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通路

含有「實體通路」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年我在百視達影視連鎖擔任營運企劃,見證了台灣影音租賃業的黃金年代。從第一線店務管理到全台營運規劃,我學會了什麼是標準化、什麼是顧客經驗。這段經歷,讓我打下品牌管理與系統思維的基礎,也讓我明白:一個品牌若要長青,不能只靠產品,更要靠「體驗」與「制度」。百視達,是我品牌路上的起點。
Thumbnail
來來延續前半段來聊聊通路管理部分~ 4.通路管理-通路建立模式/考量 通路建立模式 自行建立通路: Apple store, HTC 與當地通路合作: ex.合資 通路外部化:ex.獨家代理,複式代理  通路建立考量 企業目標與策略 對通路的控制能力 自己能力資源 v.s. 當地通
Thumbnail
1.通路定義:介於買方與賣方之間,專職產品配送與銷售工作的個人與機構所形成的體系。 一般來說業界我們會講你是走什麼渠道或通路去銷售你的產品,一般來說分兩種: •通路種類/直接通路:設立海外子公司,自行出口 •通路種類/間接通路:代理商, 經銷商, broker, 貿易商,  IPO, 採購代表
Thumbnail
一字橘-avatar-img
2024/08/03
恭喜林燃,出書真的很不容易,對文字工作者而言,無疑是證明自己的方式。👍
瘋愛-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3
一字橘 ⭐️🌞❤️🌈
觀察全球使用直播電商較為頻繁的用戶,可發現其平均年齡介於33至36歲之間,其中25至34歲的用戶在直播電商中佔比最大。此外,不管是觀看直播的目的、購買的產品項目、下單的時機點(直播中或直播後)與每次消費金額等,皆有地域性與文化差異。
Thumbnail
劉潤提出透過3個維度,讓新零售的效率更優化 1.數據賦能:透過使用數據資訊,優化零售流程 2.坪效革命: 開設實體店,可以主動接觸上門消費者,讓消費者認識商品,進而刺激購買。 3.短路經濟:縮短供應鏈,通路商為取得更好的售價,直接找上工廠生產製造,省下中間商的抽佣分潤,把便宜的價格回饋消費者。
Thumbnail
18坪垃圾山小店,躍身為7000億上市企業的魔幻「驚」商法 你有逛過Donki Donki嗎? 逛過Donki Donki的你,是否感受到店內商品陳列的獨特風格?密密麻麻的陳列和日本商品精緻包裝的巧思,是不是讓你的眼前一片眼花繚亂? 或者你也曾有過在店內亂逛時,卻覺得彷彿置身於迷宮的奇妙感覺?
Thumbnail
無法說服的供應商電話,就轉接給主管吧! 多年前,我在擔任採購副理的角色時,當時負責電器。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品類,因為我們面對的供應商多為國際知名的大品牌,品牌方的堅持和框架,常常使得這個不們的溝通和合作更加複雜。在面對這些品牌方業務的時候,我常常感到無奈。由於他們一年一換,我必須不斷適應不同的窗口
Thumbnail
選擇這本書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過往多年中,我累積很多跟供應商談判交涉的經驗,我發現,談判的技巧是透過學習和演練,做好準備的,而且也有很多的大師出書開課,談一場談判的準備技巧。 但是,要怎麼去準備好談判前的心態呢? 過去,我對於談判的看法是: 談判必須扮演不太像自己的角色,我甚至去學習,如何像個演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想提報商品上架到實體通路,卻怎麼都找不到正確的窗口取得聯絡方式,讓人感到挫折! 渴望把商品引進實體通路,但是寄出去的提案卻石沉大海,沒有任何消息,該如何是好? 摸不透如何將商品提報至實體通路,就像走進迷霧森林,對下一步前進的方向充滿問號? 若你有遇過以上的問題,其實你並不孤單。這篇文章將完全解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