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翠(脆,Threads)上面海巡解惑的系列。不敢說是糾正,而是提供更多語言資料,說說語言學家怎麼看待這些問題。
想不到一個語氣詞也可以引起幾十萬的討論量,身為流量小狗的我有夠羨慕,所以決定來蹭一波!(雖然現在發文似乎已經過了討論熱潮了QQ
我們可以發現「喔」和「呵」的用法不同:「喔」表示瞭解的意思,《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還特別提到「常配合語境,單獨成句」;「呵」則表示驚嘆語氣,通常用在句子結尾或語氣停頓。也就是說,在正式用法中,兩者的確有所差別。
原文提到「這十多年來教改......課本用『呵』取代『喔』」,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在「臺灣華文電子書庫」中找到一本1943年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國語辭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的底本,詳見[註1]說明),裡面的詞條是這樣寫的:
從圖片可以發現「呵」念作「ㄛ」,當作句末感嘆助詞。這個用法早在抗戰以前就已經出現,並沿用至今。並非因為「教改」才改的,反而是近年來我們積非成是,導致習慣用「喔」而忘記「呵」的用法。
積非成是最明顯的例子是我家的一本《國語活用辭典》,提到「呵」可以做為句末感嘆詞,但是例句卻寫「喔」,可見這兩個字的混用由來已久了。
至於實際使用情形為何呢?以下是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4.0」的部分語料截圖:
你會發現語料庫所收錄1981到2007年的文句中,「喔」「呵」早已混用,兩個詞基本相通[註2]。根據以上觀察,我認為其實不用特別區分「喔」和「呵」,因為它就只是一個表達情緒與聲音的感嘆助詞。
關於感嘆詞,更重要的是「句子透過這個詞傳達出什麼語氣」。前面的字典大多寫表示「驚嘆或瞭解」。但如果仔細看語料,其實並不限於此,例如「歡迎再來呵!」、「大家要幸福喔!」這些句子比較偏向祈使的語氣;甚至文章標題「是喔?」是疑問語氣。這些都與字典所寫有些出入,值得更深入研究[註3]。
除了使用方法之外,我想最多人不能接受的,應該是「呵」這個字讀作「ㄛ[o]」吧!其實業餘國文老師本人我也是到新聞播出時,才發現可以這樣讀。我馬上去查中國古代韻書,以下是兩個漢字的中古音(魏晉六朝~唐宋的漢語發音):
圖片的重點在「字母」和「韻目」,這是古代中國人標示字音的方法。「字母」即反切上字,標示漢字古音的聲母;「韻目」即反切下字,標示漢字古音的韻母(關於聲母和韻母,可以參考【用語言學學語言】的介紹)。
關於古代反切法標音的方法,這邊舉中文系最常用的「幹,古案切」為例,「幹」的反切上字是「古」、反切下字是「案」,「幹」實際發音即「古」的聲母「ㄍ[k]」與「案」的韻母「ㄢˋ[an53]」結合,念「ㄍㄢˋ[kan53]」[註4]。
回到圖片,可以發現《廣韻》所收錄「喔」和「呵」的「中古音」完全不同。再進一步查詢《廣韻》中的同音字:
上面表格中,兩組字的讀音乃至聲調很明顯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另外,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出版的《新華字典》的記載,「呵」這個字在中國也沒有「ㄛ」這個讀音。
那我就很好奇,到底「呵」怎麼產生「ㄛ」這個音的。而這一切的解答,必須回到一百多年前,中華民國剛建立的時候。
當時教育部訂定「統一國語」的目標,民國2年由專家與各省代表召開「讀音統一會」,以每省一票的方式,「逐字」表決每字讀音,並選定注音字母。經過97天的會期,大會審定6500餘字的國語讀音,並選定39個注音字母,是現在臺灣注音符號的前身。
39個注音字母中,韻母有「ㄛ」無「ㄜ」,關於「ㄛ」的讀音描述如下:
民國2年《國音彙編草》:
ㄛ,古「呵」字,「原字舊音虎何切,平聲歌韻,今音ㄏㄜ」,與歌疊韻,用以代表歌韻平上去三聲,和入聲覺、質、曷、屑、藥、陌、職各韻中一部分字的韻母。
民國7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令〉:
ㄛ,虎何切,呵本字,讀若疴(痾)。
民國8年《國音字典(初版)》:
ㄛ,歌韻,讀若「阿私」之「阿」。如「可」音「ㄎㄛ」。
此時的「ㄛ」和「ㄜ」不分,不過如果用華語念上面例字,「ㄛ」感覺要念成「ㄜ[ɤ]」更好。為了更全面瞭解韻母「ㄛ」的發音,讓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教材:
如果用現代華語發音念上面教材的例字,會發現他們主要分成兩大類:[o]和[ɤ]。為什麼他們會被視為是發音相同的一類呢?原因正是民國2年所訂定的「國語」是由各省投票而成的,造成當時的「國語」包含南北古今各種讀音,並非完全依據北京音。
我們可以猜測「ㄛ」韻可能是某個方言的念法,藉由「漢語多功能字庫 - 其他方言讀音」或「漢字古今音資料庫」搜尋不同方言的讀音,其實可以發現好像這些字都有相同發音趨勢(大多是[o]/[ɔ]/[ua])。懂臺語的讀者也可以念念看,其中應該滿多字的文讀音韻母都是[o]的。
礙於篇幅這邊就不一一列舉,這裡只放本文的爭議核心:「呵」的讀音,其中除了官話,其他的方言幾乎都念成韻母[o]/[ɔ]。
原本的國語(老國音)的「ㄛ」韻讀音相同,但在北京音中卻分成兩類。由於北京地區從元代開始就是中國政治中心,文化影響力強大,相關的官話方言分布最廣,導致實際發音上,「ㄛ」韻的字經常[o]、[ɤ]混用,就連「呵」也念成「ㄏㄜ」。後來「國語統一籌備會」在民國9年召開臨時會議,決定新增「ㄜ」這個韻母符號來區別不同發音。
老國音有如大雜燴一般融合各地語言,如同[o]、[ɤ]這樣因方言差而混用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利於傳播學習。最終,「國語統一籌備會」在民國13年決議以發音簡單、分布較廣「北京音」作為國語讀音標準,並於民國21年頒布《國音常用詞彙》,成為現代讀音(新國音)的標準,「呵」的讀音也遵從了北京話的讀音念為「ㄏㄜ」。
不過,由於注音符號「ㄛ」來源於「呵」這個字,我猜測當局也因此特別保留了「ㄛ[o]」的這個讀音。因此,今日「呵念ㄛ」可以視作是民國初年「國語」之中,非北京音的方言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簡單說到這邊,你瞭解為什麼「呵」為什麼可以唸成「ㄛ」了嗎?其實無論是語音演變,或是注音符號的制定,實際情況都更加複雜。我當初原本也以為這只是很簡單的問題,但是最後我開了三個資料庫、翻了大學時的兩本聲韻學教材、讀了國語運動的研究,還找了民國初年的課本和字典,最後寫成這篇文章。雖然辛苦,但是也很欣慰梳理清楚背後的脈絡,也希望能夠對有疑問的讀者有所啟發。
如果你覺得今天介紹的語言現象很有趣,想和我一起海巡網路,從中學習更多的語言知識的話,還請持續鎖定【翠海巡航】這個專題系列,認識更多語言與文化喔!此外,如果你願意且可以負擔,也歡迎你小額贊助,讓作者有能力產出更多的內容,謝謝大家~
[註1]:關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的介紹,可見維基百科「教育部國語辭典」條目。而1943年版《國語辭典》的成書與介紹,可參考世界華語文學會,《國語運動百年史略》,頁142-151。
[註2]:但是在中央研究院的「古漢語文獻語料庫」中,「呵」和「喔」似乎真的有用法差異。不過礙於篇幅,就不做歷史演變的比較了。
[註3]:此外,可以參考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辭典的「喔」條目,類似用法的感嘆詞卻用「喔」作為漢字,代表用字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註4]:實際上的反切注音法更為複雜,例如他們的上字、下字沒有固定用字,相同發音可能有十幾個聲母或韻字替換,這些同發音的字母就被稱為一個「聲類」或「韻」。本文因為篇幅關係暫時忽略此差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期待之後的專文介紹,或是翻閱大學聲韻學課程的教科書。
[註5]:關於國語運動的發展,請參照「世界華語文學會,《國語運動百年史略》(臺北):國語日報,2012年),頁18-78」、「方師鐸,〈ㄅㄆㄇㄈ名稱問題──一個不成問題的小問題〉,《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23,頁1-10」、「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