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含有「教育部」共 1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開場白:我不想當老師 說到英文系畢業的出路,大多數人(包括我)的想像不外乎是老師、口筆譯、外商公司、研究所或是出國留學。以上選項我完全沒想過+最不想做的就是「老師」。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十月
很棒~謝謝您的分享! 「補教冥師」是什麼梗xD
有人提到最近教改導致「呵」取代「喔」,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本文梳理了早年的字典與教材,說明這個用法是從民國初年就流傳下來、沒有更動的。此外,本文也藉由方言資料比較,來說明「呵」念成「ㄛ」是老國音中的方言痕跡,見證了國語運動的演變。
Thumbnail
自114年1月1日起,為保障公立幼兒園代理教師的合理待遇,教育部宣布將依據勞動部最新公告之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代理教師的薪資計算方式。代理教師的薪資核算後,若低於勞工最低工資,將以最低工資數額支給,確保其勞動權益。未來,最低工資調整時,代理教師薪資也將比照辦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麻吉啊
阿不然我們國文注釋怎麼沒犯法 沒有講義 沒有自編教材 第八節沒上進度 沒有考試 沒有壓力 我作為一位學生 如果這樣學習 那麼去學校就只是為了遵守義務 不被抓走
@師生的戰爭現在網路上在吵,到底小六生對,還是報警抓人的老師對。筆者覺得,兩者都不對,也都對。在升學壓力,與教育部對校方老師一直加工作的壓榨下,老師有教學壓力與教育部的壓力,學生有升學和怕考試考不好的壓力。 @在師生都面臨高壓的情況下,老師有可能把學生當出氣筒,學生也有可能把老師當出氣筒,如此
Thumbnail
隨著2024年12月23日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中的「停復保條款」即將失效,戶籍遷出將成為停保的唯一可能條件。本文將深入探討戶籍遷出後,對於各項權益的影響,包括無法投保、稅務狀況、選舉投票權、鄰裡福利、育兒津貼及國民年金等,為讀者提供必要的資訊及參考資料,幫助瞭解戶籍遷出帶來的各種可能情況。
Thumbnail
教育部推行 108 學年度新課綱實施新住民語文課程後,將東南亞國家的母語教學納入選修課程,同時訓練新住民成為專業的母語老師。來自越南的范美幸老師,到台灣 20 多年後,真正實現了自己在越南沒有完成的教師夢。
Thumbnail
去年3月,北醫大蕭姓教師犯性騷擾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儘管教師在學術上表現優異,但校方對其行為的包庇引起爭議。蕭姓教師近期因詐領勞動部獎金被起訴,令人擔憂教育界對職場性騷擾的處理。隨著法律與社會的要求增加,北醫大的行為尚待檢視。這起事件再次引發對教育機構自我監督的討論,呼籲建立更完善的性騷擾防治機制。
Thumbnail
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在埃隆·馬斯克的領導下,推動一項大規模的聯邦削支計劃,計劃縮減或取消包括教育、醫療保險、住屋補助、學生貸款等十大項目的預算。這項改革旨在提升效率並減輕稅負,但也可能面臨國會、社會團體及民眾的強烈反對。馬斯克的企業化管理模式與短期內的激進改革,將成為未來政治與社會辯論的焦點。
自從四天前11/7看到財訊這篇報導,業內朋友們都嘖嘖稱奇。 幾個月前回應提問時,教育部還是聲稱雙語教學有必要,如此堅持己見的中央主管機關,如今竟然鬆口改口,調整政策方向,而且只有財訊發布,其他媒體都沒跟進,這是真的嗎? 這有可能嗎? 最大的改變是,不需要用英語教其他領域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