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14要點教育版 6.系統實施在職教育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台積電會用兩個資深工程師去帶一位新進同仁,相較於同業都是用一個資深帶兩個新進,台積電的成功有其獨到之處。

學校普遍不夠重視「新人育成」,通常是一天的「新進教師研習」後就變資深,無差別地和所有同仁參加一樣的會議、負責一樣的課程研發、教學實施、命題閱卷等。

其次,學校也欠缺一套系統化的在職教育,一天「菜鳥日」後,新進教師就進入學校職場,開始在各辦公室、各社群、各小團體「自主學習」,這樣的育成方式,因為毫無規劃,成效也難以掌握,只能問天!

至於其他同仁呢?從寒暑假備課來看,也是例行公事,資深、中堅、新進聚一堂「無差別」研習,就是有辦就好。至於效果如何?發生什麼改變?都很少去研究。

而沒有研究就沒有改進,沒有改進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學校治理,其實很多地方可以著力,把很多現在已經在做的事情系統化地整合,就會有明顯的成效。

例如學校現行的「在職教育」實在機制繁多,包括晨會、進修研習,領域、社群會議,學年、導師會議,行政會報、核心團隊工作會議、寒暑假備課等,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可惜都缺乏系統規劃。

如果我們把內容按照通識、專業、領導、行政、專案來規劃;對象則按新進、續聘、長聘、資深做區分;再搭配必修與選修,就能賦予孵化、育成、加速與放大等多元功能;符合夥伴多元需求,讓大家都能各適其所、各賦其能,學校一定很快不一樣。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惠銘AMG的沙龍
91會員
123內容數
李惠銘AM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兩天持續接收到教育相關的議題 第一則是 北一女中區桂芝老師,112.12.4星期一在立法院中興大樓發表一篇批判「108去中國化課綱」的談話 來源:網路上有許多報導 第二則是 彭建文老師在職場冰淇淋podcast分享的 經濟日報報導「大學文史哲系停招凸顯的問題」
Thumbnail
這兩天持續接收到教育相關的議題 第一則是 北一女中區桂芝老師,112.12.4星期一在立法院中興大樓發表一篇批判「108去中國化課綱」的談話 來源:網路上有許多報導 第二則是 彭建文老師在職場冰淇淋podcast分享的 經濟日報報導「大學文史哲系停招凸顯的問題」
Thumbnail
從持續學習、做自己最愛的事開始 德內ㄦ於今日舉辦進階培訓課程,幾位多元課輔老師及種子老師們都紛紛回來學習。上午的班級管理課程,我們邀請到台中市華盛頓國小的退休校長—施月麗老師來擔任講師。施老師在教育現場已經超過五十年,退休後仍然持續為台灣的教育奉獻。課程的一開始,施老師從「退休後,我仍然持續學習、
Thumbnail
從持續學習、做自己最愛的事開始 德內ㄦ於今日舉辦進階培訓課程,幾位多元課輔老師及種子老師們都紛紛回來學習。上午的班級管理課程,我們邀請到台中市華盛頓國小的退休校長—施月麗老師來擔任講師。施老師在教育現場已經超過五十年,退休後仍然持續為台灣的教育奉獻。課程的一開始,施老師從「退休後,我仍然持續學習、
Thumbnail
台積電會用兩個資深工程師去帶一位新進同仁,相較於同業都是用一個資深帶兩個新進,台積電的成功有其獨到之處。 學校普遍不夠重視「新人育成」,通常是一天的「新進教師研習」後就變資深,無差別地和所有同仁參加一樣的會議、負責一樣的課程研發、教學實施、命題閱卷等。
Thumbnail
台積電會用兩個資深工程師去帶一位新進同仁,相較於同業都是用一個資深帶兩個新進,台積電的成功有其獨到之處。 學校普遍不夠重視「新人育成」,通常是一天的「新進教師研習」後就變資深,無差別地和所有同仁參加一樣的會議、負責一樣的課程研發、教學實施、命題閱卷等。
Thumbnail
圖: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合照: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右五)、教育學院院長鄒慧英(左三)、台灣知識庫董事長丘昌其 (左四)。(圖/台灣知識庫提供) 【李婉如/ 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與台灣知識庫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除了積極提升南大學生職場就業力外,並為社會教育注入新動能。備忘錄圍繞四大主軸,分別是「專業
Thumbnail
圖: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合照: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右五)、教育學院院長鄒慧英(左三)、台灣知識庫董事長丘昌其 (左四)。(圖/台灣知識庫提供) 【李婉如/ 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與台灣知識庫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除了積極提升南大學生職場就業力外,並為社會教育注入新動能。備忘錄圍繞四大主軸,分別是「專業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Thumbnail
【面對挑戰,是轉變的最好時機。】 在技能需求越來越多元的現在與未來, 學習者要能學會如何學習, 身為教學者, 思維是否能從傳統教育以教學者中心轉變為學習者中心; 面對考試制度不變,思維改變的教學者又如何調整。 在冠緯和安婷優雅又幽默的主持下, 聽到王慧蘭教授對城鄉教育的經歷, Hahow 好學校創辦
Thumbnail
【面對挑戰,是轉變的最好時機。】 在技能需求越來越多元的現在與未來, 學習者要能學會如何學習, 身為教學者, 思維是否能從傳統教育以教學者中心轉變為學習者中心; 面對考試制度不變,思維改變的教學者又如何調整。 在冠緯和安婷優雅又幽默的主持下, 聽到王慧蘭教授對城鄉教育的經歷, Hahow 好學校創辦
Thumbnail
文 / 百生枋寮藝術村 去年,甫接下枋寮藝術村,就逢雜學校地瓜校長偕團隊到屏東勘察校地順道來訪。席間曾是學學同事的Sara主任,驚呼返鄉才近一年,貌似村姑的我完全不復當年白嫩嬌貴的模樣,我當時正忙著藝術村景觀工作隊,每日頂著南台灣的豔陽與景觀建築師、工作隊學員跪伏在園區的土地上:上課、整地、掘土、造
Thumbnail
文 / 百生枋寮藝術村 去年,甫接下枋寮藝術村,就逢雜學校地瓜校長偕團隊到屏東勘察校地順道來訪。席間曾是學學同事的Sara主任,驚呼返鄉才近一年,貌似村姑的我完全不復當年白嫩嬌貴的模樣,我當時正忙著藝術村景觀工作隊,每日頂著南台灣的豔陽與景觀建築師、工作隊學員跪伏在園區的土地上:上課、整地、掘土、造
Thumbnail
學歷: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普通師資科(73.08~78.06)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82.07~85.08)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95.08~97.01) 經歷:臺中市清水區建國國民小學級任教師(78.08~82.07) 教育理念
Thumbnail
學歷: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普通師資科(73.08~78.06)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82.07~85.08)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95.08~97.01) 經歷:臺中市清水區建國國民小學級任教師(78.08~82.07) 教育理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