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長期關注我在方格子上撰寫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主要嘗試探討走讀創生相關的知識,對象多為學生、社區、政府部門以及地方創生的工作者,思考如何應用地方創生的概念。因此,我的文章大多是在親自走訪社區後重新撰寫的內容。當有人問我是否在經營自我品牌時,我的回答是,更偏向於分享個人的經驗,期待未來有機會將這些經驗發展為自我品牌。
自從去年10月從博士後研究員轉任專案教師後,我開始運用2022年孫治華老師在試講師訓中所傳授的技巧、以及王永福老師的簡報與教學技術,並因此發現並經營出一些過去從未想像到的觀點與領悟。
首先,我嘗試將線上走讀創生讀書會的內容轉化為系所中的三學分課程,每堂課都將所學內容融入課程設計中。由於班級規模較大,約有50名學生,因此我會根據學生的背景、課程期望和專業關鍵點來設計教材。在設計思考課程中,透過上學期的必修課程和三日微學分工作坊,幫助我反思如何將體驗課程與專業理論相結合。這過程中,對我最大的影響是能不斷累積自己的教學能量。
在實體課程中,我發現學生因為所屬系所專業不同,對設計步調的掌握可能較為困難。因此,課程結束後,我通常會與其他教師討論。一方面進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也嘗試開發各種不同的教學技巧,以期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學習,激發學習的主動性,進而達到參與式學習的效果。
起初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我的碩士班教授曾告訴我,博士後研究員與專案教師最大的差別在於教學。然而,對於非教育背景的系所來說,「教學」這兩個字可能需要三至五年的經驗累積才能真正掌握。因此,教授建議我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嘗試轉為專案教師。去年10月,我剛到新任學校,感受到最大的挑戰正是如何平衡「教學」、「服務」和「研究」這三個領域。當這三者同時出現時,對時間的管理和每個事件的判斷變得尤為重要,同時也考驗著我在博士班時期所累積的經驗和能力。
教學的難點在於,教師的經驗分享並不一定能夠直接與學生的經驗產生連結。因此,必須將教學內容拆解為學生能夠理解的鷹架,並在課程中逐步建立與學生之間的信任。如今的學生與我們當年大不相同,許多學生在大學四年後便會進入職場,因此對他們而言,「時間」十分寶貴。另一方面,教師的角色與講師有所不同,教師需要評分,而講師則主要提供學員方向性建議與回饋。這也是我在進入學校後所需調整的一部分,即如何在教學中找到吸引學生興趣的方式,這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實驗,不斷累積針對不同系所的教學技巧。此外,在學校中,教師社群發揮了類似講師的角色,教師們相互學習、交流建議,對於新進教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持系統。然而,對新進教師來說,選擇合適的學習對象也是一門學問。隨著我即將滿一年,我剛完成半學期的教學,回顧這段過程,發現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充滿了各種挑戰,如同在爬山途中遇見閃電、霧氣,或是各式各樣陌生的障礙和自己未曾經歷的避險策略。這或許也是博士後研究員與專案教師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
由於我並非所屬系所的教師,因此在課程的延續性和學生團隊的建構方面較為困難。一方面,我所教授的課程包含了一門大一必修課,另一方面,微學分課程則是學生畢業時可額外選擇的選項。因此,當我來到學校時,便思考是否能將「設計思考」這門課程與我的微學分課程串聯起來,讓大一學生在完成必修課後,能繼續參與微學分課程。以這次為例,40位學生中有10位來自之前修過必修課的學生。
由於我的課程大多以體驗和手作設計為主,因此對手作感興趣的學生更有可能會繼續參與。另一方面,課程所需的材料費會由我申請的經費支付,再加上本校學生相對偏好手作類型的課程,這也促使了部分學生的持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