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學人》2024 年聖誕特刊報導,近年來常春藤名校畢業生於畢業後投入金融(finance)、顧問(consulting)及科技等財富聚集企業的比例逐年增加。以哈佛學子為例,1970 年代的畢業生中,於畢業後立刻投入金融或顧問業的比例為二十分之一,到 1980 年代,比例上升至五分之一,而在2024年,比例則攀升到二分之一。
常春藤名校裡,顧問、投資領域等猶如「職業先修班」的商管類社團社員招募競爭激烈,社員錄取人數甚至不及申請入社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學生在挑選社團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提早感受到畢業後求職競爭的壓力,而這類社團亦多以錄取「菁英中的菁英」(報導中稱其為「5% of the 5%」)為傲;企業的暑期實習機會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在耶魯,甚至有大二生參與競爭科技公司提供給大三生的暑期實習機會。
即使是有心在大學生涯中追尋、探索未來發展可能的學子,就算再怎麼不想被世俗的汲汲營營所干擾,仍無法完全漠視周遭追逐名利的氛圍;更何況那些對於夢想尚無頭緒的學生,「從眾」就是個規避風險的安全選項,這樣的趨勢,導致現在菁英校園中充斥就業競爭的焦慮與活動,大學時期的求學經驗也就隨之變得更加務實,而漸漸少了自我探索、冒險及研究的氣氛。
關於報導中提及菁英學子對於規避風險的想法,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中也有類似的報導,雜誌中轉述 David Brooks (《深刻認識一個人》的作者)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文章,其中提到現在的菁英學子越來越害怕失敗、只想規避風險,安安穩穩地在職場生存。對個人而言,人生規劃優劣與否端看當事人自身的感受,旁人無從置喙;但從宏觀角度觀之,菁英人才吝於創新,實不利社會發展。
至於為什麼現在的菁英學子害怕失敗?筆者認為,這和現代教育讓學生內心安全感匱乏有關。如桑德爾在《成功的反思》一書中提及,現代的社會發展趨勢是,企業招募員工時越來越重視學歷,這使得有錢的人無不積極運用資源讓子女在教育競賽中取得優勢;相對來說,子女在求學過程中亦背負家長越來越高的期許,求學期間無暇享受習得知識的樂趣,而是在考試中漸漸消磨青春,累積越來越多的競爭焦慮。壓力下的學生心靈越來越難平靜,嚴重的甚至還得求助於藥物,焦慮不安下自然很難得到安全感,在未來也就更希望能夠一條安全可靠的職場之路。
《經濟學人》在報導末尾倒是給了段令人稍感寬慰的結語,文中提及,雖然現在在校園觀察到的是多數人向錢看齊的現象,幸好這些學子還年輕,未來還有機會轉換跑道,即使多數人剛畢業就投入金融業或科技業,但只要他們的心中曾經有夢,終究還是會聆聽內心的聲音,在真正喜愛的領域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