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陪老婆去台中市全球影城觀賞2023年推出的熱門電影《芭比》(Barbie)。這是一部由葛莉塔·葛薇(Greta Gerwig)執導和編劇的奇幻喜劇片,改編自馬特爾(Mattel)同名時尚玩具。電影的主角是芭比(Barbie)由瑪歌·羅比(Margot Robbie)飾演,以及肯(Ken),由萊恩·高斯林(Ryan Gosling)飾演,故事講述他們在經歷一場存在危機後,踏上一段自我發現的旅程。坦白説,拍攝得噱頭十足,劇情緊凑,聲光效果很不錯。
由於我是男性觀眾,對於歐美小女生喜愛芭比娃娃的文化背景,雖有少許認識,但對於她們深沉而纖細的心靈,坦白説,實在不甚了了。我老婆倒是看得很投入,而且興味盎然。
電影《芭比》(Barbie)上映之後,深獲歐美觀眾好評,成為2023年最賣座電影。據說全球票房已達14.4億美元,堪稱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有史以來賣座成績最佳的電影,這當然是件好消息。
芭比娃娃在歐美社會自來被視為「經典玩具」,自1959年問世以來,芭比娃娃就是時尚、美麗和夢想的象徵。芭比娃娃以多種職業和造型,鼓舞著全球小女孩去追逐想像;她是許多小女孩角色扮演和創造故事的最佳模本;芭比娃娃在歐美小女孩心目中,也確實扮演著重要的文化和情感角色。
全球領域對於芭比娃娃的評價也並不一致。有人給予高度讚揚,有人則提出嚴厲批評和質疑。正方認為:芭比娃娃是一件鼓勵想像力、創造力和自我表達的玩具,可以激發女孩們追求夢想和發展潛能。尤其芭比娃娃隨著時代的變化,展現不同外貌和時尚風格,反映社會的多元和包容性,相當程度影響了流行文化和藝術創作。
但另一方面,反方也有人批評芭比娃娃強化「性別」的刻板印象和不切實際的「身材標準」,對於女孩們的「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可能造成負面影響。芭比娃娃更被指責是「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象徵,促使人們對奢華生活和奢侈品產生不切實際的渴望。
製作芭比娃娃的瑪特爾(Mattel)公司對於這些評論和爭議當然有不同的回應,馬特爾公司一方面致力㐵芭比娃娃成為一個具有正面形象的品牌,另外一方面也推出多種不同的芭比娃娃,呈現不同膚色、髮型、身型和職業,以適應小顧客們不同的要求。
這款1959年出品的玩具已度過64個年頭,是個奶奶級別的玩具,未來會以怎樣的形態繼續陪伴新世代的小女孩?會給予她們怎樣的夢想?產生什麼生活啟發?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