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 你真的「讀」「懂」了嗎?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如果說有些書是閱讀的指南針,一生必定要讀一次。那麼樊登這本《讀懂一本書》一定是最影響我的其中之一本。
記得在學生時期,老師在課堂上教過的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出社會後仍讓我印象深刻且很是喜愛,自那時起就將此佳句視為我的座右銘之一,並且始終熱愛閱讀,至今仍一直持續著,而我們常聽到的這句,你知道它出自何處嗎?在此先賣個關子,容我在文章最後揭曉吧﹗
除了上句外,我還特別喜愛唐代詩聖杜甫的這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特別是那個「破」字,總覺得特別威風,那得該讀破多少本書,下筆才能有如神助般的神來之筆呀﹗能廣博群書還能將書讀到翻破翻爛的境界,真是讓人由衷佩服﹗
還有西漢劉向寫下﹕「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由此可見,讀書的益處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超脫世俗甚至改變命運,非「讀」不可,然而,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一本書呢?
作者樊登是創造「樊登讀書」的創始人,註冊會員超過3300萬人,同時也是IBM領導力認證高級講師,也曾任職電視台及主持過不少節目,他提倡讀書與說書,也曾在自序裡提及自己是個用讀書改變生活的人。
他在《讀懂一本書》開篇談及到的敘利亞故事深深撼動了我,閱讀當下真的是使我頭皮發麻地產生共鳴。
樊登說自己遇到一個在北京長大且將普通話說的很好的敘利亞人,他跟樊登說他的說書方法很適合介紹到他們國家(敘利亞)去,他說敘利亞為何常有戰亂、恐怖組織,且人民常生活在不安的恐懼中,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的閱讀量不足(幾乎是完全不讀書的),接受知識的管道來自於別人的講述,經由身邊的人言傳身教來認識世界。
經統計,敘利亞人年均閱讀量只有五頁。無法透過反覆驗證的閱讀資訊與知識來培養批判性及邏輯思考,思及此,能夠聽書還能夠多方閱讀書籍的我們是多麼的幸運與幸福﹗
不只是敘利亞,在某些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能識字並閱讀與學習又是多奢侈的事,因缺乏識字、閱讀、教育而無法建立基礎思維、科學觀、邏輯思維、批判性思考甚至同理心的換位思考,那是多麼令人感傷痛惜的事;此外,這不禁也讓我思索在台灣的偏鄉地區是否也存在如此問題?我們習以為常的閱讀對那些急需閱讀與教育的人多難能可貴﹗
若能藉由講書傳播知識,推廣給需要且無法普及教育地方的人們,那將會是多麼深具意義又多棒的事,而這更啟發我的動力,本書正是對讀書講書加以深入著墨的好書阿﹗

讀書要心到、眼到、口到

南宋理學家朱熹曾言﹕「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而我發現《讀懂一本書》正是與此觀點不謀而合,且書封的設計讓我不禁發出驚喜的讚嘆聲﹗
當我看到《讀懂一本書》的封面時,一眼就發現了醒目又有趣的部份,不曉得是作者還是出版社的巧思,將「讀」與「懂」的部首「言」與「忄」字旁以燙金字體呈現,讓我瞬間意會到本書深刻的用意,除了喜歡本書內容外,也很喜歡書籍封面用心的設計﹗
要讀懂一本書不僅用眼看,更要用「心」去看、去思索、去體會,需再用「言語」表達出來,即是作者樊登書中提到的讀書與講書的重要性,
讀書首重「心到」,一種沉浸式的學習,而不單只是眼睛瀏覽過的觀光式學習,當自己能真正讀懂一本書,因懂而講出來再教給別人懂,最終完成「口到」的境界,才算是真正的讀懂它,了解讀書的目的,進而產生影響力,而我們又打算將閱讀帶出怎樣的影響力呢?同時我也這樣的反問自己。
閱讀「懂」是自己的本事,若還能教予他人「懂」並帶來好影響,那才是真本事。


閱讀的好處與特性

作者引用塔雷伯著作《反脆弱》一書說﹕「閱讀是反脆弱的武器。」
而什麼是「反脆弱」呢?
亦即當一件不確定的事發生時,對平常有閱讀吸收知識的人來說反而更有利,因為當別人就某些事情還無所適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時,習慣閱讀者也許早已嗅到危機訊號,事先未雨綢繆,預作打算,使自己能在不確定中獲益,這樣的好處皆來自於閱讀。

閱讀包含兩個特性﹕主動性與針對性。

主動性學習效果更好,例如﹕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基於興趣去研究學習,凡事總是充滿好奇心,不斷地挖掘知識,因為愛因斯坦具有旺盛的求知慾,使他在學習過程中反而累積更多知識,提出了許多影響後人的理論,甚至改變生活;
針對性則是面對需要具體解決問題時針對性的去閱讀、找尋資料或詢問專家,相較於主動性閱讀,針對性閱讀的視角比較沒那麼全觀。
然而,每個人看書角度不同,帶來的啟發與思維也不同,多閱讀就能多方比較,找出相同處與相異處,讓自己能基於閱讀從單向度的人變成多向度的人,使自己能成為了解事實、具邏輯性與批判性思考的人,增長這些思想的深度與廣度皆來自於閱讀。

如何真正讀懂一本書?

讀完本書之後,個人認為真正讀懂一本書,即是要懂得輸入與輸出
閱讀是將所學的知識、資訊輸入大腦的過程,
而講書則是將腦海裡的知識資訊加以理解吸收後的輸出,
讀書若只有輸入而缺乏輸出是可惜的,只有輸出沒有輸入也絕不可能,唯有將輸入化為輸出才能真正理解,透過理解「懂」了後而能「教」,如此能鍛鍊自己的思維邏輯。此過程不易,也非一蹴可幾,是需要長時間積累,不斷地刻意練習,不抄捷徑,才能完成,累積實力的過程雖然不輕鬆,但也別小看這些累積的過程,最終收穫最大的還是自己,作者本身也是積累多年的努力,才有如今爐火純青的講書功力。
閱讀是一種輸入的過程,講書是一種輸出的過程,輸入與輸出必須相輔相成,讓輸入與輸出成為良善的循環,才能發揮讀書的最大效益也才算是真正讀懂一本書。
如果你無法清楚地說出來,你就無法真正理解。—John Searle

怎麼確定自己已經讀懂?

可以透過知識的反芻,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來測試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我自己也是如此。每當看完書時,闔上書本試著回想剛才閱讀的內容,透過問問題的方式來問自己﹕
  • 剛才讀了什麼?
  • 作者所要表達的重點?
  • 書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是?
  • 有沒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學習,並將它使用在生活中?
  • 這本書的使命是什麼?
  • 他要解決什麼問題?
  • 提供那些線索?
  • 又是如何論證的?
當自己不僅能明白,還能講解給他人聽,就是將這本書讀懂了、吃透了。
這時真的要給自己拍拍手,為自己喝采﹗因為自己又多瞭解了一本書,多懂了更多知識並提升智慧,不僅感恩作者寫出見解獨到又實用的書,也感謝認真努力一步步越過門檻的自己。

如何選書?「樊登讀書」提供挑書的「TIPS」原則﹕

在閱讀前首重挑選書籍,但茫茫書海中,我們又該如何挑選好書或適合自己現況的書來閱讀?或許樊登提供選書的「TIPS」原則也能成為你挑書的參考。
  • T﹕Tools工具,能提供有效的工具,解決你的問題,個人覺得也算是實用性的一種。
  • I﹕Ideas新的理念,能帶給你新的想法和觀點。
  • P﹕Practicability實用性,能應用生活中,為生活帶來改變。
  • S﹕Scientificity科學性,不是憑空捏造,一定是經歷了科學性的驗證過程。
當你讀的量愈多,便能提升思考,進而由「量變」產生「質變」,量變學習到的並非書本數量而已,其更重要的是「質變」,就是將書本讀活,不斷地反芻知識,將之內化成自己的功力並加以活用。
我們都知道走出舒適圈才是成長的關鍵,閱讀也是如此,閱讀要活用,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要只挑喜歡的讀,遇到較艱深難懂的書,試著去接觸去理解「先學再有興趣」,不先入為主,讓自己不斷地拓展認知邊界,也許開啟了另一興趣也說不定﹗如果真的太深奧,那就暫時放下吧﹗可以先從較類似的入門書開始閱讀起,由淺入深,持續廣泛閱讀,未來的某天會讀懂的,只是目前還不適合自己。

那麼又該如何講書呢?

在讀懂之後還涉及講,樊登說﹕「講書是最高效沉浸式的閱讀。」

何謂沉浸式的閱讀?

也就是將自己置身環境中,把講書當成自己重要的、喜歡的來學習,它有別於觀光式的瀏覽,絕非到此一遊而已。
講書能鍛鍊一個人的意識,激發興趣和探索,是一種難度高於讀書的深度學習也是一種知識的輸出。
書中提到利用心智圖的方法,以紙筆寫下書中脈絡及關鍵字,梳理內容,想想自己打算怎麼講才能讓聽者聽得懂?甚至好奇你講的內容或者能從中得到起什麼啟發?
以書本為根據,尊重作者的觀點,不能夾帶私貨,如果是自己的觀點也要說清楚,給聽者參考。以平常心講解而非一昧地取悅,又能聰明地和聽者互動,這點真的很值得學習。

講書時不能夾帶私貨,嗎?

這是我對本書的疑問。
樊登提到﹕「講書時不能夾帶私貨」,要衷於書籍作者本身的理念,是基於尊重作者的創作,這點我認同;但樊登也有補充說明﹕「如果是自己的觀點也要說清楚,給聽者參考。」這點我也贊成,所以樊登對於講書不能夾帶私貨應是保持中立的,只是要說清楚講明白即可,主要是不讓聽眾混淆。
基於這個理由,我想要夾帶自己看書的私貨﹕
除了樊登所說的「讀懂一本書」需要「讀書」與「講書」之外,個人認為還涉及「書寫」,在邊讀書時,可以手拿著筆書寫筆記,寫下關鍵字或問題脈絡,甚至是可以帶著問題從書中尋找答案,透過書寫可以幫助記憶理解與整理思考。
在寫下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輸出,雖然書寫變慢了讀書的步驟,但卻有助於長期記憶,以長遠的觀點來看,比讀過講過就忘,來得更有長期效益,而知名的物理學家暨諾貝爾獎得主費曼即是在紙上思考,並不在於言詞上而已。
也是胡適先生分享過的讀書方法要做到的「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狹義來說,樊登教我們讀書的手到是繪製心智圖,也是手到的輸出方法之一,它讓我們能以更全觀的方式,了解一本書的架構,從架構中去理解作者所要教會我們的知識,並讓我們能根據自己手繪的心智圖,去加深記憶與回想內容,然後再說給他人聽。

後記﹕

樊登著作的《讀懂一本書》內容豐富扎實,淺顯易懂,文筆平易近人帶著親切感,彷彿是身邊飽讀詩書又熱於分享的學長,將讀書的方法由淺入深的引導著喜愛閱讀的學弟妹們,雖人本書看起來不厚,但含金量超高,值得再三回味,而我也從中獲益良多。
自己很是喜愛這本書(約莫閱讀了三至四遍吧﹗),硬要說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就是書名似乎可以再延伸說書這一部份,讓讀者能一眼看出這不僅是一本教你如何讀懂書籍的書,同時也是教你如何講書的好書。
或許出版社認為﹕會讀也會講,也才是真正《讀懂一本書》的深切用意吧﹗
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每本書都自帶使命,每本具有價值的書都自帶有如黃金般的身價,甚至比黃金還珍貴,且記在腦海裡的知識是任誰也奪不走的。
就如同猶太人流傳著古老又充滿智慧的名言﹕「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將本書推薦給想要進一步了解如何讀懂一本書的書友們。
文章的最後加碼解答「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出處吧﹗
此句來自於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和董傳留別》詩文,其詩如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蹼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董傳是蘇軾的好友,他生活清苦卻不為生活所困,勤於讀書,因此其氣質非比常人,董傳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即使身著粗布大衣也掩不住他的涵養與氣質及樂觀向上的風骨,雖然生活貧困仍勤於讀書,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來改變生活,蘇軾很是欣賞就做此篇給好友,一邊稱讚他並預祝好友能金榜題名上黃榜。
本篇是去年寫的讀書心得文章,今年有幸開粉絲專業,於是重新整理再發文,希望能給想開始閱讀的人一些幫助,我自己超級喜歡這本書,但之前看過別人書評有些人覺得有點難度,吸收因人而異,還是希望大家去翻翻看,喜歡可以購買,我自己超級喜歡就買來珍藏,推薦給大家。
讓閱讀帶給你幸福,丁宣的閱讀幸福館
IG帳號﹕ding_hsuan_reading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幫我按讚、訂閱、追蹤、分享或留言回饋我喔﹗
謝謝您﹗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什麼﹗?志玲姊姊出書了﹗」在看到消息時那刻的驚喜。 「書名叫《剛剛好的優雅》」這書名也太適合志玲姊姊了吧﹗內心的OS是﹕我要買﹗ 林志玲就是優雅的化身和最佳代言人阿﹗ 在國外,除了奧黛麗赫本是全球公認的優雅女神外,在心中目前尚無第二人選;在台灣,若說要能與優雅這稱號匹配的就非林志玲莫屬了。
最初我對《內在原力》這本書的困惑是,起於好奇,終於頓悟。 當時購買《內在原力》這本書的動機,除了是當期火紅暢銷書之外,也是基於對本書的好奇心,相較其他書籍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書封與書底竟長的一樣,唯有顏色不同,原來此書的設計是有巧思的! 因為讀完這本書後,我忽然像被《鬼滅之刃》我妻善逸的絕招,雷之呼
相信大家都曾看過《秘密》這本十幾年前出版的暢銷書吧﹗ 主要提及的是「吸引力法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並且經由很多人的實證證實有效,強調「信念」的重要,鼓勵人們像宇宙下訂單,並專注在想要實現的事情上, 然而,為什麼有些人認為吸引力法則有效,有些認為無效呢?
「什麼﹗?志玲姊姊出書了﹗」在看到消息時那刻的驚喜。 「書名叫《剛剛好的優雅》」這書名也太適合志玲姊姊了吧﹗內心的OS是﹕我要買﹗ 林志玲就是優雅的化身和最佳代言人阿﹗ 在國外,除了奧黛麗赫本是全球公認的優雅女神外,在心中目前尚無第二人選;在台灣,若說要能與優雅這稱號匹配的就非林志玲莫屬了。
最初我對《內在原力》這本書的困惑是,起於好奇,終於頓悟。 當時購買《內在原力》這本書的動機,除了是當期火紅暢銷書之外,也是基於對本書的好奇心,相較其他書籍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書封與書底竟長的一樣,唯有顏色不同,原來此書的設計是有巧思的! 因為讀完這本書後,我忽然像被《鬼滅之刃》我妻善逸的絕招,雷之呼
相信大家都曾看過《秘密》這本十幾年前出版的暢銷書吧﹗ 主要提及的是「吸引力法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並且經由很多人的實證證實有效,強調「信念」的重要,鼓勵人們像宇宙下訂單,並專注在想要實現的事情上, 然而,為什麼有些人認為吸引力法則有效,有些認為無效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你有過以下的狀況嗎?一本書總要看個八九小時,然後每次想到看書就壓力山大。或者讀了大量的書,最後卻無法變成自己的知識,只是浪費時間。這本書將給你解答。
真的讀懂了這本書了嗎? 還是似懂非懂呢? 還是含糊不清、囫圇吞棗? 閱讀是一件自我卓越的事,可是你可以真的吸收消化它嗎? 雖然我已經接觸過許多閱讀技巧相關的書籍,但是看到這封面標題,也不禁想再一親芳澤,閱讀速度、技巧還要更重要的深入理解、真的讀懂嗎?可運用嗎?我想這是現代人最需要的。 作者
Thumbnail
## 為什麼【閱讀】這本書: 這邊是從瓦基Podcast頻道知道這本書,進而購買閱讀,本身也對讀書方法領域頗感興趣,並以經典書:『如何閱讀一本書』為本,此書為延伸補充實作觀念與技巧,本書給予了許多作者本身的經驗與案例、讀書科普、心理學的內容佐證。
Thumbnail
閱讀真正的樂趣,在於刺激你去思考未想到的盲點,破除自以為是、打破你舊有的認知框架、啟發去探索問題的本質。
Thumbnail
要真的理解一本書在說什麼,對於我們這些讀者來說,有時是件很困難的事。這篇文章要介紹的《讀懂一本書》,我覺得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Thumbnail
閱讀之所以具備有反脆弱性的功能,是因為閱讀提供我們換位思考的能力,更加懂得自我反省,對他人有同情同理心。
Thumbnail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成功人士都有讀書的習慣?因為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們嘔心瀝血的智慧結晶,你只需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閱讀,便能學習到他們幾十年的人生經驗。 讀書這項投資不管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只可惜願意把它變成生活習慣的人還是佔少數。或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作者提出的五項我們對讀書的誤解有關: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你有過以下的狀況嗎?一本書總要看個八九小時,然後每次想到看書就壓力山大。或者讀了大量的書,最後卻無法變成自己的知識,只是浪費時間。這本書將給你解答。
真的讀懂了這本書了嗎? 還是似懂非懂呢? 還是含糊不清、囫圇吞棗? 閱讀是一件自我卓越的事,可是你可以真的吸收消化它嗎? 雖然我已經接觸過許多閱讀技巧相關的書籍,但是看到這封面標題,也不禁想再一親芳澤,閱讀速度、技巧還要更重要的深入理解、真的讀懂嗎?可運用嗎?我想這是現代人最需要的。 作者
Thumbnail
## 為什麼【閱讀】這本書: 這邊是從瓦基Podcast頻道知道這本書,進而購買閱讀,本身也對讀書方法領域頗感興趣,並以經典書:『如何閱讀一本書』為本,此書為延伸補充實作觀念與技巧,本書給予了許多作者本身的經驗與案例、讀書科普、心理學的內容佐證。
Thumbnail
閱讀真正的樂趣,在於刺激你去思考未想到的盲點,破除自以為是、打破你舊有的認知框架、啟發去探索問題的本質。
Thumbnail
要真的理解一本書在說什麼,對於我們這些讀者來說,有時是件很困難的事。這篇文章要介紹的《讀懂一本書》,我覺得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Thumbnail
閱讀之所以具備有反脆弱性的功能,是因為閱讀提供我們換位思考的能力,更加懂得自我反省,對他人有同情同理心。
Thumbnail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成功人士都有讀書的習慣?因為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們嘔心瀝血的智慧結晶,你只需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閱讀,便能學習到他們幾十年的人生經驗。 讀書這項投資不管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只可惜願意把它變成生活習慣的人還是佔少數。或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作者提出的五項我們對讀書的誤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