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課本教的計算過程:從標準答案到「標準答案式的思考」

更新於 2024/11/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寫出課本教的計算過程:從標準答案到「標準答案式的思考」〉2023-11-19


  中學的時候,每天有一大堆的考試。那些時間是非常無聊的,比起驗證我們有沒有學會、或讓我們對知識更加熟悉。那種模式更像是在灌輸一種考試術、並讓我們習慣於一種病態的--隨時準備好要寫考卷的存活狀態,原因也令人不寒而慄:在那樣的觀念裡面,你這幾年的學校生活,說到底就僅僅是為了升學考試的那幾天所做的預備。


  面對那些無聊的小考,當時的我形成了一種取樂方式,就是在過程裡盡可能地不動筆,等我想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之後,再一次寫上去。這樣一回想,會覺得這種「娛樂」特別無聊,但在那個當下,也沒有太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了。單面的考卷可以在背面畫畫,但多數老師不喜歡你這麼做,他們會叫你多檢查一遍,「如果檢查完一遍了,就檢查兩遍」。


  我一遍也不想檢查,我知道我是想清楚答案才寫上去的,如果錯了,那就是錯了。如果那道題會讓我因為沒看清楚就寫錯,那錯了更好,下一次看到類似的題目就會更注意。至於所謂的「陷阱題」,每個人都知道,那無法哪怕一點點地提高考試的「鑑別度」,只是徒增了整個考試體制的荒謬程度,以及學生們在這個制度之下的苦悶與無聊程度。


  數學考卷可能稍微不無聊一點,因為它通常不會全部都是選擇題。有些不只要求你寫答案,還會要求你寫計算過程。這些要求是合理且必要的,因為那個答案並不是什麼真正重要的知識,如何得出那個答案的過程才是我們需要學的內容。但當題目要求你寫下特定的算式時,它有時卻變得異常糟糕,刻板而不真正具有說服力。



  對於一些孩子而言,數學考卷上的題目本身並不困難,但他們本來應該滿分的考卷卻經常因為「跳步驟」、「順序不對」或「沒寫單位」而被扣分。但問題是,他們並非不知道答案應該是什麼單位,也並非不知道乘數與被乘數的定義,也沒有在計算中出現任何邏輯錯誤。他們被指認為不夠努力或粗心,但僅僅是因為,他們在考試中以自己的面貌面對題目本身,沒有去如體制期望的那樣,成為為標準答案服務的考試機器。


  以乘數和被乘數的關係為例,我們會聽到一種說法。這樣的說法認為,寫錯順序意味著你不理解其中的邏輯。譬如"4x3=12"與"3x4=12"是不同的,這些人會說,寫錯順序意味著他沒有分清楚「3個盒子,每個盒子裡有4顆球」與「4個盒子,每個盒子裡有3顆球」之間的差別。會去說,這個順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要理解乘數與被乘數的差別,理解「倍數」的觀念。


  然而,實際上那些算式與句子並不能這樣一一對應,它也可以是「3個盒子,每個盒子裡有4顆球」與「每個盒子裡有4顆球,我們有3個盒子」之間的差別。這兩者之間的轉換一點問題也沒有,一但你去詢問那些「順序寫錯」的孩子,他們很可能一點都沒有混淆,甚至他們調換順序有時是因為那樣會讓數字變得更好算。


  那並不意味著他們提前學會了還沒教的「交換律」,而是,他們可能在學科之外的地方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考。他們並非「不知道自己在使用交換律,所以不算是真的懂」,而是,對於任何一個世界裡面的真正問題,有道裡的思考過程往往不會只有一種。



  進一步來說,孩子寫在考卷上的算式之所以會看起來是「跳步驟」,那非但不意味著他不知道該怎麼算,更加意味著那樣的計算已經被他內化,他「不是在套公式」,而是能用那樣的方式思考,並認為那自然與清晰到不需要特別寫出來。但時常發生的事情是,老師指出他跳步驟,卻說不清楚為什麼他跳步驟了,而是,要他把原來很自然的思考拆解,去「編造」出那個符合課本要求的過程。


  的確,當我們要去理解乘法,我們會知道,那樣的算式可以被拆成 "4+4+4=12" 或 "3+3+3+3=12" ,也應該要知道這兩者之間的不同。同時,這樣的拆解,也完全有助於還不能理解乘法的一部份學生更好地理解。然而,對於已經知道如何使用乘法的人來說,實際上人們並不真正在思考與計算時經過這樣的過程。


  當我們看到題目是「九個盒子,每個盒子有四顆球時」,我們並沒有先在心中列出 "4+4+4+4+4+4+4+4+4" ,再把它變成乘法。如果我們真的有這樣的「計算過程」,我們不可能去乘那些更大的數,而事實上,乘法更有用的地方,恰恰是用在處理那些更大的數的情況。當一個人已經擁有這樣的能力時,他卻可能被扣分,並且,被迫學習一種非知識的,服務於考試的表達方式。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在說「建構式數學」的理念是錯誤的,而是,當這種旨在讓孩童理解與思考的模型遇上「標準答案」式的出題與批改時,「計算過程」反而本末倒置地成了另一種要背誦的公式。就像那些最食古不化的、要求學生一字不漏背「註釋」的國文考試一樣,這樣的方式讓那些真正試圖理解的學生在考試中被扣分,並鼓勵孩童成為不思考、照單全收的「乖孩子」。



  一種可能的反駁是,並非所有「跳步驟」、「順序寫錯」、「沒寫單位」或沒有一字不漏寫註釋的學生都是足夠理解答案且帶有自己想法的「大聰明」,有些學生之所以發生這些問題,是因為他沒搞懂,而只想要快速答題所以隨便湊答案的「小聰明」。


  的確,之所以一名學生能夠得到答案,也有可能只是因為他寫過類似的題目,或用了補習班老師教的「速解法」,能給出答案並不意味著他真的理解。不過,為什麼那麼常有學生明明不理解卻總能答對呢?難道不是因為,這個教育體制一再地將長相相似的考題丟在他們面前,不管他們是否理解,都叫他們一直寫一直寫;並且,只以成績作為評判他們是否學會的標準,才讓這些學生有可能「明明不會卻看起來會」以及養成「只在乎分數,而沒有興趣真正去理解」的價值觀。


  在一個試圖把人們培養成「考試高手」與「做題家」的制度與社會氛圍裡面,去要求那些明明已經搞懂的人,按照課本上的標準來寫算式,卻說是為了讓他們真正理解與訓練邏輯,雖然第一線的教師有可能真的相信這樣的「訓練」對孩子是好的,但還是諷刺到令人有些唏噓。





延伸閱讀:

〈不只關於答案,關於理解並回應問題〉

〈俄式乘法:關於「拆分計算」、「尋找規律」與「二進制」思路〉

〈「6÷2(1+2)=?」:一則簡單的四則運算為什麼在十多年內病毒傳播?〉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一):無用的學問〉

〈邁向未來真理:淺談實用主義真理觀〉

avatar-img
77會員
71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這裡兩個人的策略方向已經大致能見到雛型,如果河牌中同花,小六可以價值下注,沒中的話,則視情況將手中的聽牌轉成詐唬。相對的,Neugebauer也一定程度地預期,如果對方中同花需要棄牌,但如果同花沒中,則有抓詐唬的空間。
  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我們,很可能不會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晚年。一方面,充滿聲光效果與立即刺激的電子遊戲和影音取代了慢節奏的棋盤對弈,填滿了我們被割成碎片的休閒時間、形塑了我們的娛樂需求;另一方面,在電腦螢幕與手機螢幕提供的單人娛樂體驗(即便你能以遠處的他人互動),也大幅降低了人們前往公共空間的需求。
  《異星入境》的核心危機便是,人類該如何彼此合作,去將那一場想像中的「外星人造成的末日」,透過思維的突破,轉換並理解為一種對全人類有益的「禮物」。就像在氫彈爆炸下被喚醒的哥吉拉,牠既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大自然般冷漠的「毀滅之具象化」,也可能作為一個在極端狀況中,抵禦外來怪獸,拯救日本的新守護神。
  在當時,有大約20%的文字材料沒有辦法被確定地辨識出來。於是,我們輸入驗證碼的這個過程,就被媒合進了這項辨識工作之中。在那套系統當中,我們面前的兩個單詞,由一個OCR能夠辨識的單詞與一個它無法辨識的單詞組成。如果我們答對第一個單詞,我們輸入的第二個單詞就會被計點,點數夠多便能夠被視作正確答案。
  在一次質問中,他的母親說到「你爸爸和我從來不會這樣到處張揚自己的性取向」。即便他的母親沒有注意到,但在這句她說出口時感到自然不過的話中,她其實清楚地表達了她和他老公的性取向。甚至,在這句話中,根據科爾維諾的分析,她還說了他們至少發生過了一次以上的性行為(科爾維諾俏皮地用手比著他自己)。
  不同於緣規、剪刀這些有其他正確用法的工具,從玩具刀的形狀、名稱、以及那些讓小孩子感興趣的短影音影響下,他們很容易去得到「可以用這個互戳」的印象。尤其,因為孩子知道這些玩具刀不像美工刀那樣銳利,「一般來說」不會讓別人受傷,反而更可能在玩得太high的情況下,不小心真的把人弄傷。
  其實這裡兩個人的策略方向已經大致能見到雛型,如果河牌中同花,小六可以價值下注,沒中的話,則視情況將手中的聽牌轉成詐唬。相對的,Neugebauer也一定程度地預期,如果對方中同花需要棄牌,但如果同花沒中,則有抓詐唬的空間。
  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我們,很可能不會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晚年。一方面,充滿聲光效果與立即刺激的電子遊戲和影音取代了慢節奏的棋盤對弈,填滿了我們被割成碎片的休閒時間、形塑了我們的娛樂需求;另一方面,在電腦螢幕與手機螢幕提供的單人娛樂體驗(即便你能以遠處的他人互動),也大幅降低了人們前往公共空間的需求。
  《異星入境》的核心危機便是,人類該如何彼此合作,去將那一場想像中的「外星人造成的末日」,透過思維的突破,轉換並理解為一種對全人類有益的「禮物」。就像在氫彈爆炸下被喚醒的哥吉拉,牠既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大自然般冷漠的「毀滅之具象化」,也可能作為一個在極端狀況中,抵禦外來怪獸,拯救日本的新守護神。
  在當時,有大約20%的文字材料沒有辦法被確定地辨識出來。於是,我們輸入驗證碼的這個過程,就被媒合進了這項辨識工作之中。在那套系統當中,我們面前的兩個單詞,由一個OCR能夠辨識的單詞與一個它無法辨識的單詞組成。如果我們答對第一個單詞,我們輸入的第二個單詞就會被計點,點數夠多便能夠被視作正確答案。
  在一次質問中,他的母親說到「你爸爸和我從來不會這樣到處張揚自己的性取向」。即便他的母親沒有注意到,但在這句她說出口時感到自然不過的話中,她其實清楚地表達了她和他老公的性取向。甚至,在這句話中,根據科爾維諾的分析,她還說了他們至少發生過了一次以上的性行為(科爾維諾俏皮地用手比著他自己)。
  不同於緣規、剪刀這些有其他正確用法的工具,從玩具刀的形狀、名稱、以及那些讓小孩子感興趣的短影音影響下,他們很容易去得到「可以用這個互戳」的印象。尤其,因為孩子知道這些玩具刀不像美工刀那樣銳利,「一般來說」不會讓別人受傷,反而更可能在玩得太high的情況下,不小心真的把人弄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幾年前從教學工作悟出生活要領,就是:「三」。
Thumbnail
最近孩子因為升上五年級,很多科目學的內容比較難了,原先不怎麼唸書也能拿到90多分的他,現在有些小考變成7、80分 其實我對於成績的「數字」沒什麼太大的感覺,我經常跟孩子說的是「每一次考試其實就是一次健康檢查,而每天寫作業跟唸書的方法就像是我們平日運動跟飲食的生活方式」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想起有趣事,這是發生在高職的真人真事,有位同學考試,考券都選擇題,為什那位同學每一題都有填,卻還會0分呢? ※封面為AI生成※
Thumbnail
一次月考一名高中生大概要讀多少才能招架呢? 以我們班舉例,這次我們是考七科(國、數、英、地理、地科、物、化) 國文:課本、講義、補充文選⋯⋯總之都是背誦的內容,像是詩的流變,文體的演變,不過因為真正考時也有許多課外無從準備的內容,所以是班上許多人的罩門。 數學:範圍看似不大,但實際上題型變
女兒最近在準備大考,有時會邊讀邊嘆氣,然後告訴我,你知道數學有多難多無聊嗎?我只好開玩笑對她說,哪一題不會?拿來我看看,她笑我說,算了吧,你那點數學能力,小五數學就難倒你了啦!哈哈,真是這樣沒錯。 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需要許多的磨練與認真的付出,其中的歷程絕非輕鬆,有時
Thumbnail
學生遇上期中或期末考,老師若是大發慈悲同意Open Book的,大夥兒肯定是感激涕零,一來可能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二來只要平時有準時出席、認真上課,考試時要找答案應該不難,但要拿高分,其實並不容易,有時答案根本不在課本上!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幾年前從教學工作悟出生活要領,就是:「三」。
Thumbnail
最近孩子因為升上五年級,很多科目學的內容比較難了,原先不怎麼唸書也能拿到90多分的他,現在有些小考變成7、80分 其實我對於成績的「數字」沒什麼太大的感覺,我經常跟孩子說的是「每一次考試其實就是一次健康檢查,而每天寫作業跟唸書的方法就像是我們平日運動跟飲食的生活方式」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想起有趣事,這是發生在高職的真人真事,有位同學考試,考券都選擇題,為什那位同學每一題都有填,卻還會0分呢? ※封面為AI生成※
Thumbnail
一次月考一名高中生大概要讀多少才能招架呢? 以我們班舉例,這次我們是考七科(國、數、英、地理、地科、物、化) 國文:課本、講義、補充文選⋯⋯總之都是背誦的內容,像是詩的流變,文體的演變,不過因為真正考時也有許多課外無從準備的內容,所以是班上許多人的罩門。 數學:範圍看似不大,但實際上題型變
女兒最近在準備大考,有時會邊讀邊嘆氣,然後告訴我,你知道數學有多難多無聊嗎?我只好開玩笑對她說,哪一題不會?拿來我看看,她笑我說,算了吧,你那點數學能力,小五數學就難倒你了啦!哈哈,真是這樣沒錯。 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需要許多的磨練與認真的付出,其中的歷程絕非輕鬆,有時
Thumbnail
學生遇上期中或期末考,老師若是大發慈悲同意Open Book的,大夥兒肯定是感激涕零,一來可能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二來只要平時有準時出席、認真上課,考試時要找答案應該不難,但要拿高分,其實並不容易,有時答案根本不在課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