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忘了是被誰推坑的短篇小說集,但真的滿好看的,特別對在臺中生活過的人而言。時空的扭轉在小說裡不斷穿梭,但有金沙大樓失火的意象,卻不斷的在各篇中出現。對臺中老市中心而言,確實是地標。但現在多數人都往重劃區去,這邊反而沒那麼熱鬧,或者已經不再熟悉。
臺中的舊市區有很多不太知名的老店,是那種老老實實的把一個商品做好,老老實實就賣著的那種店。那些老區的老店家,進出的熟客都是熟門熟路,景象不再後,有那麼點陌生,也有那麼點抽離,彷彿時空被扭轉了,像小說中的那樣。
訂製過西服、去過鑄字行、看過鄰居養賽鴿、沒跳過Disco、沒學過武術但練過日本劍道,這些其實不是很令人熟悉的元素,在短篇小說中作為主軸,交錯中也不覺的是八篇完全獨立的短篇,反而是有種從頭至尾一貫的風格,像是手拿火炬,後頭跟著影子彷彿幽靈,如影隨形。
翻轉了青春的樣貌,還是有許多人在青春時期,就得要面對非得長大的現實。對於每個殘酷現實的反抗,不管是對家長、對無能為力、對長期的信賴、對那些說不清講不明的過往,時代的快速變化,衝擊著每一個人,那些過去可能的安身立命都不再容易,彷彿火炬,燒到一個程度終要熄滅。
穿梭在已知未知之間,過去的生活來不及經驗,未來的世界又未必等得到。現在在談起許多過去,就發現代溝比想像的更深,別說87水災、921震災、納莉風災,野百合、太陽花都成了歷史事件,要保留記憶如何不易,更何況依些不願棄守的理念。時代在變,新的科技帶來的,不僅是揚棄過去陳舊,有時是對往日的否認。第一廣場改成東協廣場,往日的青少年對比現在的移工,就是滄海桑田。電子街也不再那麼多零組件,套裝電腦盛行,價格和售後也打趴自組,綠川上本來的公車流轉,干城車站已不再車水馬龍,熱鬧的一中街上還有些店屹立不搖,但有更多的是不知轉換了幾手,疫情之後更是如此。
近來又有中國功夫慘遭拆穿的劇碼上演,從清國以來,義和團的那種搞法,至今仍如幽靈一般纏著井蛙。武術從來不是要屈人,至少之前的劍道也都是交流技巧,不在互相擊傷。往死裡打是想像中的用心致至,從來不是蠻力最大化。
基本功無聊之於不知為何讀書的那些青少年叛逆,說不上來為什麼的,特別引起反感。好像反抗就長大了,不同就翅膀硬了。但實際上只是還沒跌一跤學個乖,從來就不是英明神武,空前絕後。
推薦給也在臺中生活過的朋友,有些熟悉的元素,讀來特別有種親切感。緊湊的短篇集結成書,很適合休閒,像是老朋友再跟你說一些你沒聽過的故事,雖然夾著一些台語,但不影響閱讀,也走出一番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