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先是迎接過年長假,然後安排近兩周的出國旅遊,簡言之我都在忙著吃喝玩樂哈哈哈,我想應該大部份上班族都是,以前公司同事會說每次都要等228放完才漸漸有上班的感覺,科技業循環通常是這樣,Q1最淡,Q3,Q4最忙,一路趕工到過年前一波出貨/結案,到3月開始新的一輪輪迴。
旅行回來之後,我為了要分享資料給朋友,有很用心的整理過,因為覺得自己實在太用心,想說也可以順便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我的倫敦旅遊小貼士放在下篇文章。
經由這個靈感,我同樣整理了一點工作小貼士(不過現在還會用貼士這種翻譯嗎?是不是透露年紀?),不是那種:如何開好會議、如何製作簡報,這種主題明確、有很完整的工作重點、技巧分享,就是一些小小的我自己的體會。
工作小貼士
1.Excel下方各個工作表的索引標籤是可以標出顏色的,通常我會把專案相關資料全放成一份活頁簿,內有很多工作表:規格、時程、人員、議題等等,標籤顏色可以提示自己及團隊成員或達到分類目的。
2.Excel一定要會使用vlookup和index+match,vlookup已經可以cover很多資料查找、整理、比對的功能,但是二維度就需要index+match,一定要自己用心的學過一次,這樣就算久沒用到有點忘記,只要上網再看一下就可以重新記起。
3.Excel善用"資料"下面那個加加減減的群組功能,可以把資料做出清單階層,整理得更加條理分明,而且用這個功能,可以做出形似MS Project的任務時程規劃表。其實以我的經驗來說,MS Project沒那麼多公司在用(當然也可能我看的公司不夠多不夠廣啦),一來是費用問題,二來是介面/操作太專業,需要一段時間好好學習,並在工作中有大量機會持續使用,才真的能發揮這個軟體的效益;實務上大家都用Eexel、PowerPoint畫時程表,對專案團隊成員來說比較方便,能夠輕易看懂並且在已經很熟悉的軟體介面中操作。
如果想使用看看免費的類似MS Project功能的軟體,我都用Project Libre,非常簡單操作,缺點是醜又陽春。
4.文件命名把日期編碼放最後,不管是報告、會議紀錄,還是只是工作筆記,日期編碼方便搜尋,而且是最直覺的版本控管邏輯,就算覺得是完成版不會有機會再更新的報告,命了一個final進去,難保之後不小心又再用到,也沒辦法用final 1、final 2.....finally?下去,要是同一天改了兩版的話我會用0331a, 0331b這樣編。
5.我給自己的規定是每天讀完全部的信件,信件一讀完就決定動作,是要馬上回還是看過去就好或是要做完一連串動作之後再回覆,若是之後要回的,我會先打個草稿放進草稿夾,每兩三天或最少每周我會檢視一次草稿夾,看是不是已經完成任務有可以回復的信件了。
6.信件處理完就分類進各標籤資料夾,我看過有人用寄件人分,把老闆的信排上面,可能是非常重視老闆的人,但我沒有很懂用寄件人分類的邏輯;我自己是照專案分,照專案分之後再往下按照功能分,比如工程師有ME/EE/TE/SW等,ME再往下,分internal/customer,由於通常要和vendor一起做一些小動作(?)所以vendor算internal。
7.信件的內容很多是工作任務,還沒做完的我就留在收件夾中,有些是比如預計兩周後能夠做完再回覆但現在還沒有答案的,那我會在日曆設定提醒鬧鐘於死線前幾天;人的記憶力不百分百可靠,總會有遺漏,所以要想辦法善用一切工具。
8.當我要發信給一些manager level的同事(大概處長以上),我都會先打電話,解釋來龍去脈還有我需要他做什麼,可能我還是有點注重階層觀念,反正禮多人不怪;另外有些人會經常很忙不回信,打電話講清楚確保他有看見,若還是不回就自己發信說電話已溝通清楚如下XXXOOO。
9.工程師交的資料或報告,如果是要透過我寄出去的東西,我一定會看過再出去給客人,當然有些技術專業的東西看不太懂,那也沒關係,檢查日期或錯字總做得到,看得懂的內容就順一下邏輯是否順暢;尤其以前要交很多英文報告出去,檢查時總會發現不知道想表達什麼的段落,直接寄出去的話就是我被打臉(阿不透過我寄的東西就隨便他們啦哈哈哈)。
10.在做需要長時間費心的資料/檔案整理工作時,比如計算成本、確認BOM表、規劃時程等等,時間還能允許的話,完成第一版後我不會馬上寄出,我會放個半天一天,先去做別的事情,一段時間後腦袋refresh過,最清醒的時候再確認一次內容,再仔細檢查一次,以我的經驗可以降低錯誤率。
以上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用到的方法,如果你和我有類似的工作方法,或是有其他工作技巧,期待留言分享相互學習。
長假回來後工作很快到達忙碌高點,本週心情受到一些事件影響有點沮喪,不能掌握的狀況只能先安慰自己隨緣,先歡迎連假又再度到來,回到工作岡位後再來關關難過關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