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為什麼大賣,可以分析,但不見得複製做法就能有相同效果
看到一則影片提到網路有人販售教人如何「維繫關係」的線上課程,他切入的客群是家長,這堂課教家長如何掌控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其中包含教「如何送禮」,這課程並不是在台灣,姑且不論這種「送禮給老師」這行為的好壞與否,但這個課程就是吸引了上千家長願意買單來上課。
撇除這課程教的內容,我想之所以有這個課程產生,一方面是因為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能更加受到老師的重視與照顧,看到他在介紹欄提及「脫穎而出」四個字,似乎也打中了當前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努力想掙脫的心聲,不僅希望孩子可以脫穎而出,也希望自己在家長群中也能脫穎而出。
數位商品可以是可看得見的作品、筆記等等,也可以是分享自己擁有的軟實力,而那位教「維繫關係」的線上老師,切入的即是人們非物質的需求。這種需求在未來或許也將愈來愈被重視。
從這個例子中得出幾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其實,自己的經驗有時候都能成為別人的幫助,如同先前提到的書「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他的副標是「只因受苦的人想得更透徹」。不用先覺得受眾很少,只要開始著手,都可以慢慢累積與改進。
商業周刊No.2876期裡面提到短影音愈來愈被關注,這也表示若在第一時間沒法讓人感興趣,那麼被略過的機會可能就會增加,所以,比起介紹自己的商品,讓客戶知道他能從中獲得什麼,比較重要,獲得的東西,可以有很多,不僅僅是商品本身,提供好的商品是基本,身為消費者,也希望買到附加價值。
附加價值的思考面向可以有:
以上不論是販售實體商品或是數位商品,都是可以思考的部分。
OMO的概念在幾年前就有了,但因為疫情更加速了發展。OMO〈online merge offline〉,意思是線上線下的整合,在線上購物的人,可以到實體店面體驗,而實體店面的客人也可將他導入去使用線上平台購物,用這個概念發展,例如本身是經營書店的人,若有在書店舉辦實體的講座,那麼也可販售線上講座、或是整理講座內容變成一個電子講義之類的。有開通沙龍的人,在討論區或許可以大概去了解一下當前人們感興趣的話題。
如果是開服飾店的業者,本身對於流行服飾也很敏銳,或許可以整理一些相關資訊,熱門的或冷門的都好,可以錄製影音或書寫分享自己品牌創業的故事,或是介紹近期流行趨勢,當然,若是太過於著重在「只想賣東西」,也會失去單純「分享」的美好感受。
科技讓生活更加便利,看到OMO的模式興起,更加體會到購物不再只是「滑一滑頁面,將需要的放入購物車」或是「我今天需要什麼才買什麼」,今天看全聯的食譜APP「好好吃」,認真覺得他們的設計很人性化也很方便,點開想要的食譜,下面直接顯示食譜裡面有使用的相關材料,可以讓你直接加入購物車,不用再花時間去購物頁面找,或是今天想做點心,卻不知道做甚麼點心,也可以上去看,連文字檔的做法,也有影音檔可看,解決了人們「不知道需要買什麼」以及可能「漏掉需要買的」困擾。
之前有在使用的功能是他們的「分批取」,在線上就可知道有哪間門市目前有貨或沒貨,避免白跑一趟的事情發生。
快速變遷的社會,充斥各式各樣的數位商品,擁有與人的互動性、省時、帶給人方便、給予人知識、能帶來幸福感,都是被人所需要的。
多多的關注當前的趨勢,甚至與他人聊天,也能發現一些可以再改變的地方,創新不一定要是很讓人大吃一驚的,只要能解決他人一直以來困擾的問題,或甚至不知道這是一種困擾,但你讓一切又更便利,那就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創新。
你的追蹤、愛心與贊助,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