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麵包」是大部分台灣人都吃過的一款麺包,全台各地皆有販售,但知道「蘋果麵包」出自台中「劉麵包廠」,可能只有老台中人。
「劉麵包廠」位於台中中西區向上路,開業已近一甲子,招牌紅底白字「劉麵包廠 國際標準」,外觀樸實傳統,貨架上整齊擺放著招牌「蘋果麵包」、「香蕉蛋糕」,及各式手工餅乾、全麥太陽餅。
「劉麵包廠」的創辦人,是已高齡九十六歲、籍貫山東省高密縣的劉哲基。
對日抗戰爆發時,十餘歲的劉哲基上山參加遊擊隊,抗戰結束後,共軍由東北進入山東,他流落在外為了能吃上飯而加入國軍,一九四九年,自青島轉進台灣,又赴海南島增援廣州,再撤守海南島,一九五零年隨部隊來台。
不久,劉哲基感染嚴重肺病第三期,被醫師判定「只能再活兩個月」,在軍醫院治療期間,身體的不適感曾讓他多次萌生輕生念頭,轉往嘉義縣竹崎鄉灣橋肺病療養院(現今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住院治療,醫院太平間就在他的病房隔壁,每天看著遺體被抬進抬出,他產生了堅定的信念——要將病養好,四年後,他奇蹟般痊癒出院。
一九五九年五月,劉哲基以陸軍政戰少校軍階退伍,定居台中,面臨家計問題,開始販賣饅頭。當時有美軍駐守台灣,每天需要採購大量麵包作為日常主食,加拿大籍傳教士富力農是他的好友,建議他批購麵包販賣,他便騎著腳踏車,將批購來的麵包販賣給駐台美軍,賺取微薄差價。
一九六一年,美軍顧問團的醫師質疑他的麵包來源,指他販賣的麵包,經檢驗被通報「不可食用」,之後,得知他陷入生活困境,該醫師又告訴他,如果他能生產符合美軍食物衛生標準的麺包,他就可以繼續供應給美軍。
這讓他從困境中看到了曙光,但他沒有資本與製作技術設廠,牧師好友又建議他找人小額投資,開業後再以麵包支付抵債。
他開始一邊向友人小額籌措資本,一邊找地、採購烘焙設備、招募麵包師傅,並按照美軍顧問團的規定,成立符合國際標準的麵包廠。廠房設置完成後,他在美軍採購人員指導下,依照美方提供的配方,從和麵、烘焙等基本功學起。
戰後的台灣,物資極為匱乏,吐司通常採切片販售,但美軍重視食品安全,對切片吐司有衛生疑慮,且流失水分影響口感,要求吐司採一整條供應。製作出符合標準的產品後,麵包廠開始穩定供應駐台美軍每日所需的麵包、蛋糕與吐司,店內販售的一整條未切片吐司,也意外獲得在地民眾的喜歡。
美軍新聞處長的太太,發現台灣盛產的香蕉格外香甜,便教劉哲基將香蕉搗成泥狀,揉入麵糰,烘焙成「香蕉蛋糕」,扎實的口感、貨真價實的香蕉風味,不只深獲美軍喜愛,台灣民眾也慕名而來,引來電視台採訪。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美國與台灣當局斷交,隔年,在台美軍陸續撤離,麵包廠生意一落千丈,劉哲基便錄下自己的叫賣聲——「劉麵包來了!劉麵包來了!」,與太太分頭開著麵包車,穿梭於台中的大街小巷,那濃濃的山東口音,透過擴音器沿途播放,成為那個年代台中人的記憶。
但是,在外叫賣賺不了多少錢,他決定開發適合大眾口味的麵包,並前往日本考察,一款「脫水麵包」,口感扎實,帶有小麥香氣,且保存便利,回到台灣後,他也製作販售「脫水麵包」,卻乏人問津。
他用小麥胚芽與雞蛋長時間發酵,加入經過無盡搓揉、直到表面光滑、手指壓下去軟Q有彈性的老麵糰,送入烤箱烘烤,沒有添加任何香精與防腐劑,「麵糰揉越久,麵包就越好吃!」
那時的台灣,蘋果尚屬奢侈水果,價格昂貴,「平民百姓哪裡吃得起?」當時,飲料「蘋果西打」的廣告打很大,他順勢將「脫水麵包」改名為「蘋果麵包」,售價相對店內其他麵包品項也更為經濟實惠,「我就想做一個平民版的蘋果麵包,當作一個渴望富裕生活的象徵」。
胖胖的「蘋果麵包」,口感扎實,味道香甜,果然吸引了民眾排隊購買,成為劉麺包的招牌產品,漸漸成為國民麵包代表之一,中小學福利社或是地方的雜貨店都有販售。台中老顧客尤愛剛出爐的口感,表皮鬆軟、口感綿密,香氣醇厚不膩口。
時光的腳步不曾停留,年事已高的劉哲基已不再天天親手揉麵糰做麵包,但他常常與師傅討論配方,因應潮流研發新款麵包,招牌「蘋果麵包」已有五種不同口味,除了最早期的經典款,後續研發出加入黑糖的「黑蘋果麺包」,加入酸菌的「酸蘋果麺包」,有蘋果餡的「真蘋果麺包」,甚至還有加入燕麥的蘋果麺包……
目前,劉麺包廠除了台中總店、彰化分公司,還有美國分公司、青島分公司。年輕時在鬼門關走過,劉哲基體認生命的可貴、健康的重要,而他的樂觀與開朗,也透過香甜的麺包,向世人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