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高危行業」,卻是「高難度」的工作;校長和老師都要在「不落人後」以及「不強出頭」之間,拿捏到剛剛好。
這種為難主要是來自於恐懼。組織如果存在恐懼,大家就不敢不向前;但又怕太向前。
鼓勵大家爭著向前,組織當然可以獲益;所以我們一直深信「競爭可以帶來進步」。但競爭同時也帶來恐懼:大家深怕被比下去、出醜、丟臉,導致不敢舉手發言,許多創意被扼殺;再來,因為「出頭鳥」會被棒打,讓很多人不敢暢所欲言,盡展其才,組織喪失寶貴資源;更嚴重的是,為求勝利不惜彼此傷害,所謂「共感共好」、「共塑願景」、「攜手同行」都成空談。
這些無形而巨大的損失,其實遠非眼前可見的競爭微利能比,因此戴明博士提出「合作」的「新經濟學」。
但競爭已是一種日常,如何去除恐懼,建立互信,讓大家攜手合作?
要人們不要競爭終究是違拗人性的,但可以把競爭的「標的」再提升:除了有沒有達標、得獎,還可以再關注:過程中改變了什麼?繼續還要改變什麼?
只看誰把球踢進去,會造成大家爭著射門,不想傳球;反過來看看「球是怎麼踢進去的?」,那麼很多人的努力都會被看到,每個人都能肯定自己的角色與價值。這樣的競爭,恐懼會較少,自信會增加。
而一群都很有自信的人,才會有真正的互信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