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

含有「兒童教育」共 18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七年前,初次報名在繪本館擔任故事姐姐時,我面對一連串的問題感到手足無措。 例如:「當天的故事有搭配活動嗎?」「來的小孩年齡大約在1歲半至5歲之間。」 當時的我只想著:「該如何準備?」「萬一很無聊,小孩坐不住怎麼辦?」 甚至希望有人能直接告訴我該怎麼做。事實上,每位說書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與模式。並
Thumbnail
體驗設計(XD)是一種專注於提升使用者體驗的跨領域設計方法,特別是針對幼兒的需求。在這篇文章,探討了幼兒體驗設計的獨特挑戰及五感派對的優勢,介紹不同年齡層的設計重點,強調如何激發學齡前兒童的感知和探索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說故事的技巧對於各類職場人士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學齡前孩子教育者以及所有需要口頭表達的工作者。文章提供了幾個小技巧,不僅能夠增強溝通效果,還能幫助創業者在表達中吸引聽眾的注意。透過這些方法,可以充分發揮說話的潛能,改善溝通技巧。
Thumbnail
請相信,好的節奏感可以天生也可以培養!從小節奏感不好的我,真的是從教學中觀察和學習,才發現一切的養成來自好的環境和對的概念。   只要會數1234,你就可以! 以下的分享,讓備課的老師和陪伴的家長,在養成計畫中更好達到目標。   經典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節奏從模仿開始,由引導者開始拍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和加拿大在親師關係上的差異,強調文化和環境如何影響家長與教師的互動方式,並反思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角色該如何轉變。
Thumbnail
這和澳洲很像,也算是文化差異吧!教育宗旨是,訓練孩子獨立自主,小社會的人際互動,學習,讓孩子自己來。或許涉入父母的元素,會變複雜吧!我是認同的。😊
不論是團體班或是個別課,從三歲開始的任何音樂課,最後一定會進入讀譜的階段,要有系統且穩扎穩打,又要吸引小小孩有興趣(坐得住)能吸收,以下提供三個方向給正在備課的老師或是陪伴的家長。   沒有小孩不喜歡聽故事和玩遊戲。 心法:每個概念配合相應的故事與遊戲,尤其適合年齡3歲至8歲。
Thumbnail
超有趣的紅衣鼻屎超人第三集粉墨登場!羅有識即將迎戰神秘的人魚傳說 經歷了「保險箱事件」和「恐龍炸雞」事件,羅有識對於超能力的掌握越來越得心應手,甚至能夠運用學到的科學知識,對付最恐怖的考試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遊戲治療過程中的發現,可以藉由這篇文章了解遊戲治療之所以重要的理由。除了給小孩的遊戲治療課程本身能引導小孩外,課後的親師交流時間尤其珍貴,可以與老師對話雙方觀察到的事情,透過這樣的討論找到幫助小孩甚至幫助整個家庭發展更好的方式。
Thumbnail
沒錯,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學習也不一定會完美,但一定會更好!加油!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孩子面臨著更多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在學校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中。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求救信號,並通過有效的親子溝通來支持他們的心理健康。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識別孩子的心理壓力、求救信號,以及如何透過尊重、引導與陪伴,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挑戰。
Thumbnail
「不質疑孩子的感受」:那個媽媽這一點是最好的提醒❣️無論是與孩子或成人溝通,我們往往因為不想對方陷入負面的情緒和想法,便在第一時間去糾正對方,雖然這是因為我們很關心和愛護對方,但其實我們應該先釋出接納和肯定對方的訊息~
這篇文章分享為什麼決定去兒童評估,以及對兒童評估的想法。每個小孩都是特別的、獨立的,一種方式無法教養所有的小孩,希望在這篇文章能帶給更多小孩活出自己的機會。
Thumbnail
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