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濫用的「愛」(下)

2020/04/2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上篇文章裡,我速描了不同精神分析師對「愛」的現象、品質、階段的說法,由此凸顯了自詡懂很多的學者或治療師,其實面對「愛」的意義時,跟對心理學一知半解的大眾認知差異不大。原因在於,我們居然堅持只用「愛」這個字,卻試圖網住整個太平洋的魚,然後假裝自己知道自己在說哪條魚、對方又必然明白我指的是甚麼魚。
若是現在國小國中推行的情感教育,如透過情感的辨認與命名,繼而藉此協助小孩子對自身與他人情緒的感受與思考,那麼,精神分析師或學院派的心理學家們,又怎麼能夠允許我們對「愛」的語言,如此可憐地貧乏及受到濫用?
事實上,「愛(情)」的出現,有兩個必須要滿足的前提。
讓我們以一個其實並非罕見的情況作例子:
A女跟B男在交往,最初是理想當然的熱戀期,但很快二人發現相處上出了些問題。A女的興趣是下班後做點自己喜歡的手工藝,她理想的關係是彼此有著自己的私人與人際空間,但二人在見面時能「成熟地」甜蜜相處,而不必時時處處黏在一起。
然而,A女的表現在B男眼中是「她不夠愛我」的證據,他認為「愛」就是天天黏在一起,下班不是他尋她,便要她找他,他否定那種在交往中能有「自由」的愛(這又是值得開一個新專題來談的議題),他沒有異性朋友,固然,他會對A女身邊的異性感到嫉妒與厭惡,哪怕只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常見的情況是,只要A女不在身邊,或跟女性友人外出,他都會十分焦慮與痛苦,不斷撥打電話請求她趕快回去,或直接跟著一起去各種他不認識任何人的聚會中。
如此相處下去,想當然那份交往初期的熱情,會逐漸磨盡,爭吵變多,愛情消逝(即便在意識上,二人還會說「愛」對方,或至少沒有分手)。有一種「愛情政治正確」的說法是:感情無分對錯,這是彼此對「愛」的定義不同所致,因此解決方案要麼是認知訓練和給建議的,要麼就是「大家應該去找合適自己的愛情,或更適合單身」。
不過精神分析不吃「愛情政治正確」這一套,因為在這個例子中,我(由於認識兩人)敢於說,B男是由於缺乏的一種從童年延續下來的「不安全感」,所導致的相處問題。他要的是一位「永遠陪伴在身邊的媽媽」,而在潛意識裡,他有著一種「與母親融合」的幻想,這個幻想的目的是確保她在身體與情感上的隨時可得性。
如此,B男眼中的「愛」,其實是從Bowlby所說的不安全型依附出發,要求一個Winnicott定義的「完全認同嬰兒、彷彿沒有自己、與嬰兒融合的母親」(原初母性貫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B男不符合嚴格意義上的「愛(情)」。而A女的「愛」,至少相對而言,是比較成熟與建立於安全的依附模式之上,渴求一個不必完全認同自己、給予空間、二人都是獨立個體的情人──這可謂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愛(情)」。
因此,「愛(情)」出現的第一個前提是:二人心理上的距離,彼此應該成為、被視為獨立的個體。
在嬰兒式的依附關係或早期的母嬰關係中,二人的心理幾乎沒有距離,嬰兒把母親視為自己的延伸,母親也視孩子為自己的生命,他才不是「另一個人」!這種關係有著濃厚的生物學意義,就像凶猛的母鱷魚也會用心照料自己的寶寶長大一般。要是我們說因為「愛」而願意「為你犧牲」,那顯然我們再次落入語言的圈套,而忘記了心理的現實與意義是:嬰兒不是另一個人(你),所以母親(我)不是為別人犧牲!在生物意義的濃情(如高濃度的催產素 Oxytocin)之中,她成為了嬰兒。
不少人如同B男,他們要求情人要隨時on call,或一天上百條訊息,或自動匯報行蹤,認為對方的「空閒時間」都屬於自己的──這種如同母嬰融合的關係渴望,即使再強烈與濃厚,也跟「愛(情)」無關。愛(情)不會出現在小嬰兒階段,也不會在學步兒階段,在最佳的情況下,它最快也要到3歲以後,即他能夠把父母/長輩/手足/玩伴視為單獨的個體,能夠猜想、爭奪、演出對方的慾望以後,才有其雛型(佛洛伊德的「陽具期」或拉岡的「愛情的慾望公式」的意義)。
那麼,「愛(情)」出現的第二個前提便是:這是文明後期的成果,人類不是理所當然的能「談情說愛」。
無可否認,愛是一種「教育」下的文明成就。回想一下,父母長輩教導我們要愛、感恩或孝順,指引我們在脾氣爆發時不能那樣做,卻可以這樣去做;老師讓我們在幼稚園就學會做小卡片送給父母或好朋友,來表達喜歡之情,在發生爭執時,冷靜下來講道理、願意去說對不起及彼此原諒……「愛」是源於文明的影響力所造成的文化發展,所以佛洛依德才會說愛是本能的昇華(先不論他的定義是否精確),這是對「本能的教育」下的其中一種結果。
不過,有了(1)心理的距離/獨立,與(2)對本能的教育/文明要求,「愛(情)」就可能了嗎?
像前面所說的,兩者只是前提,但還不是保證。在生命的旅途中,有太多太多需要細究與瞭解的經驗,我們才能夠釐清「愛」的種種。因此,在之後的專題文章裡,我將一步一世界,把《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拉到意識來,讓我們對存在這件事變得更有意識。
相信心理學的前輩晚輩,或非本科的讀者,都能夠從中有所收穫,更了解自身與個案的潛意識知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