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D 全年衰退 single-digit、LLD 全年微幅成長、ULLD 銷售很好,逐季成長、xEV 產能滿載,銷售逐季成長,下半年第二條產線逐漸加量,明年第二季有望滿載。
2.二極體最大競爭者博世 2024 將停產,已有客戶接洽產能中。
3.IGBT、SiC 營收 2024~2025 年大概 1~2%, 5~10% 要到 2025 年底~2027 以後,因車用供應鏈驗證需要 2 年半。
公司:朋程(8255.TWO)
主辦單位:元大證券
時間:2023/09/28
營收:若不併入茂矽營收,約有 10 億 5 千萬,仍有 20% YoY 成長,第三季扣除茂矽仍有兩位數成長。
獲利:Q2 認列投資茂矽的股票價差與商譽,Q3 EPS 優於第三季。
營收佔比:FY24 ULLD 達 20% 以上、xEV 18~20%、LLD 維持、STD 衰退。
1.1~6 月全球汽車銷量 4,243 萬台,年增 11%,晶片供給改善使銷量改善。
2.7 月份銷量:Toyota>Volkswagan>Honda>Ford>BYD
3.1H23 中國汽車銷量為 1,324 萬台,佔比 31%。
4.2023 年世界新能源汽車走勢較穩,1-6 月達到 605 萬輛,年增 45%。6 月達到 128 萬輛,年增 43%,中國新能源汽車世界占比則超過 60%。
5.以國家排名,美國上半年銷售 798 萬輛,年增 12.8%,全年預估銷售1500 萬輛,年增 18%。歐洲 851萬輛,年增 18.5%。德國 154萬輛,年增 13.2% 英國 112 萬輛,年增 18.2%,法國成長 13%,意大利成長 22.7%,西班牙成長 24%。
6.上半年持續消化去年訂單。
7.下半年負向因素:歐洲戰爭、美國高利率,全年銷售將持續成長,不過成長幅度將趨緩。
Q:各產品線銷售狀況?展望?
A:STD 穩定,全年衰退 single-digit、LLD 全年微幅成長、ULLD 銷售很好,逐季成長、xEV 產能滿載,銷售逐季成長,下半年第二條產線逐漸加量,明年第二季有望滿載。
Q:明年趨勢?
A:按客戶需求預測,ULLD、xEV 為主要成長來源,LLD 市占率 80%,需求面持平。STD 隨電動車興起,市場需求逐年衰退,不過博世 2024 將停產二極管,已有客戶接洽產能,還沒辦法提供確切數字。
Q:IGBT、SiC 進度?
A:增加幾間客戶,IGBT 客戶群包含台灣、歐洲、日本、韓國。
Q:IGBT 出貨數字?
A:進度較快的在 2024、2025 會有小量出貨,因為 Tier1 客戶初期都是拿到車廠小量訂單,2026 將放量。
Q:SiC?
A:研發團隊正加速開發,Q4 會有更明確開發進度,已有許多客戶的樣品需求,在等朋程 ready ,2024 送樣加速,明確情況要等明年。
Q:2024 營運展望?
A:明年正向成長,車市 5% 以上成長,2023 年初還是有晶片短缺問題,電動車每年約取代 5~10% 的燃油車。ULLD、48V 展望佳,SiC 已有開發 auto inverter,也有開發工業用(光伏、儲能)模組,已有送樣中國客戶,認證較車用快,明年小有貢獻。
Q:併購茂矽綜效?毛利率拖累?
A:茂矽今年營收確實不如預期,YoY -50%,接近損平,短期確實對朋程有影響,毛利率影響約 2%,明年相對樂觀,1.朋程對茂矽需求增加(LLD、ULLD)、2.客戶庫存去化。
Q:美國罷工事件?
A:評估影響 100 萬輛車子,Tier 1 客人在墨西哥,沒有即期影響,因為出給發電機,到終端車廠至少需要一季,大部分影響在標準型二極體。
Q:併入茂矽毛利率有機會提升嗎?
A:茂矽目前 MOSFET 為主,去年表現好因為有漲價題材,回到正常應該跟朋程差不多,不會影響朋程。目前發展 SiC ,2025 後有機會比朋程高,目前機台仍在採購,不過有到國外試片子了。
Q:毛利與第二季差不多?費用?
A:不會,因為第二季併購茂矽外還有列商譽,法國、墨西哥存貨打掉,正常毛利率應回到第一季水準。費用與上半年差不多。
Q:單論朋程毛利率排序?
A:LLD>STD>ULLD>48V MOSFET,48V MOSFET 晶圓代購,如果扣掉晶圓費用,毛利率為最高。ULLD 前一兩年被茂矽漲價,現在還沒回來。
Q:第一季毛利率相比各產品毛利率高或低?
A:LLD、STD 比較高,ULLD 48V MOSFET 低於第一季毛利率。
Q:48V MOSFET 自研晶片進度?產能規劃?
A:第二條線開出 300 萬套一年,2024 年底之前就會超過,2025 年以後仍在跟客戶討論第三條產線規劃,以趨勢來看會逐年成長,確切數字在未來幾個月會有明確答案。自研已提交樣品,2 個月前去歐洲拜訪客戶,雖然性能沒問題,但是考量安全性、合規性,客戶有提新問題,研發人員正在解決,兩個禮拜跟客戶開一次會。
Q:IGBT、SiC 最新進度?自研晶片?
A:IGBT 750V/150kW,純電動車用到最大量,產品開發已完成,隨時可進入量產,送樣超過 10 家,台灣進度稍微領先,不過量相較歐美較小,明年後年可以小量樣產。800V 電池系統 需用到 1200V,一樣在 2024 年底會有成果。SiC 技術複雜,還沒達到量產規模,12 月會有明確進度。明年增加送樣客戶。
Q:之前說有 3 個 IGBT 產品?
A:也是 750V,不過是 750V/100kW 用在較小型電動車,也是持續送樣,目前已有專案在手上,未來會根據客戶需求小量量產。
Q:管理層希望投資市場對 IGBT、SiC 營收貢獻預期要壓在什麼時間點,3% 以上?
A:24、25 年大概 1~2%, 5~10% 要到 2025 年底~2026(放量)、2027 (爆發性成長)以後。車用驗證 Tier1 驗證 1 年半,花 700 萬歐元,車廠半年到一年,總體需 2 年半到 3 年。SiC 更陌生、更貴(5~8 倍 IGBT 成本),更慢,因為需達到性價比才會使用。因為驗證進度慢,朋程才會往工控方面走,送樣到認證一年內,在這塊市場會比較快。
感謝您閱讀完這篇文章,如果喜歡的話可以按讚與追蹤,給予我支持,有任何建議與指教都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