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蝸牛日記 - 蛤蟆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我想推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我的理解是:內容是講一個習慣了被罵的人,當罵他的人都死了之後,他竟然得抑鬱症了。他心𥚃罵自己的聲音越來越大聲,導致他失去活力。

心理師指出他必須學會分辨自己真正的愛好和想法。那些罵他的人死前,他的一生只會有全然的憤怒或順從。那些罵他的人死後,他失去目標是很正常的。他根本沒學過要怎麼活,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那些聲音,都是那些已死之人不知不覺間「內建」在他心裡的,根本不是他自己真正的想法。

在書的最後,蛤蟆回顧了自己的一生,把這個心理師也「內建」在他的思想裡了。他不再透過以前那些罵他的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學會了向意見不同的人,用和平、正式並堅決的方法,來表達和悍衛自己的立場。

最終,那個人原本的生活圈子裡,剩下的親朋好友,也為了各自的理想,各奔東西去了。在他們最後的聚餐中,他們之間誰也沒有提起過去,互相之間過不去的矛盾和心結。他們各人都僅僅是宣佈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就彼此慶祝﹑祝福和告別。

每個人都一直在變化之中,主人公學會沒必要讓所有人都達成共識。他不需要再去當個「有戲劇性的英雄」或「有個性的意見領袖」來展示內心,他和當年當時認識的親友們,在難關中建立的情誼也早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新的階段和挑戰已經到來,不如就只保留各自美好的一面吧。

有很多爭執,吵了也沒用,對方不懂就是不懂。自己若感到了痛苦大於快樂,不如就告別那些關系,尋找新的工作﹑新的使命﹑換個生活和成長環境。

--

我覺得這本書的主人公,很像剛念完書畢業了,出來工作的我。在學校裡,榨乾我每分每秒的考試和課業,已經結束了。然後,原本面對高強度學業也沒有放棄、沒有崩潰的我,居然在工作和工作之間抑鬱了。那些仍然停留我在心裡罵我的人,是我不願意但強行被「內建」的幻覺。

當時沒有能力改變的我,身份早已改變了。就算是面對充滿回憶的環境,但我不需要再討好﹑再應付那些罵我的人來「生存」下去。老師﹑父母﹑老闆…離開就是離開了。我有能力,去一點點改變自己的環境,一點點去感受,一點點地選擇,一點點地去改變。我缺乏的是,為了使自己的快樂,而積極行動的毅力和習慣。

不是為了他人的想法,不是為了他人的需要,離開了也不需要和對方翻查﹑核對舊帳。我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勇敢地指正錯誤﹑拒絕或簡單地離開環境,優先保障自己的安全。先和自己心𥚃面的「心理師」做好朋友,獨自消化情緒,不依賴「那些根本從來都不存在的對像」。作為一個成年人,不能夠再天真地認為,自己的一切所作所為,都能永遠不傷害任何人地生活下去。我說我支持A,親友B卻說他支持C…那就是保持沉默和距離,並開始考慮如何保護自己的時候了。

即使是心理師﹑智者﹑長輩﹑恩人﹑好友等,他們也始終是外人。自己能接受了對方的邏輯和想法,但是卻無法完全向對方解釋自己的內心,反之亦然。當處理複雜的現實時,能負起負任的人不是「他們這些外人」。馬後炮誰都能放,誰又能保證他們的看法,沒有下意識摻和任何一絲帶有利己的私心或惡意呢?但是若為此而起爭執﹑翻舊帳的話,又實在很不值得,根本只是在加深傷口而已。還不如像書中和和平平的結尾,趁大家的情誼「還能體面」的時候,找到自己的新出路,各奔東西。

建議大家去看看這本書的原作,我只表達了我一小部份的看法。這本書的原作像個童話故事一樣,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理解。

內容總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5
/5
Gently slide through, let's share our moment! 緩緩滑過,來一起分享這一刻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去願諒他人,肯定不是為他或世界好。 是我自私了,懶惰的我不想為民除害。
他人無心之言,不是我選擇記住。 記住代表自卑,自卑乃天降大任。 人生充滿選擇,拆了東牆補西牆。 除了永遠自卑,還可以永遠謙虛。
書是永遠讀不完的,小說也永遠正在寫。 當負面情緒一出現,別想著能永遠克制。 它就像顆臉上的豆,擠了它旁邊又長出。
我最近喜歡了一個youtuber 小鳴說 https://youtube.com/@xiaomingtalk?si=5gVh4gQPHgiOfag7
若我無視他,我就不用花更大的力氣去忘記他。 他一說鬼話,我就知道對方不值得深交。對方看不見我在盡力做人事,那對方的程度就到這裡了。
唔…我自己是希望去國外養老啦,但那是要等我爸媽都死了在台北之後的事了。 現在擔心也沒用。
去願諒他人,肯定不是為他或世界好。 是我自私了,懶惰的我不想為民除害。
他人無心之言,不是我選擇記住。 記住代表自卑,自卑乃天降大任。 人生充滿選擇,拆了東牆補西牆。 除了永遠自卑,還可以永遠謙虛。
書是永遠讀不完的,小說也永遠正在寫。 當負面情緒一出現,別想著能永遠克制。 它就像顆臉上的豆,擠了它旁邊又長出。
我最近喜歡了一個youtuber 小鳴說 https://youtube.com/@xiaomingtalk?si=5gVh4gQPHgiOfag7
若我無視他,我就不用花更大的力氣去忘記他。 他一說鬼話,我就知道對方不值得深交。對方看不見我在盡力做人事,那對方的程度就到這裡了。
唔…我自己是希望去國外養老啦,但那是要等我爸媽都死了在台北之後的事了。 現在擔心也沒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現在抑鬱症、憂鬱症的這麼多,憂鬱症的人如果心思一直放在自己得失利害:你怎麼看待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是不是喜歡他,不喜歡我?你是不是孤立我?你是不是冷落我?如果一直看到這些,憂鬱症很難好,而且會強化自己自私的個性。如果一直去做善事,像我們「觀音山 搶救海鱺媽媽」救這些生靈,勸人家多戒殺護生
Thumbnail
蛤蟆心理諮商的故事,透過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兒童、父母、成人三種心理狀態,讓真實的自己擺脫過去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照顧者在憂鬱症的辛酸和生活中的故事和感受,提供了對照顧者的建議和意見。書中涉及到憂鬱症患者和照顧者如何避免負面情緒控制,如何互換角色,以及懂得釋放和收拾情緒等。這本書通過真實的人生故事啟發讀者感受,是照顧者與患者間溝通的避風港。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經過一輪討論後,我告訴他,何以我會歎氣;在他一連串帶著情緒的腦內小劇場後,讓他回到現實和我核對,他才有機會看清楚這些情緒對他的人際互動產生什麼影響,進而修正僵化的思考模式。而心理治療,就是在不斷的進進出出過程中,緩慢推進。 我是在說我自己的修正。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身為一個富三代,蛤蟆先生突然陷入低潮。可能不是突然,只是一直以來自己躲起來處理的憂傷,長大到無法忽視,想不起來為什麼還要出門、參與、貢獻、講笑話讓別人笑。 幸好還有朋友記得來關心他,建議要去找心理師。非常現代的朋友關係,其實不近,曾經一起經歷過一些事情,但也準備各自往不同方向前進,真正的人生大事,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現在抑鬱症、憂鬱症的這麼多,憂鬱症的人如果心思一直放在自己得失利害:你怎麼看待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是不是喜歡他,不喜歡我?你是不是孤立我?你是不是冷落我?如果一直看到這些,憂鬱症很難好,而且會強化自己自私的個性。如果一直去做善事,像我們「觀音山 搶救海鱺媽媽」救這些生靈,勸人家多戒殺護生
Thumbnail
蛤蟆心理諮商的故事,透過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兒童、父母、成人三種心理狀態,讓真實的自己擺脫過去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照顧者在憂鬱症的辛酸和生活中的故事和感受,提供了對照顧者的建議和意見。書中涉及到憂鬱症患者和照顧者如何避免負面情緒控制,如何互換角色,以及懂得釋放和收拾情緒等。這本書通過真實的人生故事啟發讀者感受,是照顧者與患者間溝通的避風港。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經過一輪討論後,我告訴他,何以我會歎氣;在他一連串帶著情緒的腦內小劇場後,讓他回到現實和我核對,他才有機會看清楚這些情緒對他的人際互動產生什麼影響,進而修正僵化的思考模式。而心理治療,就是在不斷的進進出出過程中,緩慢推進。 我是在說我自己的修正。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身為一個富三代,蛤蟆先生突然陷入低潮。可能不是突然,只是一直以來自己躲起來處理的憂傷,長大到無法忽視,想不起來為什麼還要出門、參與、貢獻、講笑話讓別人笑。 幸好還有朋友記得來關心他,建議要去找心理師。非常現代的朋友關係,其實不近,曾經一起經歷過一些事情,但也準備各自往不同方向前進,真正的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