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avatar-img

Grace

3 位追蹤者

Grace

3 位追蹤者
avatar-img
Grace的沙龍
2會員
84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今天早上,我請小孩自己收拾便當盒。原本只是個日常任務,但不知是手滑還是其他原因,碗和湯匙「叮啷」掉到了地上。 我提醒自己:這只是小事,不要小題大作。於是我讓他拿去廚房沖一沖。 沒想到他突然大吼:「都是腳害的!」那一刻,我整個人瞬間緊繃,腦袋一片空白,心裡煩躁的想著:「你到底在發什麼脾氣?」但我忍
如果外在的一切正動盪不安,或者內在正處於低潮期,我還能依靠什麼來維持心裡的安定? 面對這個問題,我發現能依靠的,也許是「過好當天」這件事。雖然聽起來有些諷刺,因為有時候我覺得這樣只是麻木的過日子,每天過得一樣,除了又撐過一天,人生好像沒有什麼進步。 可是在身心低落的時候,能夠最低限度地完成該做的
今天是期待已久的諮詢日。之前參加講座時幸運得到了一個諮詢名額,這兩天我甚至在心裡想像:也許在這場諮詢後,我就能更靠近自己真正的渴望! 過程中,我探索到許多來自原生家庭的限制性信念,這部分讓我有收穫,也有許多共鳴。只是,當我談到自己想學習身心靈課程時,卻突然卡住了。我發現自己無法清楚地向諮詢師介紹這
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提到如何將投資思維與日常習慣結合。 我閱讀的時候覺得有一些內容與怡慧老師的原子習慣線上課程提到的有相似部分,覺得開心,因為我也在執行中。 像是 自問自答×五分鐘=持之以恆。先自問自答「這是投資?還是浪費?」,再利用5分鐘原則(降低「啟動」門檻),最後持之以恆、持續往前邁進。這就是
為何想讀這本書呢? 之前參加了一堂財商講座,覺得應該要多讀一點相關的書藉,所以到「商業財經」的分類中尋找,大約也是潛意識對自己與對未來感到迷惘不安吧,深深地被書名所吸引而借來閱讀。目前只讀了一半左右,打算先整理前半段的心得。 1.投資的5個能量要素 這本書提到,所謂投資便是投入能量,並在未來獲
最近,快樂功課群組的夥伴推薦了一個全新的冥想視頻。和我以往習慣的靜態冥想不同,它加入了一個獨特的「潑水」動作——想像自己用純淨、充滿能量的水,從四面八方洗滌自己的能量場。 第一次嘗試時,我的專注力很容易分散,不僅手酸,冥想結束後腦袋還有些懵。那種不順利讓我差點想放棄。 但今天,我第五天的練習,意
這是最後一章「光,必然在來的路上」的閱讀心得。 摘句:所以,愛恨並存,我選擇愛,不是因為孝順,是為了讓自己脫離怨恨的掌控,讓現在過得有力量,讓未來不要有遺憾。我這樣想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自己。 這段話讓我很有感觸。作者說,選擇愛並不是因為外界的要求或道德的枷鎖,而是因為更愛自己,不想再被怨恨與痛苦
昨天聽到一集 podcast,內容提到「寫日記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這句話在我的心「噔」的敲了一下,突然讓我有些緊張起來。 我最近的書寫練習,大多是自由書寫,而生活覺察也有時寫、有時沒寫。心裡心虛了一下:欸...好像有點鬆懈了耶... 只是下一秒,我想著:「這可能都是剛剛好的安排。」 過去也
可能是受到昨晚線上財商講座的影響,今天突然升起一股強烈的渴望,想多閱讀財商相關的書籍,也想到 podcast 中介紹過的「財富流沙盤」。我好想進入順流層,好想體驗財務自由的生活,不再被柴米油鹽緊緊束縛。 只是年紀越來越大,心裡的不安卻也越來越多,總是畏懼、總是擔心。但,究竟我在怕什麼呢? 是害怕
昨天從安親班接回孩子時,一個孩子跟我分享他們看到恐怖電影,說他很害怕;另一個孩子則急切地說:「不要說、不要說!」 我感到擔憂,便讓他們各自說明,才知道安親班安排了觀影時間,播放了同學推薦的電影,卻是輔導級的內容。雖然只是片段,但對年紀還小的他們來說,那些畫面已足以留下陰影。回家後,果然比平常更害怕