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你生活的真實?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什麼是你生活的真實?〉2023-08-24


  現代人的一天可能有二分之一的時間對著螢幕、三分之一的時間對著眼皮的內側。剩下六分之一,可能是在通勤,或者是因為那天的吃飯時間沒有一邊滑社群網站或看劇。在這樣的分配之下,我們似乎已經很難說現實是現實、虛擬是虛擬,我們處於網路世界之中的時間並不比在那之外來得少。無論是否夢想自己成為一個小網紅,讚數與追蹤數,成為了一種人們評價自己現實成就的重要指標。


  基於工作模式與價值觀的不同,也有一些人不必那麼經常地看著螢幕、不會那麼關注社群網站上的訊息與評價。但同時,朝九晚五的日子裡,同樣關於時間分配的、另一個有著相似結構的問題再次浮現:什麼是「你的生活」?



  對著窗外放空期待著下課的中學時代將離我們越來越遠,現在的學校多半不打那種「噹噹噹」的鐘了。上下課交界時,廣播器中傳出的如果不是〈孤挺花〉,通常會是那段來自Dvořák第九號交響曲第二樂章的段落。在河北音樂家李抱忱的填詞下,中文世界稱那首歌為〈念故鄉〉,在英文世界,則是〈Goin' Home〉:



它並不遠,就在附近,

穿過敞開的門

工作都結束了、煩惱放在一旁

去往不再害怕



  工作被與煩惱擺在一起,與我們的「安適的家」相對立。我們似乎總是會將自己的生活劃成兩塊,像《時時刻刻》裡,吳爾芙的姊姊說的:「她活過兩種人生:一個實際、一個虛擬。」我們幾乎沒有停止過妥協,差別只是有些人妥協的少、有些人妥協的多。現代的美國夢包含了一種對此二分的理解與操作辦法:"Work hard, play hard",用力地工作、並在工作結束後用力地玩。


  無論自己多麼喜歡自己的工作領域,當一件事情有著被規定要達成的目標以及被指定要完成的期限,它往往成為一種巨大的對個人意願的抵抗。你好像不得不努力一點、不得不試著「再撐一下」,從週一到周五,你看著手機或電腦上的時間,「就快要放假了」,明明時間珍貴且不可逆,當前卻成為了你想要跳過的環節。



  我們想要跳過那不屬於我們的五天,好讓剩下的兩天真的有心情和力氣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實際情況似乎是:如果真的沒有下禮拜要用的資料沒處理完,這兩天可以多睡一點。於是在這個框架裡面,我們被壓縮的小小的。


  在那些小小的時間之外,我們已經經常忘記自己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當初會踏進現在的日程與生活。我們就只是在軌道上運行,一但我們已經在軌道上運行。


  如果那一切使你開始恍恍惚惚,像進入了某種自動駕駛模式,也許你需要的是放個假。但另一種可能是:有一天你需要從「工作日/假日」的這一虛假的形上學劃分裡,穿過不遠處敞開的門,回到讓自己更清晰的,完整的真實。




延伸閱讀:

〈旅行的/旅行結束之後的收穫〉

〈去沒去過的附近旅行〉

〈格子裡的假期〉

〈用不同的方式浪費時間〉

〈Let Free〉

〈3008-1:傢俱、網路瀏覽紀錄、以及葬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呼吸和眨眼之間,在代辦清單和日常行程之間。在醒來和起床之間,在躺下和入睡之間,在思緒和文字之間,在循環扇的風聲和寂靜無聲之間,在按下手機側面開關和指紋解鎖螢幕之間。在需要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之間,在應該做的事和最後真正去做的事之間。
Thumbnail
在呼吸和眨眼之間,在代辦清單和日常行程之間。在醒來和起床之間,在躺下和入睡之間,在思緒和文字之間,在循環扇的風聲和寂靜無聲之間,在按下手機側面開關和指紋解鎖螢幕之間。在需要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之間,在應該做的事和最後真正去做的事之間。
Thumbnail
你不會不知道自己正在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只是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 很多時候,觀察到一個現象,卻未必有時間可以去深究。 但記錄還是必要。 現在想不通的事情,記著記著,總有一天會想通的。
Thumbnail
你不會不知道自己正在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只是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 很多時候,觀察到一個現象,卻未必有時間可以去深究。 但記錄還是必要。 現在想不通的事情,記著記著,總有一天會想通的。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現代主流提倡,成功與否,取決於個人的「生產力高低」,導致「留白」=浪費時間。 生活填滿了各種資訊、分分秒秒都不能錯過的同時 在吃飯的同時,滑著手機 和家人相聚時光,一邊辦公 填滿整個空白 但我們真的沒錯過?
Thumbnail
現代主流提倡,成功與否,取決於個人的「生產力高低」,導致「留白」=浪費時間。 生活填滿了各種資訊、分分秒秒都不能錯過的同時 在吃飯的同時,滑著手機 和家人相聚時光,一邊辦公 填滿整個空白 但我們真的沒錯過?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當下的重要性。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用心感受每一刻。為了提升當下生活的品質,我們可以注意周遭發生的事物,珍惜人際關係,並保留時間給自己。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當下的重要性。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用心感受每一刻。為了提升當下生活的品質,我們可以注意周遭發生的事物,珍惜人際關係,並保留時間給自己。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生活中的我們都忙著長大 忙著工作,所以忘了曾懷抱的夢想 忙著成功,所以錯過了身邊經過的風景 忙著生活,所以選擇習慣忽略了自己! 每天的每天,都是不同的一天。
Thumbnail
生活中的我們都忙著長大 忙著工作,所以忘了曾懷抱的夢想 忙著成功,所以錯過了身邊經過的風景 忙著生活,所以選擇習慣忽略了自己! 每天的每天,都是不同的一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