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搭捷運時,一位看起來是韓國籍乘客用英語問坐在隔壁的婦人某家餐廳怎麼去?婦人搖搖頭。我看著那位韓國人,她轉而用很緩慢的英語問我某一家火鍋店在哪裡下車?我跟她對話幾句,她點點頭,接著就在士林站下車。
另外有一次跟朋友在新北市一家飯店吃下午茶,席間一位住宿旅客操西班牙語腔調的標準英語問年輕服務生健身房在哪裡?服務生答非所問,反倒問那位客人說需要咖啡嗎?旅人笑答說沒關係,起身自己去找健身房。
還有一次在陽明山遊客中心販賣部,一群看起來像是從菲律賓來遊玩的旅客,用標準的英語腔調詢問店員附近有沒有Ubike,年輕的店員搖搖頭,旅客繼續問哪裡有Ubike,店員繼續搖頭,我才意識到店員其實聽不懂。在旁的台灣旅客也沒人想幫忙回答,我只好出手解救店員。
捷運上中年婦人的英語程度沒辦法應付觀光客的疑問,我們能夠理解。在英語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目前臺灣的中年人,只有極少數能用英語對話。但在飯店工作的年輕服務生,聽不懂飯店設施健身房的英文單字(gym),以及陽明山販賣部年輕店員聽不懂Where can I get a Ubike?這麼簡單的疑問句,是不是砸下龐大「雙語國家」計畫經費根本沒有達到效果?
社會科學家分析人和人之間講同一種語言,會增加彼此的信任感,減少恐懼和懷疑的負面情緒。所以,在中國掘起之後,歐美人看到商業利益,西方社會慢慢掀起華語學習熱潮,就連鄰近的東南亞如印度,也有華語補習班。為什麼?全世界的經商人士有一種氛圍,如果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彼此講同一種語言,成交的機會似乎比較大。誰的手中握有最多的籌碼或現金,所說的語言就成為強勢語言,生活型態包括吃什麼、用什麼、穿什麼,都成為學習模仿的標的,似乎只要跟那個有錢有勢的人一樣,就有機會跟他們一樣跩。
因此,我們沒辦法否認,花錢花時間學習英語,最直接了當的目的是為了要拿來炫耀或者賺取酬勞。這是資本主義時代下的思維,也是大多數臺灣人可以理解的學習目的。但就像觀念和行為會有從眾之後的本末倒置一樣,學英美語文進入學校系統之後,就只有一個目的:「分數」。可以化為分數的測驗方式,最簡單的就是背單字,再來就是屬於理解能力的文法題目。也因此,在過往的共讀活動中,一位剛到臺灣的英國年輕人前來參與時跟我說:「臺灣小孩的英文很好呀,他們都會拼字了!」。
顯見,拼字在歐美地區的學習指標上,算是比較高的階段。但是,聽力和口語表達卻相對較弱。為什麼呢?是缺乏訓練嗎?國小英語課本都有練習聽力的CD,老師也規定要回家多聽CD,怎麼還是練不出聽得懂的能力呢?
我個人認為是家長沒有讓孩子深入探究以英語為溝通方式的事物。例如很多孩子喜歡玩Minecraft、喜歡玩樂高,家長認為那只是休閒玩樂,不會把它們當作學習語言的工具。但殊不知,這兩樣玩票性質的娛樂,在歐美地區紅得翻半邊天,甚至有一些學校還拿Minecraft當作教材來上課。如果是這樣,透過YouTube能搜尋到的影片多如牛毛,在適當的引導之下,例如要找那種不會講粗話、不會有暴力血腥的影片,找到合適的網紅(基於人性,訂閱者上百萬者通常都很正面),每天看半小時到一小時,經過一年,透過適當的引導,英語聽力能力肯定突飛猛進。
一種語言的文法、結構、用詞用句通常只要下功夫,花時間練習、花時間背頌,足夠用在觀光消費及日常生活。但是,一種語言的文化精隨,跟著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而變動,時常在演進。因此,文化作為語言的基礎,就像盤根錯節的樹根,就像海平面下的冰山,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需要用心去體會。而孩子能不能體會學外語的樂趣與重要性,必須靠父母親日常生活運用及觀察。
以生活文化為基礎出發,學習語言所用的平台、管道和工具即能從有興趣的事物開始,各憑本事搜尋而得。「交朋友」便是一個瞭解異國文化管道。問題是要從何處找尋交朋友的平台?
在這個處處充滿詐騙和危險的社會,找到合適的管道,便是一大難題。今天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便提供給高中職學生一個管道,參與國際性的文化活動,從交朋友開始練習英語,進而拓展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