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

含有「囤積」共 6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面對家中日積月累的雜物,你是否也曾無從下手?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和室友實踐「四箱分類法」的實際經驗,從分類、暫存、整理到最終收納的整個過程。文章中不僅有具體方法,還有斷捨離途中發生的溫馨小插曲。
Thumbnail
關於猶豫區(通常積滿了「可是這是童年回憶ㄟ」「現在都買不到這種了」) 上次剛好跟朋友聊到這個話題! 我是容易猶豫的人嘛,囤積了一堆雞肋玩意兒 他提供一個決策標準:想像一下這個「要丟捨不得,但其實平時根本也不會用」的東西上面沾滿大O(???) 你會咬牙洗洗的話就可以留,想丟掉的話那現在就直接丟算了。。。
Chloe-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左先生 我有看到一個概念-「生前整理」,還在想等我整理了第二輪,第三輪應該就是這個主題了🤣,我要好好想哪些東西打算一起帶走😁
  雖然如果擺在家中,我們不需要另外支付「管理費」,但家中每個人生活的空間都實實在在地被這些東西壓縮了。走道變窄、幾張桌椅成年擺著東西,房間角落的灰塵無法清理,生活的俐落感盡失。真的有什麼想要的東西,反而感覺無處安放。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下定決心將家中雜物徹底清除,換來一個清爽整潔的空間後,卻意外發現自己不僅更少亂買東西,甚至對金錢的態度也變得更謹慎、更有意識?這並非巧合,而是因為你在整理的過程中,無形中觸及了金錢心理學的核心。
含 AI 應用內容
#成長#人生#學習
整理了關於「定量管理」的收納技巧,包含不同專家的方法,例如:Ofumi 的「數字結界」、近藤麻理惠的「呼吸感」收納法、Anita Vandyke 的「方舟生存式」精算等。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8/15
我是不會注重數量但會注意空間感的人,所以會以空間來定量~像是衣櫃可以容納的程度,小盒子裡可以裝下的數量等等~是類似的方法😁
Chlo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5
Sylvia 看過去、用起來舒服就好✨
裸辭後的第三天,心情不是很好,我決定利用身體的勞苦轉換悲憤的心情,開始打掃家裡,結果不知不覺「打掃之神」和「潔癖之神」連續上身,車庫、陽台、廚房、客廳、臥室,每層樓都清出了超多囤積物品,還要做清潔度的重重提升。 除此之外,我居然一到特力屋就變得很興奮,組櫃子像在組大型樂高,好玩的很,自己組出來
Thumbnail
囤積症源自於內心的匱乏感,總是覺得不夠而想要更多,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就跟化忌很像,當你覺得需求無法被滿足時,反而會想要更努力的追求。
Thumbnail
囤積癖的人其實很空虛,而看這他們然後下評論的我們比他們又好很多嗎?還是我們內心的空洞可能比他們更大只是我們没自覺?
「這個盒子總有一天會用到」 「這件褲子減肥後應該穿得下吧」 「這本書哪天說不定我會想讀回來」 …… 於是,一年、三年、五年過去了,那些「留著以後再說」的東西,默默填滿了你的抽屜、櫃子、甚至心裡。 我常在整理空間的過程中發現:東西太多,其實不是因為慾望,而是源於一種深層的不安與拖延。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人生#成長#挑戰
A minimalist says, “Minimalism is more than decluttering tangibles!” 温馨提醒:本文內容純屬個人經歷、信念、情緒、行為,僅供參考與啟發!文中的「我」,以「某人」取代為宜!請務必依自身個別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專屬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7/11
嗨,午安!是的,物質的斷捨離似易些,內在心理的較掙扎;不說別,時晚間將就寢只為一碗泡麵該不該吃弄得難入眠!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1
林漢清 擊掌👍🏻👍🏻👍🏻🥰我也會晚上嘴饞呢~~~🥰🍀 如果超想吃,又壓抑著不准自己吃,有時反而對身心靈都不健康,開心進食讓身心靈滿足喜悅⋯⋯👍🏻👍🏻👍🏻🤣 我們都是凡人呀呀呀~~~🤣🤣🤣🥰 一切隨心🥰🍀該調整時,內心就自然而然會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