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議題

含有「公共議題」共 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在我創業初期,那些專案實在不是很成功,很常出現的問題是,我給了員工的工作他們承受不了。那並不是我不斷催促他們,金睛火眼的在後面看著的那種,而是他們在我的指揮下的心理壓力非常大。至於心理壓力大是甚麼呢?是因為我常常都相信他們能做到一些事,然後給他們一些任務,然後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做完,又不敢或不想違抗
因為很多人批評蔣雨融的演說,所以我就去看了。主要的批評多數是說她說的不就是知識份子們最愛聽的世界主義天下一家那一套嗎?又或者有人談論她的背景是權貴,所以說這種話是風涼話,這類評論在中國那邊的朋友比較能聽到;有些就單純從技巧評論,覺得她的演說技巧不好,情感虛假,太過矯情甚麼的。 我留意到大多數網上批
為什麼有些人在選舉、公投這類重大公共事件時,有些人會出現 亢奮、焦慮,甚至邏輯混亂 的情況,這背後涉及心理和社會因素。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8/18
政治的東西看太多真的覺得傷害生命阿,所以有時太過關注也不太好
開域空間讀書會-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8
傑克 確實🥲
src
src
src
投票
支持徵收糖稅與否
本文探討臺灣媒體生態的亂象,從鐘明軒事件、媽媽嘴命案到近期「臺版柬埔寨」事件,批判媒體為了追求點擊率而犧牲查證、斷章取義、煽動情緒,造成社會對立和對當事人的二次傷害。作者呼籲媒體應負起責任,建立更嚴謹的審核機制,並倡導讀者培養媒體識讀能力,避免輕易被媒體操縱情緒。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5/31
我還是少看傳統新聞媒體好了,不然遲早有天我的心靈會被腐蝕
  不溝通是最輕鬆的,反正就假定對方和自己不一樣,徹頭徹尾。敵人的話就沒什麼好說的,打他、罵他、造謠他,怎麼樣都合理合法。而一旦真的這麼做了,預言立刻成真,愈來愈沒有話說,看到就生理上反感,被惡靈擄去,臉型都變了。
  這一創造討論空間的運動若要落實到每一個個人,最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從這一刻起就直接去進行公共討論。直接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核心立場,並從討論的過程中和他人的觀點進行互動。一方面在當前的議題上找出更多雙方觀點異同的理由、尋求進步方法,一方面也在這些討論中讓那一可以討論的氛圍一點一點被建立出來。
Thumbnail
  只要我們拉開一點距離去想,當一個人用他自己個人經驗去駁斥一個針對全人類做出的統計結果時,我們會覺得有說服力嗎?如果不會的話,一個職涯順遂的保守派非裔人士的生活顯然也不能拿來推翻世界上存在著的種族不平等。
Thumbnail
虛假菁英??? 可是他說的內容沒問題、邏輯條理清晰........反而是高唱左派的學生沒有一個能說出說服人論證,只把無知當智慧 在這前提下,你認為那些連基本辯論都不懂的人才是聰明人 我認為這篇文章的作者有嚴重的認知問題...... 只用情緒詞語、污辱性詞彙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不就證明你沒有內涵、沒有文化思想??? 只好降低他人評價、來抬高自己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對假裝你對世界沒有感覺、去假裝你對一切沒有意見,去假裝你就是一只行屍走肉,直到你成功為止,學會敷衍身邊的人、學會敷衍世界、學會敷衍你自己。「假裝多好」歌詞的前一句是:「我只想不被打擾」。
  如果世界是傾斜的,你的「中立」就不是中立。有些語言一直是被壓抑的,有些時刻是她們少數有機會在公眾表達的時候。如果你「誰都不想幫」,或許該朝受害者與弱勢群體傾斜一點。如果我們不想讓自己的聲音被既得利益者或「維持現狀」不顧意願地收編,我們必須主動而有立場地說話、主動和受壓抑的群體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