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
大家好─我是許正賢(Seiken ),台藝大藝政所博士,喜愛各國不同文化,所以常與朋友一同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藝術季、茶藝體驗活動、臺日分享活動,閒暇之餘,探訪博物館,將所見所聞寫成文章,如果對你有些幫助,歡迎贊助或參與我們的訂閱方案喔!(
[email protected]
)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
大家好─我是許正賢(Seiken ),台藝大藝政所博士,喜愛各國不同文化,所以常與朋友一同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藝術季、茶藝體驗活動、臺日分享活動,閒暇之餘,探訪博物館,將所見所聞寫成文章,如果對你有些幫助,歡迎贊助或參與我們的訂閱方案喔!(
[email protected]
)
67
篇文章
0
專題
16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愛瑞克書中所定義的「三種工作」
暢銷書作家愛瑞克在《內在原力》中提出每個人都必須有「三種工作」才完整:第一,「有償工作」,賴以維生經濟來源的工作;第二,「無償工作」,利他幫助別人受益的工作;第三,「自我實現」,也就是俗稱的夢想,就算不給你錢或其他好處,你仍然很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第一,「有償工作」 過去在私立美術館工作時,面臨
2023-08-26
1
創造社會影響力關鍵─提問力量的社群連結
近幾年臺灣政府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期待大專院校走進社區,達到在地連結、人才培育與國際鍵結等社區實踐,筆者參與大專院校面試時,各間學校提出需有大專院校社會實踐計畫經驗。在「社會企業與組織」為筆者博士論文所專注的議題,
2023-08-11
2
AI時代的關鍵職場能力
在2023年後疫情時代,各國貿易與觀光陸續地開放交流,筆者從2023年1月參與TEDxXinyi(信義)大會,持牌策展人(Dawn Chang)提出了2023共譜計畫,跟著風起國際局勢,探討「獨特創新的Idea案例」以及「從社區COMMUNITY出發」的觀點,在2023年AI逐漸地成熟
2023-08-02
2
人生中幾件不怕過錯的事情
以當責思考求職的挑戰 在離開博士後研究員,嘗試前往教職道路時,投稿了幾間學校,通常教職依照學校不同而有不同程序,通常先寄出履歷、備審資料、學術著作、博士論文以及投稿的相關期刊,進行初次的審查,通常許多學校不給予回覆,故筆者認為平常心很重要,因投稿者都有自己研究背景,而研究背景與投稿教
2023-08-01
3
在我生命中一場印象深刻的談話─「每日一萬次感謝的正拳!」
筆者選擇師範體系學校就讀,記得當時全臺51所學校提供「教育學程」,分成「幼教」、「小教」、「中教」、「特教」四種類別,從2017年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教師利用跨領域合作,研發課程模組,並在體驗教學引導學生做中學,進而產生動機達到自主學習。這樣畫面筆者想到日本的動漫《黑子的籃球》,
2023-07-20
4
寫給追尋夢想的自己─挑戰肢體不協調
小時候父母親總是說要好好讀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當時筆者問父母親說:「賣蔬菜是不好的工作嗎?」 父親說:「賣蔬菜是我喜歡的工作,好好讀書可幫助你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工作?」 培養閱讀的動機 今年筆者參加了「書店老闆」第二季的讀書會,第一場讀書會為《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2023-07-14
4
我們如何擺脫「知識焦慮症」,確實地讓自己慢慢成長
升學主義在華人生活的烙印 在華人生活中,不管在國小、國中、高中,父母親都希望自己小孩可以考上好的學校,未來生活不會那麼辛苦,這個思想部分並沒有錯,若能夠擠入在各行各業的頂端,確實是更有機會改變階級機會,不過在這背後同時也浮現另一個問題,小孩到底想要什麼?他們要怎麼判斷自己的興趣,如每天都在學
2023-07-08
5
除了獲得金錢與完成責任,上一次你真正感到快樂的事情是什麼─「自我定位」
記得剛出社會時,筆者將所有的時間放在工作上,一方面是對於行政不擅長外,再者不太清楚去拿捏工作份量,所以在工作前幾年總是九點上班十點下班,筆者把所有時間用上讓自己成長,對於當時的筆者來說,最快樂的事情或許是學會不會事情吧! 權謀霸術存在於職場 現在來看或許想得到上司認同,成長也可能是公司所期
2023-07-07
5
生命中勇於冒險的經驗─文組博士生涯歷程
困難:博士期間的精神時光屋 五年前走進入博班就讀,在四年間中分成「輸入」與「輸出」的訓練,博一、博二大量閱讀城市相關論述的期刊,以及嘗試投稿各式各樣的研討會,透過研討會把自己閱讀文獻轉成自己所發現的論點,在研討會中找尋自己沒有看到的視角,以現今自我來說就是「覆盤」,以博一時期來說,自己投了銘傳大
2023-06-23
9
那些旅行教會我的事
當我們前往許多陌生的場面時,時常會互相交換名單,往往旅行在話題中產生共鳴,以筆者自己來說,因工作需求時常要投稿國際研討會,在國際研討會十,在交流時往往會敘述自己國家的文化,或是因應交流對象的國籍背景,進行自身前往對方國家的經驗,但是這些經驗往往都是經過多次的分享與過去旅行體驗所萃取與摘錄出來的精
2023-06-16
7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