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對於購屋的熱衷,不僅是一種「高度擁有房產的渴望」,更是將房屋視為生活中的「底氣」和「獎項」,是社會衡量個人基準的指標。居住不僅是「基本需求」,更是「夢寐以求的目標」,擁有一處屬於自己的住所提供了生活的基本保障。這種對房屋的渴望受到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將「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深植於人們心中,將購屋視為維護財富的途徑。
這種觀念進一步擴展至社會信仰,形成了「有房才算成人」、「成家必須有自己的房子」等觀念,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選擇。總體而言,購屋在臺灣已演變成一種集體信仰,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選擇。
這種現象並非臺灣獨有,而是在世界各地擁有「華人」社群的地區都能觀察到。有著「華人」社群的地區,如美國的一些大城市,房價與「華人」比率呈現「正相關」。例如,舊金山的「華人」比率高達21.4%,而休斯頓這座房價較為便宜的城市,「華人」比率僅有1.3%。
這種現象的解釋可以追溯到「漢文化社會」的價值體系,其中土地被視為寶貴的資源,擁有土地成為積累財富的手段。《禮記大學篇》中提到「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說明了在這種價值觀中,擁有土地與積累財富有著緊密的關聯。這也反映在「有土斯有財」在「華人」社群中的普遍存在,推動了對購屋的持續追求。
這種對購屋的熱衷和將房屋視為財富的象徵,是「漢文化社會」價值觀在不同地區和國家中的體現,而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也在全球各地形成了一種共通的趨勢。
回溯歷史,我們發現「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植於漢文化的深厚歷史背景。在千年古老的東亞大陸上,我們見證了文明的興衰,目睹了「人」與「土地」、「金錢」之間錯綜複雜的交織故事。紀元前一千多年,周王朝取代商王朝,東亞大陸逐漸演變成一個成熟的「定耕社會」。在這裡,人民的生計緊密地與土地相連,「有土斯有財」的信仰根深蒂固,將「家庭」與「房子」的概念牢牢編織在一起。
然而,歷史的潮流不斷湧動。外族入侵、周王室東遷,各封建諸侯國紛紛變法,追求富國強兵。工商業和國際貿易再度高度發展,甚至出現商人以龐大財力押寶,企圖在這片土地上奪取一方天下。嬴政統一諸侯國,建立秦王朝,為了穩固政權,他強迫富豪遷往咸陽,實施「重農抑商」政策,再度將東亞大陸的人民綑綁到土地之上。隨後的漢王朝更制定了「平準」、「均輸」等政策,全面「壓制商業交易」。
在這段漫長歷史中,「金錢」成為最為強大的武器。擁有財富不僅意味著能夠招攬人才、購置武器,更是「造反」和「革命」的核心動力。缺乏金錢支持,只能仰賴虛幻的宗教口號,難以引發實質的變革。
商業行為的「平等特性」威脅著階級社會的穩定。商業交易中買賣雙方處於平等地位,與定耕社會的「垂直結構」形成鮮明對比。商業交易不僅擴大了人際關係,超越了家族的疆界,還促使見識的擴展、知識的增長,資源的更迭頻繁。這不僅提高了人民反抗的可能性,也強化了共同面對種種挑戰的能力。(農業定耕社會的人際關係是縱向的,也就是一家老小一起綁在一塊田上,這時候人的人際關係就只有家族內部的人)。
為了維護權力,統治者不惜阻礙工商業的發展,使人民成為土地的農奴,剝奪透過商業投資累積財富的機會。這種對土地的極度執著和對商業的排斥,形塑了漢文化社會對土地的異常情感,這段歷史成就了「有土斯有財」的深刻觀念。
然而,這種觀念並非僅存在於古代,它在臺灣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中仍然根深蒂固,對於購屋的信仰與追求形成了一種集體共識。臺灣人之所以對購屋充滿熱衷,正是在這深厚的文化歷史背景下,將房屋視為實現「有土斯有財」理念的現代象徵。
總的來說,「有土斯有財」的觀念體現了對土地的重視,以及「土地」與「經濟」、「安全感」、「社會地位」和「家族連結」的深厚聯繫。雖然現代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但這種觀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於資產和財富的價值觀。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土斯有財」自古以來一直是傳統智慧之一。人們深知獲利保值的最佳途徑是購買土地,因為土地「供應有限」,長期持有土地能夠快速實現稀有資源所帶來的獨佔利益。
(有人請「馬克‧吐溫」提供投資建議,據傳這位偉大的美國幽默家要對方「買地吧,因為土地已經停產了!」馬克‧吐溫以一貫犀利的言詞,道出投資土地的理由,絕對不輸今日任何的策略家。)
土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人類的生活活動,包括生產和文娛,都必須在土地上進行。擁有土地的人可以透過借出土地的使用權來換取利益,這就是租金收入。這使得擁有土地的人不需親自勞動生產,仍能獲得生活所需。土地愈多,能夠收到的租金就愈豐厚,使土地成為人類最樂於擁有的財富。它不僅可以不斷積累,不怕變壞,其價值還能隨著土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上升而同步提升。因此,「有土斯有財」不僅是古代的智慧,而且在現代仍然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