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踏入教育現場三年了,我想用這篇文字簡單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
一個學年又劃下了句點,隨著導師班的結束,教學與行政職務也做了新的更動,我回顧了這三年來的經歷,彷彿遊戲一場,開局艱辛,練等不易,終於迎來破關之局。
在開始挑戰這場遊戲之前,我先服用了一本書,留佩萱的《尋找復原力》,讓我對「心理韌性」有基本理解。每次遇到挫折時,我都會想起書中的話,鼓勵自己跌倒再站起來,並且相信自己擁有復原的能力。我非常喜歡書中的一段話:
情緒就像是內心世界的天氣,有時晴空萬里,有時颱風,有時下大雨,有時來一場暴風雨。每一種天氣都是暫時的,會不斷改變,就跟情緒一樣。
作者以「天空」比喻內心空間,「天氣」比喻情緒,我們的心可以容納各種情緒,練習讓情緒流動,讓情緒離開。
我慢慢練習接納各種情緒,也會更了解自己,然後發現內心深處有一個無喜無悲的平靜之地,復原的力量就蘊藏在那裡。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感謝這間學校接納我這位菜鳥老師,給我很多試錯、成長的空間。
有一位同事安慰我說,在這間私校遇到的麻煩事件,基本上公校不太會碰到,但是去到公校也會有別的挑戰。
另一位同事說話比較直接,說我管不動學生,班級沒有秩序,我少做了很多導師應該做的事情……(對我說教很久,不過最後還是給了我一些鼓勵)。
雖然聽了同事的話有點難過,但真正與學生相處的是我自己,回想這段歷程的點點滴滴,我肯定自己的付出,珍惜與這班學生的緣分。
菜鳥的我,心中的教育理念還沒長出來,背負著外人的期待「管教」這個班。
怎樣做才是對學生好?怎樣才算是好老師呢?到底該怎麼帶班才是對的?心中帶著好多的疑惑,這些問題的答案唯有親身經歷才明白。
起初,時常以自己是沒經驗的菜鳥或業務忙碌為藉口,安慰自己沒有多餘的心力做好班級經營。沒有威嚴、沒有紀律、沒有團體向心力、沒有訂定班級共識、校規也如同虛設,我為自己的「放牛吃草」感到愧疚(中間甚至有段時間感到「職業倦怠」)。
過程中,花了很多時間自我調整,我選擇自己可以做到的部分,傾聽、陪伴、同理,然後持續與學生磨合,觀察學生。雖然學生看似任性,但是他們有「感覺」、會困惑、會受傷,也有想讓自己變好的心。
最後一個學期,我給學生寫了一些心得學習單,學生雖然寫不多,但寫得很真誠,透過文字,足以瞥見他們的心靈,對比高一、高二的狀態,他們真的變得成熟很多(雖然成長幅度因人而異),這讓我驚訝又感動。
畢業前夕,有一位兼課老師對學生說:「有些人的出現,只是陪你演出一段腳本,讓你學習某些事情,舞台落幕後就結束了。」
是啊!人生如戲的比喻就是這個道理。可是往往我們入戲太深,受到很多情緒困擾。這時候要提醒自己,站在更高的覺知所在,穿越角色的表象,看見那些人要帶給我們的「課題」,不必然是懲罰,也不必然都存在意義。提醒你是自己生命故事中的英雄,而每個課題背後都有一份禮物,就像遊戲的迷宮盡頭總會有一個寶箱等著我們。
對我來說這場遊戲的通關寶箱是什麼呢?
—— 這裡是一個沒有嚴罰、充滿寬容的環境。
我們與混亂同處,也與自由共舞。
用真誠的關心去陪伴,信任生命自然會尋找出路。
看見孩子的笑容與成長,也讓我看見自己的價值。
(我覺得當老師是一份很棒的工作呢)
一個舊階段的結束,也是新階段的開始。
每個人的課題都不同,不用和他人比較,珍惜自己的禮物,在當下盡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都不完美,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完整,把所有的自己接納回來安住心中,就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