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學東西那麼快?說說大腦裡的秘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這樣,我常常看著那些學東西很快的人,不知道他們怎麼辦到的。不管做什麼都又快又好,一出現就是會發光,好像天生就懂。我以前總覺得,大概就是我不夠聰明,沒那個天分吧。

但最近在讀一些關於大腦的東西,我才慢慢知道,這也許不全是天分,關鍵在於我們的大腦是會改變的。

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想跟你分享這個,不是什麼心靈雞湯,而是我讀到的、一個很實在的生理現象。

在大腦神經元外面,有一層脂肪組織,叫做髓鞘(ㄙㄨㄟˇ ㄑㄧㄠˋ)

它主要是由「少突膠質細胞」所生成的。

當我們很專心、很投入地去練習一件事,不怕失敗、一直去調整時,大腦裡負責那一項技能的神經迴路會被頻繁使用到。這個「頻繁使用」的動作,會觸發那些細胞,開始去包覆更多的髓鞘層。

它包得越厚、越紮實,能使神經傳導的效率更高,技能的表現就更好。

這就像是……一塊草皮不斷被人們踩踏,久了就形成一條土路。而髓鞘化,就是把這條土路,升級成了又平又穩的水泥路。

那些高手看起來毫不費力,大概就是因為他們的腦袋裡,已經鋪好一堆高速公路了。

人家說,現在的努力,都將成為日後的養分,真的是有道理的。因為,多練習真的會讓人變得更強。

那該「怎麼練」?我的三個笨方法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自己的領域打拼,包括我自己,經營自己、學新東西,我們有衝勁,有各自想要達成的目標,這樣的我們是很棒的。

可我也知道,這條路有時會讓人感到疲倦,甚至懷疑自己的努力。

如果上面說的那個「髓鞘」是真的,那也許,我們只是需要用「對的方式」來告訴大腦,該往哪裡去。

我不是什麼專家,只是根據我學到的東西,整理了我自己想通的三個方法:

方法一:我想是「真的專心」。

這聽起來很像廢話,但很重要。

工作或是閱讀的時候一心二用,大腦收到的訊號大概很混亂吧,它可能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想把哪條路鋪好。

所以,與其花兩個小時隨便弄弄,不如就真的靜下來。

給自己設定一個短短的時間,也許 25 分鐘,在這段時間裡,關掉所有會讓你分心的東西。你的世界裡,就只有你,和你要做的這件事。

我想,這種「高度投入」的訊號,才是大腦願意開始工作的關鍵。

方法二:這點我還在學,就是「不要怕錯」。

我知道這很難。犯錯的時候,真的很沮喪,會讓人很想乾脆放棄。

但如果從大腦的角度想,每一次「啊,錯了」,然後你「停下來,思考,然後修正」,這個動作,就像是在對大腦發出一個極度精準的訊號:

「嘿,不是那條路,是這條才對!」

那些從不犯錯的人,往往只是在練習自己早就滾瓜爛熟的東西,那大概不會有什麼新路被鋪出來。

反而是那些敢去碰自己不熟的、會犯錯的,他們的大腦才知道要去加強哪裡。

你不是在「失敗」,你只是在「校正」你的神經迴路。

方法三:可能是「把大事拆小」。

有時候,我看著一個很龐大的計畫,或是要開始學一項技能的時候,光是用想的就累了,根本不想開始。

我想大腦也是。如果你想一口氣學會一整首很難的曲子,從頭到尾一遍遍地練,這種任務太複雜了,大腦會「當機」。它不知道該先去強化哪一段。

高效的練習者,好像都懂得把一個大目標,拆解成很多很多「小單位」。

就像蓋房子要一塊一塊磚頭往上疊。

不如就把那個你最常卡關的小地方,單獨拿出來。花個 10 分鐘、20 分鐘,專注地、不怕犯錯地,就只練它。練到你不用想都能做對。然後,再把它跟你已經會的部分接起來。

最後我想說……

以前我總覺得,學不會、做不好,大概就是沒天分,這輩子都學不會了。但現在我才知道,我們的大腦是真的可以被「練習」改變的,那個叫「髓鞘」的東西就是證明。

但這不是隨便練練就好,也不是光靠時間去堆。

那些讓我們感到吃力、需要高度專注的時刻; 那些我們犯了錯、覺得很糗但停下來修正的時刻; 還有那些我們不貪心,只專心把一個小目標練好的時刻……

這些,才是真正讓大腦「長出」能力的養分。

我知道練習很累,過程中會讓人懷疑自己,但是努力不是沒有意義的。每一次這樣有品質的練習,都是在實實在在地重塑自己的大腦,一步一步,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希望你也能在練習中,找到往前走的樂趣。

---

如果對你有幫助,可以點個愛心給我鼓勵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利哥 | 下班後閱讀寫作
97會員
214內容數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 遇到理工科目會覺得兩眼昏花學不會嗎? 聽聽《學習如何學習》的作者芭芭拉‧歐克莉,曾經數學不及格的她是怎麼搖身一變,成為工程學教授的吧!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 遇到理工科目會覺得兩眼昏花學不會嗎? 聽聽《學習如何學習》的作者芭芭拉‧歐克莉,曾經數學不及格的她是怎麼搖身一變,成為工程學教授的吧!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日常學習,提升學習效率都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一項2006年的研究發現,提高學習效率不僅關乎時間管理,更關乎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這篇文章將分析大腦學習機制並介紹三個科學證明的提升學習效率的技巧,讓你的學習更有成效。
Thumbnail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日常學習,提升學習效率都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一項2006年的研究發現,提高學習效率不僅關乎時間管理,更關乎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這篇文章將分析大腦學習機制並介紹三個科學證明的提升學習效率的技巧,讓你的學習更有成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