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理論「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解釋:當人們在面對等價的事物,可能產生獲得或失去的情況時,想要避免損失的焦慮感會比獲得利益的期待感強烈兩倍,套用在火熱到不行的台灣股匯市場著實貼切,意即獲利之後就會果斷思考如何踏實的握住擁有。
加權指數(POW00.TW)2萬點整數關卡一直是台股的夢想目標,上個(3)月初榮耀時刻終於來臨,接著在一個月內創下歷史新高20883.69點,無奈好景不常,往後一週的劇烈波動,指數最低來到19291.88點,跌幅高達9.23%,顯示見好就收的獲利了結,伴隨「損失規避」的心理產生作用。
每年協助台灣企業舉辦超過5000場投資會議的寬量國際(Quautum International Corp,QIC)在第二季媒體說明會時示警:「站在資金面角度,貨幣資本趨於極限,股市走跌風險相對較高。」雖是如此,資本市場並不會縮水,只是資金搬風異動,投資人的思維恐怕需要改變。
爰前所述,若投資類股輪動,半導體、AI產業的熱錢勢必流出,QIC策略長谷月涵指出:「生技醫療是產業焦點,不管在海外授權、併購及新產品發展順利,表現因而超越大盤。」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台灣生技指數迄今漲幅達62%,反觀美國納斯達克生技指數僅上漲14%,後者應有很大的補漲空間。
現況的生技產業不同於過去的傳統製劑或是專研新藥,必須全方位的拓點發散,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以QIC觀察的生技業為例,包括「新藥開發」、「專業設計製造代工」、「學名藥」及「困難服務與保健品」等四大領域60家生醫廠商是為箇中翹楚,惟更重要的是,企業如能審慎佈局,採取複合式、廣角度的深耕經營,將能迎來更大一波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