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
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所以這本書的建議是不要硬幹!而是採用「降低門檻」、「移除障礙」兩種主軸,但要如何達「降低門檻」、「移除障礙」呢?這本書最主要的特色是提出這項觀點:找出「催化劑」。
催化之目的就是潤滑硬隔閡,移除通往改變的障礙,來化解人的改變僵固性。
書名: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
作者:John Berger 約拿 博格
出版社:時報文化 2021/6/25
首先說明人類到底為什麼很難改變呢?那有有哪些障礙呢?
一 抗拒心理。敝帚自珍效應、人們會害怕改變的不確定性,存在認知差距:即所謂「認知距離」,換言之,若新資訊落在當事人的接受區,他才會聽的進去,若落在拒絕區,不論聽到什麼,就會無法接受。
二 有現況同溫層考量,改變是種疏離。為什麼信者恆信,不信者不恆信?人們本質上均存在同溫層效應,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與吸收符合原有觀點的資訊,這叫做「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所以說服者要暫時進入對方同溫層,以對方的立場觀點,說明他存於現況的問題點。
本書作者建議要善用「催化劑」,不是要強力促銷自己的想法,反而如何促使對方說服對方,要留給對方「空間」。有哪些「催化劑」做法呢?
作者提出四個關鍵詞:
一 提供選單:與其試圖說服別人放棄,不如換個方法去「改變參照點」。例如
某部門績效很差,理性做法應當裁撤,但慣性使然,沒有願意去動手,但如果由新執行長上任後自然就可以解決。
二 循循善誘:例如要求別人戒煙,如果一直強調抽煙不好,效果有限;不如讓抽煙的人去參加某種活動可能更有效果。
三 突顯差距:例如要表達出改變的好處是壞處的很多倍(明顯差距),要描繪不改變的成本很大。
四 從理解著手:有三個步驟,(1)先蒐集資訊:「策略性同理心(Tactical
E mpathy)」,了解問題本質 (2)了解問題的根本性質。 (3)讓人們覺得攻變的好處明顯優於維持現狀,將權衡取捨之決定擲給對方。
所以呢,言簡意賅的表達就是可以採取二種方法:
讓維持現狀不願改變的成本浮出現,慢慢地有步調地強調它,讓對方有壓力。減少彼此間歧見的距離,說服者應該去爭取空間的中間派,想辦法去尋找行為痕跡(),找出意見矛盾之線索。例如從幫小忙開始佈建。
可採破斧沈舟法,強烈突顯不改變下的隱形壞處。定錨於對方觀點,找出彼此共通點路,讓對方從自己的經驗找出共鳴點,且不排除地引發爭議議題處開始談,想辦法拉近彼此距離貼近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