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看似是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他人,如果是一對一的教學,相對來說是較為容易的事情。然而,當教學對象變成二十五人甚至六十人時,情況就開始變得複雜和困難。這主要源於每個學生對學習的期望不同,再加上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在業界中,通常會透過課前問卷來了解學員的期望。然而,若是在學校授課,教師或許可以透過每次教學過程來逐步了解學生的現況,並依此調整課程設計,逐漸篩選出自己能教的內容,並將其拆解成具體的案例。
因此,當文科系的老師進入教職後,通常會先面臨教學上的挑戰,接著才有時間進行深入研究。而研究往往並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它需要經過現實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反思。這學期所教授的課程是我自己編寫的,因此,我進行了過去案例的拆解與分析,進一步思考訪談、策展與影片之間的關聯性,並探索如何透過發散與收斂的思維來推動課程進展。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我在進入教學後逐漸發現並磨練出來的。
教學的細節並非是一篇文章就能完全闡述清楚的,而是需要隨著每次的撰寫與思考,不斷發現之前忽略的脈絡。同時,我也意識到,有些學術文章可能為了符合特定的論點,而有意無意地限制了某些部分的敘述。這正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警覺和洞悉的問題。能夠洞察這些課程中的問題,並將其具體化,對於教學和自我進步至關重要。
對我而言,可能需要至少三年的時間,才能將同一門課程磨練得更加完善。而面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也讓我逐漸發現教學中的許多想像與實務之間的差距。
筆者也發現教師自己也要進修,或者是習慣性與各式各樣的人討論,讓自己的想法不會太過於狹隘,在面度問題時更能夠有彈性,這也是筆者認為在人生需要多經歷失敗,找到解決的方式,這個會隨著解決狀態越多,再面對問題也越來越不緊張焦慮,進而有機會去帶領後輩完成事情。
筆者也發現,教師自身需要不斷進修,或是養成與各式各樣的人討論的習慣,這樣才能避免思維過於狹隘,並在面對問題時保持更多的彈性。筆者認為,在人生中經歷更多的失敗是必要的,因為這有助於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隨著解決問題的經驗越來越多,面對困難時的緊張與焦慮感也會逐漸減少,從而有能力去帶領後輩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