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生活平衡
含有「工作與生活平衡」共 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2025/01/11
[讀書心得] 《30有成》:如何成為一個大人
有一天在手機的新聞訊息跳出了關於「現代大人」有關的評論記事,傳統上所認為的「30歲大人」是一個有結婚、有車子、有孩子、甚至有房子的樣貌。然而,現代大部分已經30歲的「大人」卻大不相同。評論說這是一個「長不大的時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變遷吧。 「我真的可以繼續這樣下去嗎?」 這個問題其實從20
4/5
30有成:如何成為自在、富有、不後悔的大人?
#
人生
#
工程師
#
人生抉擇
11
留言
Marty 的職場觀察
2025/01/06
離職前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不是薪水
我從事人資工作的這幾年,接觸過無數求職者和離職員工。今天想分享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Janet 在我進行離職訪談時告訴我的經歷,或許能給正在職場上掙扎的你一些啟發。
#
離職
#
工作與生活平衡
#
職場文化
20
1
Marty Lin
喜歡
感謝《比薪水觀點》轉載!https://blog.salary.tw/article/why-do-good-employees-quit
曉職涯的沙龍
2025/01/02
Forgot the toast,be your mixed drops
陷入烤吐司症狀態主要是因為在職場中,出現的壓力或持續性的乏味,工作上接觸MD管理驅動測評,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內在驅動(紫色)來自有願景的企業文化,建立大家可以完全依靠的氛圍,尋求家的感覺與歸屬感。而那些辦過的慶生、跳過的APT、吃過的尾牙……,這些集體懷舊符號總是時不時就浮上心頭。
#
懷舊
#
懷舊美食
#
工作與生活平衡
25
1
安立格
1
甜在心底, 動力也是!
曉職涯的沙龍
2024/12/27
企業職涯課程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價值
談到價值,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真正關心的人才問題是什麼。著名管理學家楊國安教授提出的“楊三角模型”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企業的成功 = 戰略 * 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團隊整體發揮的戰鬥力,是一家公司為客戶創造價值、超越競爭對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
#
員工
#
企業
#
管理
8
留言
Tsuting Lin的沙龍
2024/12/24
工作與生活平衡 | 閱讀摘要_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
本篇分享練習將明天再做也無妨的事延後,以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5/5
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
#
時間管理四象限
#
優先且重要
#
重要且不急迫
2
留言
迷途的羊羹
2024/12/21
為什麼總是在最後一刻才能爆發?讓生產力不再拖延症
在現代社會中,找到生產力與壓力之間的平衡成為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我們往往會在截止日的壓力驅動下爆發生產力,而非一開始就高效行動。本文探討了壓力與動機的關聯、完美主義的影響,並分享了如何在任務初期激發生產力的策略,如設定假性截止日、時間方塊法等。
#
生產力
#
壓力平衡
#
拖延症
5
留言
上官文(玉響和服喫茶部)的沙龍
2024/12/07
辭去全職工作,追尋自己的夢想與熱情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全職工作與自我興趣間的掙扎,最終決定辭職追求對和服的熱愛與創業夢想。作者認為生活應該是憲法,而工作則是法條,當工作影響生活時,就應該做出選擇。雖然對未來充滿不安,但她希望嘗試新的想法,並勇敢追求自己的熱情和夢想。
#
玉響和服喫茶部
#
工作職場
#
生活職場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04
從焦慮到幸福:PERMA正向心理的五大誤區
工作成就出色,內心卻常常覺得疲憊不堪?這就是艾麗的故事。這篇文章用艾麗的經驗來解讀幸福五大元素的誤區,告訴你為什麼積極不代表壓抑情緒、投入不代表拼命加班、好關係也需要健康的衝突。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擺脫這些幸福的誤區,找到內心的平衡和更深的滿足感。
#
幸福模型
#
PERMA
#
職場壓力
26
留言
Patrick.Wong的沙龍
2024/11/30
學歷是在幫自己增加選擇權:一些關於職涯與職場的個人觀點
自己比同儕晚許多年才當社會新鮮人,但在職涯的議題上,思考的比大部分的朋友都深上許多,因為自己選錯路所付出的代價與成本,比其他人還要來得高。 正好,明年家妹將從研究所畢業,決定拋出一些對職涯與職場的想法給她,作為畢業禮物。她不用接受,只需要知道我這樣想就夠了,然後帶著這些議題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出路。
#
學歷
#
職場
#
職涯
19
1
Sylvia
2
成長型心態真的在人生許多面向都很重要呢!
世界新鮮事
2024/11/19
從嬰兒潮到α世代:解讀Z世代的職場態度與消費特徵
Z世代(1997-2009年出生)是數位原住民,擁有獨特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重視真實性、創意表達、社會責任感及工作與生活平衡。他們偏好具有透明度和社會責任的品牌,對職場環境的期望包括薪資福利、包容性與公平。企業若能適應Z世代的需求,將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
#
Z世代
#
職場態度
#
消費特徵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