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所有的愛情本質都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時代的眼光。而值得被訴說的故事除了健康愛情,還有禁忌的、挑戰傳統價值的,那些真正發生在人群裡的點滴。
導演山姆沙迪克的首部短片《Darling》寫的是跨性別舞者與年輕男孩的愛情故事,延續此作發展成劇情長片的《愛情美樂蒂》(Joyland),將更多巴基斯坦的社會議題帶進電影,於是愛情不再只是兩個人的戀愛,生活也不再只是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導演以對比強烈的構圖、顏色,精準捕捉角色之間曖昧湧動的氣息與目光,更宏觀地將女性的社會地位、男性的性向摸索、變性者的生存環境、老年人的情慾流動內斂地放進電影,雖說觸及許多議題,卻不只是點到為止,觀影後的張力如片頭時被割喉的山羊,家族多年來在社區積累的聲譽都染得血紅。
故事從妻子孟塔接過丈夫手上的刀殺死山羊開始。扛在妻子身上的,還有扶養家族九口人的大任,於是丈夫海德在日後找到了不能向老父坦承的工作──秀場伴舞。既然丈夫有了工作,妻子就得回家帶孩子。曾經在社會上立足,掙脫傳統枷鎖走進職場的女性,被迫重回家庭哪還能安然無恙呢?孟塔回到家裡,整日煮食、打掃、曬衣、照顧小孩,被壓抑住的除了渴望重拾工作的心,還有身在婚姻關係中,卻沒有被滿足的性慾。
在絕大多數的宗教底下,婚姻標榜著聖潔,可情慾卻是禁忌。「婚姻」象徵著結為連理、繁衍後代,而其中的「繁衍」也只有在婚姻制度底下,才「符合倫常」──或更極端一點,凡一切情色都是一種不倫。這樣的不倫源於宗教的聖潔,宗教所定義的生活準則引導至非人的社會經驗,遠離極端的快樂與痛苦。即使生命之本質並非追求慾望本身,可正是慾望造就了人類社會的演進與自我成長的追求,當各種形式的生之慾望被迫掩蓋,生便再無意義。
於是,故事中的幾個女人各自掀起 / 披上了自己的白布。
孟塔在失去工作之後,曾經向同為女性的家庭成員求救,她發出的求救訊號沒能被接收,換來的是「我曾經也讀過書,但結婚後我願全心為家庭奉獻」(此非角色台詞,而是筆者經過轉換後的描述),面對幽微的情緒暴力,孟塔開始認清,只要活在這樣的社會 / 家庭裡,她永遠沒有話語權。至於她匱乏的性生活,只能透過在夜半偷窺暗巷裡電愛的男人來滿足。片中亦不見她主動向丈夫求歡的情節。而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驚懼的,是導演有意為之的長鏡頭:狹窄的房間裡是正窺淫陌生男人、倚靠桌腳自慰的孟塔,站在其身後注視著一切的是她丈夫的兄長。那場戲幾乎令我不敢直視,深怕孟塔下一秒就會被「榮譽處決」。
榮譽處決(honor killing)意指男性家庭成員認定其他家庭成員的所做所為是一種恥辱,因而以維護家族名譽之名,而進行的謀殺。自慰被發現的孟塔面對盛怒的哥哥,她眼裡的恐懼正揭示了其所處的環境,是如何看待以任何形式體現的情慾。
在「不光彩」的這夜裡,還有留在家裡過夜的鄰居太太。丈夫死後日日來串門子的鄰居太太,在那夜留宿照顧海德的老父,甚至為其清理糞尿。隔日其子上門「討公道」,比起支持母親自由交友的權利,他更希望母親能終日待在家看電視,為維護家族的「門面」,還不惜揚言要母親一輩子別再踏進家門。
面對願意留下來的鄰居太太,以及兩人之間或許湧動的情慾,老父最後還是殘忍地選擇了禮教與規則。
電影裡掀起另一塊「遮羞布」的,則是海德。找到伴舞工作後的他,一面擔心傳統的父親會對他的工作嗤之以鼻,一面對跨性別舞孃碧芭產生好感,最後談起了婚外情。在海德與碧芭相處的幾場戲,用色讓我想起王家衛的電影,暗巷裡幽會的《花漾年華》,房間裡熱戀的《春光乍洩》,油黃色的燈光是生存夾縫裡流動的慾望,墨綠、殷紅的服裝與佈景裡,有著兩人之間流淌的對肌膚的渴望。
相較於在家庭中的怯懦,海德在電車上看見碧芭不被允許坐在女性車廂,願意不顧他人眼光,上前坐在一旁;當歌舞秀因停電即將取消,他設法解決,最終觀眾舉起手機的燈光照亮舞台,演出順利進行,海德成為碧芭最堅實的伴舞 / 後盾。
可諷刺的是,海德能想到以手機燈光照亮舞台的解決方法,靈感正是來自妻子孟塔的工作經驗。在歌舞秀賣力進行的同時,交叉剪輯著孟塔在遊樂園玩海盜船,笑得開懷的放縱。海德曾經披上白布與孩子共同遊戲,遇見碧芭之後,他終於褪下白布,找到生命的渴望和自我的追求,但兩人對這份關係的認同仍有所落差,最後還是黯然分手。
在那夜,同樣有另一件事正發生。孟塔發現自己懷孕了,得知消息的海德,竟倒在妻子的肩窩哭泣,這無疑是壓垮她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故事的結尾,孟塔在眾人的祝福底下,挺著身孕在中庭用力奔跑,那是她反抗家庭、環境、體制的叛逆,即使徒勞,而且更像是她悲愴的呼喊。最後她選擇自殺,為自己披上終結生命的白布。
在電影的尾聲,是結婚前的海德與孟塔,他們隔著窗花,孟塔說婚後仍想工作,海德告訴她「男生說不要比較容易」,面對毫無選擇權的妻子,海德未曾正視她的需求,替她說出那一句真正代表話語權的「不要」,最終導致孟塔的死亡。但孟塔之死,並非一人所造成,說實話,每一個人都有錯。但錯誤的本身,是被扭曲的價值觀,以及父權制度底下的迫害。
而孟塔之死,猶如世界上所有失去生命的、體制下的犧牲者,並非是棄拋自我,而是為了奪回,奪回只能屬於自己的性、身體、生命、自由的主控權。而這份死,為所有身陷荒謬世界的我們,割開了名為愛的薄膜,在淌血的肌理之中,看見每個人都有可能歷經的孤獨與剝奪。
全文劇照提供:ifilm 傳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