回事,你很難去下一個簡單的定義,甚至是決策完後我們才去組織理由


Christensen 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提及要圓滿人生,需要目標感與使命感,而道德則是心中依準,讓我們堅定執行,但 Bazerman 和 Tenbrunsel 兩位作家,則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認為即使明白道德標準,我們仍會因陷入「道德盲點」不斷犯錯。


《盲點:哈佛、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

《盲點:哈佛、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


🌟核心內容:


●| 道德知覺|✏️


如果人們明白道德的標準,且為之付出努力,理論上我們不該在犯錯,不少金融與科技人員在就任前都進行過宣示;在疫情期間,飛行人員也都清楚隔離原則,但仍選擇外出。難道他們天生為惡,或道德意識薄弱?


作者給出相當不一樣的看法,這些人可能依然認為自己的道德標準高過一般人。

問題在於實際執行決策時人們依照個人最大利益,並在其後修改記憶、調整標準。這樣的狀況是一再發生,甚至理由也難以被第三者所接受。因此光具備理性上的道德感並不足以支撐做出符合道德的決策。


道德時間圖

道德時間圖


●| 道德盲點|✏️


我們的腦內有兩套系統「快思」與「慢想」,絕大時間我們都交由「快思」進行直覺性決策,他的缺點是情緒化且不擅長計算。也導致相關盲點產生。


▲我們對於遠期虧損無感 → 環境污染持續發生

▲目標單一,獎賞機制縮小視野 →業績與獲利為企業目標

▲對間接傷害視而不見 → 決策中犧牲少數個體

▲身處利害關係中無法客觀 → 內部監管機制無實際作用


於是福特即使發現有安全疑慮,再估算召回成本與賠償後,依然選擇不作為;安達信在發現大客戶安隆隱匿債務時,選擇保持沉默,並給予財務健康背書。

即便被抓捕,這些決策人依舊會宣稱他們是為了金融穩定或公司員工的生計,試圖隱入組織與人群,去稀釋所該承擔的責任


●| 獎懲系統|✏️


除了給予吹哨人獎勵,制裁這些不道德的行為,也是目前常用的手段。

但美國在1863 年《虛假申報法》同意給予公民舉報劣質軍火廠商罰款的 30 % 後,發現者不會第一時間吹哨,而是在收集足夠證據或金額豐碩後再舉報,或以此為籌碼跟該公司談判。

懲戒機制若太弱則被認為忽略,如同紐約托兒所加收誤時費用後,反而使父母更肆無忌憚地遲到。即便重罰企業,仍會被認為商業上所需承擔風險,甚至是政府徵稅手段,喪失初始目的,當事人也不認為自己正在進行道德決策。

如何拿捏獎懲系統的分寸將會成為執法單位難題。



●| 改變組織|✏️


在歐美有推行過合規長 (類似營運長 COO 或採購長 CPO ) 並舉辦「道德戰鬥營」,但這些行為容易流於形式上,關鍵在於組織間的氛圍建立。

表現絕佳的員工或企業,即便在道德上有瑕疵,多半是被輕輕放下,因為他們綜合評估他們能帶來更大的利益,作者認為對此應該採用零容忍政策,才能起到警示意味。


並且應該藉由組織文化等非正式系統,塑造正面文化,找出組織中的汙水坑。



🌟結語:


重塑企業文化是其中最關鍵且有效的防腐方式,但在企業發展前期往往被輕視,導致發展成熟盈利模式後難以扭轉已腐敗制度。

與其透過喊話、獎懲,或期待拉高道德預設值,更重要的是降低道德判斷到執行抉策的時間,才能降低兩者間落差。


我目前的企業,在組織文化上有很多問題,做為對外窗口,時常會有夾心餅乾的痛苦感,在給予親信霸權,只攬功不攬責也確實令人心寒。

如同前面《你的工作該耍廢, 還是值得拚?》所介紹,與組織和同事間的互動也會影響職場滿意度,如果待遇相等我會留在現職的機率不高,即便主管承諾加薪。



以上就是本周的分享,喜歡請記得追蹤跟小紅心鼓勵創作者們持續更新~

下週預定是James Fallon 的《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看鎖定我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盲點:哈佛、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心智圖

《盲點:哈佛、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心智圖



🌟衍生閱讀:


如果你對兩種思維模式感興趣 → 《快思慢想》

如果你對工作中建立社交關係感興趣 →

工作的意義——《你的工作該耍廢, 還是值得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哈斯的採購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9
陪你讀書|何為圓滿——《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哈斯的煉金工房
465會員
310內容數
深度書評、影評、理財觀點與創作筆記,帶你用條理與觀點看懂生活大小事。持續更新,適合喜歡思考與深度內容創作的你。
哈斯的煉金工房的其他內容
2024/10/08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2024/10/08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思想與美德之間的關聯性,認為只要人類思想具有美德,就不會成為貪婪的奴隸。同時指出人類若主動選擇貪婪與腐敗為伴,將面臨上帝的公正懲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思想與美德之間的關聯性,認為只要人類思想具有美德,就不會成為貪婪的奴隸。同時指出人類若主動選擇貪婪與腐敗為伴,將面臨上帝的公正懲罰。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超越智商:為什麽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高智力≠高理性 智力測驗並沒有測量理性,這就是聰明人會做蠢事的原因:所謂的「聰明」僅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高智力≠高理性。 理性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 很多人認為即使沒有解決教科書中邏輯問題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認為理性與情感相矛盾,會降低
Thumbnail
超越智商:為什麽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高智力≠高理性 智力測驗並沒有測量理性,這就是聰明人會做蠢事的原因:所謂的「聰明」僅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高智力≠高理性。 理性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 很多人認為即使沒有解決教科書中邏輯問題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認為理性與情感相矛盾,會降低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顛覆高智商等於絕對聰明的常理, 助你找出決策的關鍵智慧 David Robson  2020 商業周刊 解釋為何聰明的人會犯下某些愚蠢的過錯,需要使用何種預防措施。
Thumbnail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顛覆高智商等於絕對聰明的常理, 助你找出決策的關鍵智慧 David Robson  2020 商業周刊 解釋為何聰明的人會犯下某些愚蠢的過錯,需要使用何種預防措施。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