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好玩的溫尼考特 12】談「做自己」的哲學──做自己就等於沒禮貌?其實越「做自己」就越無法「活出自己」(完結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今天社會上許多人主張要「做自己」,同時也有許多人指出前者不過是「沒禮貌」。孰是孰非要如何判斷呢?「做自己」與「有禮貌」是對立的概念,即做自己就必然是不禮貌嗎?

事實上,人們所說的「做自己」定義往往都不一樣,我們其實不知道彼此在說甚麼。

如果「做自己」與「有禮貌」不是對立的,我們又要如何理解「有禮貌的做自己」呢?這概念可能存在嗎?

我想先說出一個結論:「做自己」不一定等同於「沒禮貌」,而自在於「沒禮貌」的人即便覺得就是在「做自己」,其實也不必然;反倒是,他們往往沒有在根本意義上「做自己」。

反對做自己 VS 支持做自己 之間的爭論

「沒禮貌」這個判斷本身指出有一個他人,或一個約定俗成、甚至社會層面的行為標準、道德規範。那麼,無可否認「做自己」會有忽略或打破這個標準的潛在需要或可能性。

比如在極端值,一個人有著縱火或殺人的衝動,相信這絕不是今天人們一般意義上談論的「做自己」,亦不僅僅是禮不禮貌,而是犯不犯法的問題。舉這種極端例子,是因為「反對做自己」派的人,很常用「做自己?那是不是想殺人就去殺人?」之類的話去駁斥對方。

那「支持做自己」派的理由是甚麼呢?這個社會太壓抑了!是誰規定說女生就要「溫良恭儉讓」?是誰說員工就得對上司唯命是從、孩子就得對父母千依百順?是誰禁止男性說話娘娘腔、穿裙子?──如果這就是「自己」的本性,為何不能如實地表達出來?──當然,這就得考驗該人們所處的社會與文化的「彈性」了!

但在平凡的意義上,「做自己」也不過指涉一些人際關係事務裡如何勇敢或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好比跟對接工作的同事請求:「下次工作安排可以提前至少三天告知嗎?」,而不是因害羞、過度害怕衝突、怕別人目光而輕易退縮。這種「做自己」也不是我們要談的。

因此,本文接下來所談的「做自己」不是光譜上極端的行動(殺人放火←→平凡小事),也不是為了堅守某種價值或社會運動下的必須採取的非常行動,而是中間那些挑戰著人們所處的那個社會與文化慣常的要求,總是在被容忍與令人憤怒之間徘徊,即那些如果表達出來,就會像是:「其實你大可不必這樣行動,其實有更好的方式(去讓你得到你要的),不必是用無視風俗、傷害或強制別人改變,來配合你的方式去表達!」的互相妥協的感受。

當「為何不呢?」變成「真我」的代名詞

由此,第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何今天的人們越來越無法「妥協」?裝一下、讓一下、互相一下不行嗎?他們會說:「不!我只做自己!」

有時候這種奉「真我」為最大的論述,確實要歸咎於溫尼考特很常在論述過程中把「假我」作為其簡化的對立所致。從小嬰兒到成人的心理治療,都被視為幫人們去除「假我」並找回「真我」的過程。

先不管「真我/假我對立」是否一種過度簡化的思維(它的確是簡化,後面會說明),但「假我」所可能包括的意義,如乖、隨順、服從、壓抑、隱藏、假裝、說謊、自戀的殼、解離、退縮等,確實往往讓人們產生心理困擾。因此,破除妨礙生存空間的「假我」,並發展/尋回「真我」,成為一個必然的目標。

「真我」,在最基本的定義,就是一團自發同時也混亂的能量,而且重點在於「真」。在社會上表達它的方式,可能就是發一場隱忍很久的脾氣、去跟上位者大小聲、去穿別人認為很破壞風俗的衣著,或在颱風天去河堤體驗裸奔的感受……(省略千百種你所能想到的例子)。

再者,在今天虛擬比現實更真實的網絡時代裡,也可以說是一種與現實人際關係斷裂,人們大多活在自戀影像的世代中。從抖音(Tiktok)中再無聊只為搏流量、蹭熱度的影片,高中生在迴轉壽司店所做的脫序行為新聞,到打著性解放旗號但其實是通過自我性化與商品化、亦無形中被資本主義奴役(但至少解除了某程度的道德批判)的網黃,以及滲透到校園的「8+9」暴力或毒品議題……其實人們都在「做自己」,而且這種「做自己」被時代的自戀大大墊高其「合理性」──Why not?為何不呢?──其實就是用一句「我想幹嘛就幹嘛,不用你管!」,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

真我,不等於健康,它只是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

不過,人可能真的只在乎自己?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嗎?是不是沒有「法律」的地方,就可以有完全的「真我」?

不!「真我」與「假我」其實不是一組對立的,而是一套悖論式的概念。溫尼考特的「真我」可分兩種:

  1. 一是生物意義(源於身體自我的能量)上的;
  2. 社會意義上的真我,而它其實必須與「假我」同時存在,才能被定義,這很少被認真檢視。

這種必須要有假我才能存在的社會的真我,體現在「妥協」的正向意義上:

「妥協的能力是一項成就。在正常發展中,假我的等價物可以在孩子內在發展出社交態度,一種有適應力的東西。在健康狀況下,這個社交態度代表妥協。」(〈就真我和假我而言的自我扭曲〉,1960│取自《溫尼考特的語言》,488頁)

我們都需要「假我的等價物」,一種享有假我的功能,卻不以犧牲真我為前提的與人、事、物適應的能力。這樣的小孩是健康的,他們知道所身處的社會的一些規矩,知道如果要吃到糖(真我),可能不太能用 A 方法,而是得用 B 方法(可能是適時討好一下大人,很有禮貌地與人互動,能夠與他人相互溝通與社交)。重點是,他們不以使用 B 方法為「假」,B 是可接受的「方式」,因為他們仍能夠找到「真我」的喜樂──以一種不必損人,又是社會允許的空間中滿足的方式活著。

在榮格的論述中,這種「假我的等價物」一般被稱為「人格面具」(persona),那是一個人在走向英雄之旅、面對中年危機之前,值得去建立與追求的能力。

進一步來說,既然沒有「沒有假我/道德/法律」下的真我,那代表能夠沒有真我而只有前者嗎?也不!

「真我」是必須的,但真我不等於「健康」,它只是健康或成熟人格的必要條件之一,如同一個具適應能力的「健康的假我」也是讓人感受到自己能好好活著、同時又有能力與他人建立關係、與世俗要求和平共處(妥協)的必要條件。

做自己(健康的假我)與沒禮貌(病態的假我)

「就某種意義而言,我只是在說每人都有一個禮貌或社交的自體,以及一個只有在親密關係中才有的個人私密自體。這是常見的現象,我們可以稱其為正常。」(〈假我的概念〉,1964│同上,489頁)

「真我/沒有假我=做自我」這個人們習以為常的假設,其實是要修改的。在溫尼考特社會意義的悖論式真我概念下,人若要做自己,其實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假我」(而不是沒有假我),而往往人們「以為的做自己」,那種沒禮貌、不妥協、去社會化的樣子,倒是源於他們只有一個「病態的假我」。

「病態的假我」可能說著「我就是要這樣,怎樣!?」、「我沒有管你感受,OK?」、「Fxxk U!誰要你的尊重?」之類的話,看似很酷很驕傲,但在精神分析思考下,這樣的「做自己」其實與「活出真我」很可能是兩回事。

我認為,與其在事事方方面面強調「做自己」,
不如問自己有沒有「活出自己(真我)」?

如果所謂的「做自己」是無法跟他人相處、無法聽取反對意見、無法作出部份妥協、缺乏顧及他人的感受的社交能力、不會自我質疑與自我檢討,其實剛好與目的相反,即他們反而沒有在根本意義上「活出自己」,因為:

  1. 病態、缺乏妥協能力的假我,其實會越把真我裹起來,使真我窒息。
  2. (自體裡的)真我本身就是一組關係之認同!要活出真我,就必須考慮與關心真我與假我的關係、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溫尼考特在晚年的文章〈身體裡的自體基礎〉(1971)中,補充上這樣的觀點。而且他談的關係是「有意義的關係」,而不是「我做我自己,我跟你毫無瓜葛」的無情的人類境況。

做自己,是慾望的末路,活出自己,是想要的希望!

有一位對生命之意義無比重視的美國個案,在一次諮商中自發地得出一句令他自己,和在旁聽著的我都深感驚喜的話:「In terms of freedom, people know what they desire. But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個案說美國人最追求「自由」,極化的個人主義,也就是我們說的「做自己」,泛濫的性、毒品、大麻、槍支、暴力、各種具爭議性的性別議題等,好像只要「慾望」(desire)就要反對所有反對自己的人,不再有溝通的空間──也就是所謂的「左膠」。

但如果我們談人活了一輩子「想要」(want)怎樣的意義時,其實談的就是對文化與傳統的適應、自我的克制、努力地溝通,從而「活出」人生──就像宮崎駿的《蒼鷺與少年》電影的別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我發現,許多時候今天社會說的「做自己」表面看似正面,其實埋伏了許多隱形的人我關係危機,倒是默默蠶食真實地活出真我的可能。

但當我們從慾望的思維朝往想要的人生意義時,我們便踏入怎樣才能「活出自己」的成熟思維之中。唯有顧及假我、顧及他人,我們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找到「真我」,因為自體本身就是一道攸關「關係」的存有!


今天,終於來到第十二篇【夠好玩的溫尼考特】,完成了把《溫尼考特的語言》的二十三個詞彙都寫成文章的合作,謝謝 心靈工坊文化 願意跟我一起玩耍!在商業上,我算是幫他們推專業書籍推了一年,但情感上,是他們幫我延續了現階段的寫作方向,激發我心中的創造力,臨床工作也隨寫作而深化。

希望這些文字是一次有夠好玩的(good-enough playing)創作,讓不論是一般讀者或心理工作者的你,都能夠得到一些啟發或熱情,玩出你們自己的自體樣貌!

正如我在《終將結束的書寫 (下)》說的,這篇文章也是我從 2020 年經營付費專題以來的暫別之作。2025年,我會在臨床工作與創作熱情間重新找到平衡,不讓自己因收取訂閱費而害怕辜負讀者的壓力綁架,還要努力寫出更多對「認識你自己」有用的精神分析心理觀點文章。

- pause -

(最後一篇)

  • 書寫計劃:【夠好玩的溫尼考特】(共12篇,6篇公開,6篇需訂閱本沙龍)
  • 哈式書選:《溫尼考特的語言》(Jan Abram著;周仁宇、周佳音譯;心靈工坊出版
  • 關鍵字選:
    1. 自體│Self

【夠好玩的溫尼考特】系列,是哈理斯順著 2023 年【心理師不筆記】而特製的 2024 年創作計劃。這回與 心靈工坊文化 合作,試著把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提出的概念,用我的文字去融入生活與臨床,作夠好玩(fun enough)的詮釋!邀請你一起來唸溫尼考特,追蹤這裡,有夠好玩(good-enough playing)的!


※ 為了你的訂閱權益,請細看【終將結束的書寫 (下)】的「重要調整:讀者訂閱需知權益」部份!

※ 記得「給心+分享+留言」,及追蹤我的 FBIGThreads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章深入探討都市人常見的拖延心理,分析其成因與表現方式,從健康的拖延到需要治療的拖延,並以心理學家溫尼考特的理論作為框架。透過實例說明,揭示拖延與個體心理狀態之間的關聯,並提供觀察與反思的啟示,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的拖延行為以及尋找改善的方法。
在網絡通訊的時代,「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反映出不同的社交心理需求。本文探討人們在溝通中的選擇與沉默背後的情感,並分析為何有些人選擇不回覆消息,這不僅是對他人情感的自我保護,也是對自身心理狀態的反映。最後,作者分享了個人的經歷,讓我們反思在生活中不與他人溝通的權利和必要性。
本文深入分析心理治療中「掉落」和「抱持」的概念,強調這些情感狀態對於治療過程的重要性。透過探討溫尼考特的理論,文章揭示了在關係中如何面對滿足與失落,以及治療師應如何根據個案需求調整治療方式,呈現心理治療的複雜性和靈活性。最後,作者分享了實務經驗,促使治療師反思自我角色,以維護個案的心理安全和成長。
最近在諮商治療界有很多關於「夠好」的對話,許多心理師樂於跟個案說「你足夠好!」,這個觀念源自溫尼考特的「夠好的母親」概念。但我們用「夠好」去安慰或評斷時,其實與溫尼考特的理念有所偏差。溫尼考特所說的「夠好」是指母親對嬰兒的高度認同和回應需求的能力。這篇文章試圖重新解構和重新詮釋「夠好」的概念。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文章深入探討都市人常見的拖延心理,分析其成因與表現方式,從健康的拖延到需要治療的拖延,並以心理學家溫尼考特的理論作為框架。透過實例說明,揭示拖延與個體心理狀態之間的關聯,並提供觀察與反思的啟示,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的拖延行為以及尋找改善的方法。
在網絡通訊的時代,「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反映出不同的社交心理需求。本文探討人們在溝通中的選擇與沉默背後的情感,並分析為何有些人選擇不回覆消息,這不僅是對他人情感的自我保護,也是對自身心理狀態的反映。最後,作者分享了個人的經歷,讓我們反思在生活中不與他人溝通的權利和必要性。
本文深入分析心理治療中「掉落」和「抱持」的概念,強調這些情感狀態對於治療過程的重要性。透過探討溫尼考特的理論,文章揭示了在關係中如何面對滿足與失落,以及治療師應如何根據個案需求調整治療方式,呈現心理治療的複雜性和靈活性。最後,作者分享了實務經驗,促使治療師反思自我角色,以維護個案的心理安全和成長。
最近在諮商治療界有很多關於「夠好」的對話,許多心理師樂於跟個案說「你足夠好!」,這個觀念源自溫尼考特的「夠好的母親」概念。但我們用「夠好」去安慰或評斷時,其實與溫尼考特的理念有所偏差。溫尼考特所說的「夠好」是指母親對嬰兒的高度認同和回應需求的能力。這篇文章試圖重新解構和重新詮釋「夠好」的概念。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蒼鷺與少年》還沒上映,已經註定是吉卜力最特別的作品之一:它沒有任何映前宣傳、保密所有配音演員身份、保密主題曲、沒有預告與宣傳劇照……而且,宮崎駿還表示過,這會是他的最後「引退作品」。 事實是宮崎駿不可能退休,他強烈的左派性格與創作觀,其實早就註定了他必須創作至死的「宿命」——坐在搖椅上數著來自「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蒼鷺與少年》還沒上映,已經註定是吉卜力最特別的作品之一:它沒有任何映前宣傳、保密所有配音演員身份、保密主題曲、沒有預告與宣傳劇照……而且,宮崎駿還表示過,這會是他的最後「引退作品」。 事實是宮崎駿不可能退休,他強烈的左派性格與創作觀,其實早就註定了他必須創作至死的「宿命」——坐在搖椅上數著來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觀念,所以大多數的人常常在很多事上對別人寬容,對自己嚴苛 這樣乍聽之下是一個寬容且自律的人,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要學著對自己包容一些,因為人生能「從頭到尾」都陪伴我們的就只有自己⋯⋯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把自己設定得太高或太低,適當的謙虛和自我欣賞是成長的關鍵。停止與他人比較,不要讓自己心累,也不要讓自己嬌傲自大。
如果要迎合每個人,即便會獲得大量安全感 但同時已經阻抗自己的真實 增加對自己的距離,表面上獲得人際或是得讚與回應,實際上解離自己得很恐怖、時空感漸漸扭曲,越來越為了和平戴上面具,遽增了自己可怖的心靈與面容,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連自己都毀滅自己。 「有魅力」跟「無端迎合人際」內含與本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
Thumbnail
愛自己≠自我,對自己好一點≠自私。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觀念,所以大多數的人常常在很多事上對別人寬容,對自己嚴苛 這樣乍聽之下是一個寬容且自律的人,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要學著對自己包容一些,因為人生能「從頭到尾」都陪伴我們的就只有自己⋯⋯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把自己設定得太高或太低,適當的謙虛和自我欣賞是成長的關鍵。停止與他人比較,不要讓自己心累,也不要讓自己嬌傲自大。
如果要迎合每個人,即便會獲得大量安全感 但同時已經阻抗自己的真實 增加對自己的距離,表面上獲得人際或是得讚與回應,實際上解離自己得很恐怖、時空感漸漸扭曲,越來越為了和平戴上面具,遽增了自己可怖的心靈與面容,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連自己都毀滅自己。 「有魅力」跟「無端迎合人際」內含與本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
Thumbnail
愛自己≠自我,對自己好一點≠自私。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