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 Genesis 43:29-31 約瑟抬頭看見了自己的同胞弟弟便雅憫,就問道:「這就是你們所說那位最小的弟弟嗎?」他又對便雅憫說:「孩子,願上帝施恩給你。」約瑟愛弟之心油然而生,急忙出去找哭的地方。他到自己的房間裡哭了一場。他洗過臉出來,控制著自己的感情,吩咐人擺飯。
這一個系列講的是約瑟的故事,上一次講的是約瑟跟他哥哥們的故事,而這次主要的重點會放在約瑟的弟弟-便雅憫的身上。加上約瑟一共有12名兄弟姐妹,約瑟與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是同父異母,只有便雅憫和約瑟是出於同一位母親。這一段故事是發生在埃及,約瑟已經被賣到埃及許多年了,這是他的哥哥們第二次來拜訪他,且帶著便雅憫一同。但在這個時候他們並未認出他們所拜訪的這位就是他們的兄弟-約瑟。所以這是這麼多年來,約瑟第一次看到便雅憫。
我們的人生會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時刻,帶著不同的情緒,同時出現在你的心裡。沒有一件事情是會這麼的單純只產生一種情緒或一種感受。
在這些時刻,我們的人生還是要繼續往前走,所以你沒有辦法因為那些複雜的情緒而停留在原地,你只能先把情緒放在一旁,或是藏起來,讓自己能夠繼續往前走。
但這些情緒放在旁邊或藏起來並不代表消失,它還是會在看不到的地方繼續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走向。這些背後的故事、隱藏起來的情緒會影響我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
常常我們專注的是我們所看到的事情,但神在乎的是這些背後的事情、情緒、記憶。神要處理的是這些背後的事情,因為這些常常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但卻是最重要的。
從這個故事當中,可以看到幾個重點:
1、約瑟愛他的弟弟便雅憫
Why?因為他們是出於同一位母親
創世紀Genesis 43:31, 34
33 他洗過臉出來,控制著自己的感情,吩咐人擺飯。 34 約瑟吩咐人把自己面前的菜餚分給他們,便雅憫得的那份比其他弟兄多五倍…
有可能這邊約瑟不只是給他更多,可能給他的也是更好的。我們看到這裡一定會覺得這很正常,因為他們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比起其他的哥哥們,約瑟對這個弟弟有更深的感情是正常的,所以我們會認為約瑟就是這樣愛他的弟弟。
創世紀Genesis 44:1-4 約瑟吩咐管家說:「給他們的口袋裝滿糧食,他們能帶多少就裝多少,把各人的錢放回他們的口袋中,再把我的銀杯和買糧的錢一起放在最小的兄弟的口袋中。」管家一一辦妥了。第二天清早,他們就牽著驢離開了。他們出城不久,約瑟對管家說:「你快去追他們,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以惡報善?
2、約瑟栽贓他的兄弟們,特別是便雅憫
But why? 約瑟不是愛他的弟弟嗎?為什麼還會特別的要去栽贓便雅憫呢?
因為這件事情很複雜,沒有一件事情不是複雜的。人生不只是給你複雜,同時也要求你帶著一顆純潔的心往前走。因為如果沒有一顆純潔的心,將會摧毀所有神要給你的美好事情。
約瑟愛他的弟弟,但在同時約瑟的內心也有一個聲音就是「我恨你」 「我愛你,但,我也恨你」
創世紀Genesis 35:16-18 他們從伯特利繼續前行,離以法他還有一段路時,拉結難產。 在難產的痛苦中,接生婆對她說:「不要害怕,你又添了一個兒子!」 拉結臨死前給兒子取名叫便·俄尼,雅各卻叫他便雅憫。
3、便雅憫的出生使他們的母親過世
所以約瑟看著他就會覺得因為這個弟弟所以自己沒有了媽媽,還有約瑟被推入坑中的時候,很有可能便雅憫也是在場的。當初有一位兄弟出來說不可以做這些惡事,但約瑟心裡的聲音也許是:為什麼?「你是我的弟弟,為什麼不是你站出來替我說話」
約瑟本著便雅憫是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所以愛他,也因為上面說的事情而恨他 但愛和恨並不複雜,最複雜的是「我恨 我愛你」
回頭看看前面的經文,我們似乎可以理解一些約瑟的行為。說實在的,人真的有辦法吃到一般人五倍的份量嗎?有沒有可能約瑟想做的是讓其他兄弟對便雅憫產生嫉妒,而被兄弟嫉妒就是約瑟從小的經歷,但我們並不知道約瑟知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做出這種決定和各種事情。如果有人做出一些你看起來不合理的事情,那背後一定有你還不了解的故事。
創世紀 Genesis 37:3-4 約瑟是以色列年老時生的,以色列特別寵愛他,為他做了一件彩衣。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偏愛他,就懷恨在心,對他惡言相向。
約瑟的心態可能就是「我要讓你感受到我的感受」 我們常常會想要別人知道我們的感受,也有可能會想要別人經歷我們所經歷的。就像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好的主管,在那個當下我們會想,我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主管,但我們成為主管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成為那樣的主管。
但就算別人真的經歷過我們所經歷的,他也沒辦法真正感受到我們的感受。就算他真的經歷了也真的感受到,我們裡面也會有個聲音說「還不夠」
我們或許可以換一個方式,去了解別人的感受。我們這一生可以都把力氣放在把別人都拉進自己的故事裡面讓別人去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但我們也可以選擇從自己的故事中踏出一步,去走進別人的故事當中了解他的感受,而這就是同理心,這可以幫助我們活出沒有苦毒的人生。
沒有同理心的我們,會問出的問題會是:為什麼你沒有做....、為什麼你這個樣子但這些問題帶給我們的只會是苦毒而已
換一個方式:是什麼東西/事情讓你沒有辦法這樣做、是什麼東西讓你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沒有辦法站出來替我說話
如果你有辦法踏進別人的故事,這有可能可以去幫助改寫你自己的故事
如果約瑟的人生要往前走,他要意識到便雅憫跟他其實是同一個人,因為這兩個人在家中都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被愛的那一個。便雅憫從小就有一種感覺是「我不是被愛的,因我自己的出生害死了自己的母親。」而約瑟也是,從小就得不到哥哥們的愛。只是這兩人面對這同樣的感受、恐懼,處理方式不一樣。約瑟變得很愛說大話,因為他心裡有很多的不安全感,他需要說出來才能獲得安全感。便雅憫則是認為不說話就不會惹到其他人,不會讓爸爸生氣、不會讓哥哥生氣。所以在我們所看到的這些事情背後他們其實是一樣的。
羅馬書 Romans 3:23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上帝的榮耀…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所以在最根本的地方,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只是每個人在面對自己的罪的方式跟處理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但故事結局並不只是這樣
羅馬書 Romans 3:24 …但蒙上帝的恩典,靠著基督耶穌的救贖,世人被無條件地稱為義人。
今天你可以在這裡,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只是因為神愛你,所以祂拯救了你。
帶著同理的心去認識別人的故事,但這並不代表會降低神的標準。神永遠不會因為任何人的故事而改變標準
而約瑟和便雅憫這一段故事的結局
創世紀 Genesis 45:14 約瑟和弟弟便雅憫抱頭痛哭…
約瑟環抱著便雅憫的時候說:「我接住了你,我了解你的感受,因為我知道你跟我是同樣的人,但神怎樣的恩待我,我也要怎樣的恩待你。」
如果眼淚會說話的話 便雅憫說得可能是 我很抱歉我沒有在當初站出來替你說話 而約瑟的眼淚可能是 it’s ok 我知道 我懂你 我理解你 我接住你了
如果有神的恩典進到你的生命,如果神恩待了你,那就不該讓這個恩典只停留在自己身上,讓這份恩典湧流出去,去影響其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