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選擇權:一個年輕醫師對生命與人性的誠實反思

2023/10/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真的看了很多類似的書,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但老病死真的是人生必然,家人逐漸老化,各種退化、疾病上身,自己的體力也和年輕時顯然有所落差。醫生當然是更有執業經驗,不見得看見整個老的過程,但病死幾乎是日常。這位年輕的香港醫師,也留下了他執業前期,對於生命、人性和專業的紀錄。

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臺灣健保體制下,作者是其中一個專業的專科醫師。病床上能給病人的醫療處置,和最後終究得完成的死亡宣告,都對年輕醫師帶來不同的衝擊。在學校學的,和醫療現場當然是有差別,那種生死關頭若非親身經歷,恐怕也真無法事先知道究竟什麼滋味。看著生命逝去,在各種反應的家屬面前,照著一定的流程說完整個死亡宣告,第一次,和後來經常要執行,衝擊程度大不相同。生命這麼握不住,恐怕真是把救治病患作為專業的醫師,總需要面對的一課。

死亡是一種過程,是這本書頗為衝擊的一個想法。那些接著各樣儀器、管路的病患,是生?是死?哪個時刻算是死了?最素樸的說法當然是死亡宣告之時是死了,但僅存微弱生命徵象呢?死亡前的那段時刻,死了嗎?真的是大哉問。醫療技術的進步,延長了生命徵象,但實際上作者想問的卻是,生命真的延續了嗎?在病床上若最後走向死亡,那需要嗎?怎麼決定?誰決定?這些決定會遇上什麼樣的心理壓力、衝擊、和說不上來的五味雜陳。離苦得樂是該開心?難過?大哉問吶。病患、病患家屬、醫護人員想的可能不同,但應該都是難題。

到底要不要急救,那些急救意義何在?看著病人從人樣,到死得不成人樣,心裡想的無非是專業究竟是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做完所有的醫療處置,抑或是順著生命的歷程,讓終究得成為事實的死亡來的更讓病人是他想要的樣子,怎麼確定他想要什麼樣子,年輕醫師在醫療現場前期的這些思索,敦促著讀者也想著自己、家人面臨這些個生死交關,到底該如何是好。

醫師若是對病患感同身受,想必是情緒勞務相當大的。但一個投入專業的醫師,又不可能完全抽離情緒像是機器一般。作為醫師,看著病患生理機能不斷離之遠去,各樣醫療處置加了上來。這一消一長,加加減減之後,活人就進入了人人都將成為的死亡。儘管專業是醫療,但醫師恐怕還是很難回答這些個關於生命的問題。家屬猶疑之間,醫師能給建議,但這專業的艱難,箇中滋味作者記下了這些年的思索,把在端傳媒的發表重新整理成這本書。

推薦給身邊也有點年紀的朋友,即將到來的家人、自己的老病死,躲不開、逃不了。早些想想,或許能更安適,更從容一些。

86會員
44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