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默默看完後沒想特別分享的,可轉念一想這本書真的太好看了,不分享不行!原本以為是一個教別人電影評論的書籍,沒想到妥妥的是一個電影史的歷史書。
這本書分成7大章節,簡單扼要地把電影史講完,並且藉由不同章節,去講述電影的各個元素的歷史與流變。正如本書副標所言:「我們都需要的電影懶人包,讀了小史、認識經典、分析類型、更懂了理論」,並且書中還有提出這些流變對於社會價值觀的影響,最後給出一些簡單的結論讓人反思,是一個輕鬆又有趣的書。
電影漫長的歷史,將自己的「眼睛」訓練的最擅長關注「人類的身體」,我們是「著迷於相似性與識別性」的物種。人類的身體無窮迷人,肉、血、骨使身軀有生命力,使無形的精神擁有身體得以展現。身體還是由文化及社會所塑造出來的強大象徵。
身體上有缺陷(肥胖、醜陋、傷痕、瞎眼)常常被被當作反派。讓殘疾與「不道德」乃是「邪惡」畫上等號。當然有有一些"戰勝逆境"的電影,不過我們的社會仍將殘疾視作「問題」,卻忽略了自己這個「天生歧視殘疾的失敗社會」。
剪接成了強而有力的工具,在《波坦金戰艦》中,屠殺平民時,利用混亂場面的間隔剪接,痛苦臉龐、尖叫、逐漸發狂的人、軍隊踏步、搖晃的嬰兒車...,從客觀的時間序列中掙脫出來,「嚴格的時間性被拋棄了」,轉而擁抱節奏與視覺。
詞語跟影像本身的意義都是有限的,但當符號疊加在一起,就能創造無窮的意義。「從一個影像變成兩個影像,就形成了語言」(這裡指的是簡潔上的鏡頭語言)
這種歷史神話學在好萊塢特別明顯,從西部英雄片、美國戰爭片都加深跟強化了「白人男性」的形象與統治權,迪士尼的公主片也加深了「女性的最好結局就是結婚」、「女性需要依靠男性」等女性刻板印象,甚至《小美人魚》也是讓艾麗兒失去聲音(被噤聲)才可以得到男人的愛。無論有意無意,倒退的種族主義題卻是早期卡通電影的陳規。
總之,這本書是個寶庫,非常歡迎所有對電影、創作有興趣的人觀看此書,或是當個有趣的讀物也很讚。然後忘了跟大家說,這本書是以漫畫形式呈現,讓你能瞬間了解那些知名的分鏡與畫面,真的超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