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寫過「怎樣決定自己需要心理諮商」、「要怎樣找合適的心理師」或「喜歡上心理師 (所謂的移情) 怎麼辦」之類的文章,這些文章的功能,都是把一些尤其跟諮商治療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先行傳達給個案知道。
雖然這樣做可能降低人們尋找諮商時對未知的不安,但就精神分析取向來說,這未必是件好事。原因在於,佛洛伊德認為專業的個案──也就是已經知道許多相關心理學或治療知識的個案──很可能無法全心投入地參與療程,這些知識甚至與心理防衛連結,變成治療中的阻抗因素。
比如一位唸過精神分析理論的女士,在治療中就用她自己的理解來質疑佛洛伊德對她工作。一些因為感情關係而求助的人,可能在講述自己與伴侶的問題的時候,就套上一些心理學理論,來說服治療師和他自己問題都出在別人身上,而且解釋得還言之有理。
換言之,知識,往往成為合理化或理智化的防衛。有時候對越高功能,書唸越多的知識份子影響越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盲點,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個原理就像學樂器一樣,每一位旦凡有一點教學堅持的音樂老師應該都會認同,收學生時最怕是收別人教過的學生,因為不當的技巧是最難改正的,砍掉重練也並非說的容易。空空白白的來,通常是最好教的學生。
因此,傳統的分析治療期待的,其實是對心理治療知識相對「乾淨的個案」。
然而,這套乾淨的理想在今天社會上顯得有點脫節,心理學的知識早不如一百年前只在專業人士間流轉。不只是心理學,世上各種知識都通過網路作即時散佈。即便理解程度跟專業的定義有落差,許多人早就把諸如投射、陰影、潛意識、內在小孩、創傷、XX人格障礙、逃避-焦慮依附、親密恐懼等的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理解之中。
相對的,我在諮商工作中看到已經擁有一定心理學與諮商知識的個案,對治療的正向效果。
從長期的諮商理解下我能合理指出,一些個案原本的自我狀態是十分混亂的。但在諮商以前或諮商過程中,他們可能會看過一些心理學自助書、聽了一些 youtube 或podcast、或是找各種網路文章來看,從中學習到的「心理學概念」其實發揮了整理混亂的思維和情緒的作用,讓思考變得比較有架構可以參照,從而有一個相對凝聚的自我來到諮商中,反過來有助工作。
當然,每一位心理師都有自己的受訓背景,也就是不同的理解人類心靈和解釋問題的方式,所以個案自行整理來的部份可能不只帶有個人的誤解,也可能會跟治療師的哲學觀不同而遇到一些阻礙(如不同治療取向的解夢方式就差異很大、一些取向可能也不擅長處理移情),這當然是值得謹慎看待的。
總括而言,時代已經不同了,心理衛生既要從小就融入至教育裡,那麼,一般在心理諮商過程中處理的部份,也更常以自助書籍的方式融入成人生活中。
作為專業工作者應該要樂見乾淨的個案,也期待專業的個案。就諮商工作裡,即幫助到個案的前提下,重要的是帶著開放且謹慎的思維,去理解有與沒有這些知識背景下的個案狀態所帶來的影響是甚麼。
如果你也對深度心理學的諮商可能會處理些哪些議題,會從甚麼角度去整理自己的內在感到好奇,那麼法國心理學博士 Emeric Lebreton 所著的《陰影日記》將是一本不錯的選擇,它從「陰影」的角度出發,帶出「投射、夢境、記憶、欲望、衝動、另類人格」等十個重要的內在議題,照見自己。
這不是一本教你怎樣做的自助書籍,它如其日記之名,是一本引導自我探索的鏡子。如果你順著書中的字句,開始思考與整理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行為、感受與情緒,那麼,我相信這本《陰影日記》會有效擴大你對自己的看見與理解。
不過,就像作者在書的開頭就提醒的:「如果你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了負面的念頭、焦慮或過度緊張,請立即停止閱讀。這是你不該讀這本書的信號。」
這也代表,一些內在的「陰影」可能在寫日記過程中被觸及,而且單靠個人自助的方式是處理不來的。試著把那些讓你感到不適、恐懼的點、感到意外的發現寫下來,然後尋求一位專業且值得信任的心理師,開展一段自我探索的諮商,我期待你會從中收穫甚多。
※本文同步轉貼至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追蹤我的 IG 及 Threads:harris_apres.couch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聯絡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或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