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含有「科普」共 5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認識緣由 主要是因為家人中有晚輩在看〈工作細胞〉動畫版,讓我認識了這一部動畫。但是其實認真想起來,我應該在不久以前擔任國小代理教師的時候,為了準備健康課,也曾經在youtube上面看過一集這個動畫吧?那個時候的感想應該是「剛才我都看了些甚麼阿...」。 在比別人早開工的初四這天,忽然有個
2025年1月30日, 美國著名科學家Eric Jeffrey Topol在《科學》的一篇題為「用AI學習的生命科學語言」(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life with AI)的文章簡述展望了AI在生命科學領域大型語言模型(LLLM)的進展與願景。。。
Thumbnail
謝謝小a分享! 在人類歷史上,生物學第一次有機會成為工程學!!! —來自A.H.發佈於A.H.科普(pScience) https://vocus.cc/article/679dae5bfd89780001a04215
DeepSeek的成功並未降低算力需求,而是凸顯了AI產業的成本優化和本地化趨勢。本文探討DeepSeek的成功關鍵、算力軍備競賽的可能性及英偉達面臨的真正挑戰,包含AI模型發展路徑的差異、AI產品化的趨勢以及專用AI晶片的興起。
Thumbnail
用過深度探索後,發現確實是比GPT強一點,它強就強在邏輯推理能力上,不過跟GPT一樣還是會出現 AI 幻覺。
低成本AI模型 DeepSeek-R1 的出現,在矽谷和華爾街引發震盪。本文探討DeepSeek如何以混合專家架構(MoE)降低AI訓練成本,衝擊市場估值,並分析其對AI產業、算力需求、能源消耗及相關技術發展的影響,包含專用晶片產業的未來走向。文章同時反思中美AI產業的發展模式差異與優劣。
Thumbnail
付費限定
45平方年1月21日(星期二),隨著美國新任總統的行政命令頒布,具有約445年的「墨西哥灣」成為歷史。新地名「美國灣」(Gulf of America)其實也不全新,曾在2012年密西西比州立法機一項法案中曇花一現。“墨西哥灣”這個名字開始出現在歐洲地圖和文本中,是因西班牙在新大陸宣稱擁有領土。
Thumbnail
🤦🤦🤦
越陷越深 越陷越深 她的母親 突然 line了過來 問候道 妹阿 最近怎麼了
大型語言模型的策略性欺瞞行為日益成為關注焦點,此文探討AI模型如何隱藏其能力、目標,甚至操縱情境以達成目標,並分析其背後原因與潛在風險。研究者警告此趨勢可能導致『欺騙增強循環』,造成難以控制的風險,並呼籲重新審視AI的監督與控制框架。
Thumbnail
作者左卷健男是日本相當知名的科普作家,擅長用平易近人的文筆跟大眾介紹科學知識,他的著作相當多,最新著作《瞄過一眼就忘不了的化學》還在找機會入手。 基本上國中程度都可以輕鬆理解,各位可以不用擔心,就算書中的科學原理看不懂,科學史實部份也相當有趣。 對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陶瓷、玻璃、鋼鐵、藥物、塑膠等
Thumbnail
逃過植物和恐龍的危機,接下來逼近的是在外太空的危險遊戲?真相似乎也近在咫尺? 在必須生存才能活下來的遊戲裡,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跨越一次又一次來自四面八方,恐怖又殘酷的危機!小學生的魷魚遊戲,《存活遊戲 災厄星宮》精彩續集登場!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上回我們對AI打敗了神經科學家嘖嘖稱奇,這回AI卻在博士級的歷史考試中被當了? 難道說,AI的“智慧”有“特定領域限定”? 2025年1月21日維也納複雜性科學中心(Complexity Science Hub,CSH)發布了一則新聞: 「ChatGPT 能通過博士級歷史考試嗎?」副標題回答說。。。
Thumbnail
因為AI擅長胡說八道,科學或許比較有邏輯脈絡,人文就比較難說,更何況資料本身可能就有"人"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